一种提高并条机出条速度的方法研究

来源 :现代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l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发展进步要求并条机能够实现高速化,但国内并条机大都达不到高速化要求,因此需研究一种提高并条机出条速度的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通过增大牵伸机构前罗拉直径以提高出条速度的方法,接着通过对并条机牵伸机构牵伸性能的分析计算,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对牵伸性能的影响程度,最后采用Ansys软件进行前罗拉的模态分析,得到前罗拉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并和前罗拉工作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牵伸效果的前提下,牵伸机构前罗拉直径可从35 mm增大到48 mm;以出条速度600m/min为例,保持原角速度运转,直径增大后出条速度可达823m/min,增幅高达37.17%;前罗拉直径增大前后,均不会发生共振,不会出现前罗拉的破坏.
其他文献
为了预测织物热传递性能,更好地进行织物设计,从而提高织物的热舒适性能,从不同建模方法的角度介绍了与织物结构参数及内部特征相关的织物热传递性能预测模型,包括统计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数学理论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各类预测模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织物传热模拟的研究现状.此外,总结了含水分织物以及含相变材料织物的热传递模型及研究进展.综合以上文献分析,指出可通过优化织物结构特征提升织物热传递性能,并提出织物传热性能预测研究的发展趋势,为服装热舒适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并对材料的碳化工艺进行探讨,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高温碳化制备一维碳纳米纤维负极材料.对获得的碳纳米纤维的形貌、化学成分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得到优化的预氧化和碳化条件.结果表明:在预氧化条件为250℃、120 min,碳化条件为800℃、120 min条件下制得的碳纳米纤维具有较好的形貌特征及化学性能,平均直径为190 nm,此时碳结构更加有序,碳含量达到73.7%.通过组装锂离子电池测试电池充放电性能,得到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达到568.4
海藻纤维制备方法有湿法纺丝、静电纺丝、微流控纺丝和离心纺丝等,其中湿法纺丝制备的海藻纤维力学性能、耐盐耐洗涤剂性能以及染色性能差,阻碍了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通过纤维改性和功能化改造可改善湿纺海藻纤维性能,拓宽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范围.从海藻纤维制备、纺织用海藻纤维性能改性以及纺织用功能型海藻纤维开发3个方面出发,比较海藻纤维不同制备方法间差异并总结纺织服装用海藻纤维力学、耐盐耐洗涤以及染色性能改性方法及纺织用功能型海藻纤维种类.最后指出功能型海藻纤维的制备方法和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是未来的发展
探讨将高难度有机废水通过开工烧嘴雾化为微米粒度液滴进入气化炉,利用粉煤气化炉内高达1500℃的反应温度使有机废水液滴在反应室内参与反应,彻底分解转化为以CO和H2为主的合成原料气的装置及方法.
为制备一种红外隐身复合材料,以低发射率机织物作为上下表层,隔热涂层作为中间层,采用热压工艺得到了一种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其中低发射率机织物选取FDY涤纶长丝为经纱,镀银尼龙长丝为纬纱;隔热涂层选取表面改性的SiO2气凝胶为功能填料,E51环氧树脂为成膜剂.对镀银纤维和SiO2气凝胶颗粒的形貌结构、机织物的红外发射率、隔热涂层膜的导热系数、复合材料的红外隐身性能等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SiO2气凝胶粒径为15μm、在涂层中的质量分数为12%时,涂层膜的隔热性能最好,导热系数低至0
为了获得不易随环境湿度发生形变,不易吸水增重、溶解失重的复合膜,采用配方试验设计确定了6种配比的壳聚糖/明胶/茶多酚复合膜,通过流延法制备了这6种不同配比的壳聚糖/明胶/茶多酚复合膜,对复合膜吸水增重、溶胀性能和失重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壳聚糖、明胶、茶多酚占比分别为67.55%、0%、32.45%时,所制备的复合膜吸水率最小,此时溶胀率接近0%且失重率较小;当3种组分的配比分别为63.08%、7.52%、29.40%时,所制备的复合膜的溶胀率为0%,但此时吸水率较大;当3种组分的配比分别为50.00
山羊绒、绵羊毛外观相似,理化性质相近,这是传统检测方法无法客观区分两者最主要的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科研人员从生命最本质的特征入手,开发了针对特种动物纤维角蛋白检测方法,以及毛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的检测方法.文章简述了检测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应用范围及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存在的几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作了较为系统的比较分析.其中,DNA检测灵敏度高,但使用范围受限;蛋白检测方法较为稳定,易于实现多种混合物的定性检测,但灵敏度不及DNA检测法.总之,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是传统检测法的有益补充,在其适用
针对针织机械生产中纱线张力波动、断纱、停纱等纱线状态变化影响织物质量的问题,深入分析纱线输送动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光投影的光电感应检测方法,阐述了纱线状态检测总体方案,详细论述了纱线状态检测器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根据光电感应信号特点,设计了双路差分检测放大电路,并采用滞回比较电路实现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化.通过对脉冲信号进行统计归纳,最终得到纱线张力与脉冲个数的关系,进而实现针织机械生产编织过程中纱线状态的动态检测和实时报警.测试表明:光电感应的纱线状态检测方法可行,设计的纱线状态检测器工作正常,
为了获得一种轻质、高强且整体性良好的泡沫夹芯复合材料,并探究泡沫填充对中空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将环氧泡沫填充至玻璃纤维间隔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制备出一种泡沫夹芯复合材料,并对泡沫填充前后的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的弯曲刚度可达14.92×106 N?mm2,其经向抗弯刚度提高了66.93%,纬向提高了106.08%.由此可知,环氧泡沫的存在可以明显地提高材料的抗弯性能.为揭示环氧泡沫在复合材料弯曲性能中的作用机理,结合显微镜图对泡沫填充前后复合材料的弯曲破坏模式
随着股票市场的非线性复杂性愈加明显以及市场的波动变幻万千,传统的股票预测方法如时间序列、K线图、广义线性模型等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股票预测.为了解决传统股票预测方法中部分信息遗忘、预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A-LSTM组合模型的预测模型.采用2018年1月2日到2020年9月21日的663个交易日数据,通过GA全局寻优模型寻找LSTM预测模型的最优参数,再对沪深300股票收盘价进行预测,最后通过对比LSTM单一模型和GA-LSTM组合模型评判指标R2与MSE大小,判断模型的预测效果和预测精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