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的财政改革工作也都在不断的深化,同样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工作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并且其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已经日趋完善了。但是,现阶段在我国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管理的理念不清晰以及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等诸多的问题,所以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充分的利用资源解决这些问题,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仍是财务管理人员的最重要的任务。本文便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事业单位并不是营利的单位,它的活动的经费、固定资本以及固定资产等财政费用都是国家的资产,并且这些资产的来源也都是国家的调拨而来的,所以事业单位的具有十分固定的资金的来源,并且它也不会产生所谓的商业的运营和盈利,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它管理的内容都是没有增值的并且是固定的。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又是没有一些企业具备的对其进行会计监督的部门,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会存在一些如财务手续不健全、费用开支不透明以及财务处理不严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是要通过建立明确的规范制度以及加强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执法意识等措施来解决的。
第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事业单位财政收支的改革力度不够。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是一定要进行改革的,我国的最新的财政体制改革是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要具备财政收支两条线的,而我国的大部分事业单位因为他们对非税收的收入以及税收的收入没有清晰的定位,就会导致出现自收自支的现象,那么事业的很多的资金就不在其财务管理部门的管控范围内了,所以应不断的完善事业单位非税收收入的管理制度。
(二) 对资金的预算和编制不够完善。事业单位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是由基层的财务人员做起,逐步的向上一级一级的编制的,由于预算编制是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一些人员在进行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时,没有把经营性资金纳入到其中,从而出现了所谓的“小金库”的现象。
(三) 对事业单位的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大的难度。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的来源是有着很多的渠道的,而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没有被推向市场,这些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还保持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而已被推向市场的财务管理工作,这些单位又都已经不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范围内了。这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一些较低层次的财政保障,事业单位是可以开展一些收费服务的,这也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越来越广泛,渠道多了,要想做好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自然就增大了。
(四)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也不够规范。现阶段,事业单位对于其国有资产是否是经营性的行为都还没有明确的划分,因此当事业单位利用一部分资源进行科技服务时,就会实现一定的经营创收,从而创造了一定的财富,这也弥补了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的问题。然而这在国有资产构成的角度上来看是极为不合理的,国有资产的使用者、购置者和维护者身份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国有资产必然会有一部分的流失,而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的增值和保值的情况以及资产的运营情况都没有严格的监督过程,也导致了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的支出是很不合理的。
第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一) 建立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团队。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与一些企业相比较而言,事业单位培养会计人才是更迫切的,也是更必要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基础工作,他能够节约消耗并且降低成本,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一个企业对于财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是内在的,优秀的财会人员就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經济效益,因此企业对于财会人员的培训或是选拔,它是能够自成系统的。而事业单位不同,事业单位并不是一个营利的单位,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中并不具备保障利润的职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将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它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服务的。因此,事业单位对于财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就是很低的了,这也是导致我国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的根本原因。所以,事业单位要想真正的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应是关键。
(二) 做好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首先应制定严谨财务会计制度。在财务会计制度中应突出一下的内容:在固定资产方面,制度中应突出构建和调拨管理、日常管理、计价和分类管理以及责任管理的内容;在集中采购方面,制度中应突出采购范围、程序观念里以及采购方式的内容;在一般的财务管理方面,制度中应突出收支管理、专用基金管理、预算决算管理、财会人员管理、内部监督管理以及重大财务事项管理等内容。制定完制度后,第二点就是严格的执行制度了,首先事业单位领导对于执行财会制度应起到表率的作用,只有这样财务会计制度才不会成为一纸空文。然后就是发挥事业单位中各个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了,对于财会制度中的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到位都应监督到位,还应充分发挥单位内部的纪检、审计和监察部门的作用,确保财务会计制度真正的得到了执行。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会对于的建设工作,通过各种办法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政治意识,同时事业单位还必须谨慎的制定财务会计制度并且严格的执行制度,事业单位的一切活动都应以财务会计制度为标准,接受社会大众以及各监督机构的广泛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真正的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汤列香.《浅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山西林业.2011
[2]漆竹.《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重要性》.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3]王书君.《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营销学苑.2009
[4]王沛沛.《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时代经贸.2008
[5]刘梅艳.《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代企业教育.2012
(作者单位:哈尔滨话剧院)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事业单位并不是营利的单位,它的活动的经费、固定资本以及固定资产等财政费用都是国家的资产,并且这些资产的来源也都是国家的调拨而来的,所以事业单位的具有十分固定的资金的来源,并且它也不会产生所谓的商业的运营和盈利,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它管理的内容都是没有增值的并且是固定的。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又是没有一些企业具备的对其进行会计监督的部门,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会存在一些如财务手续不健全、费用开支不透明以及财务处理不严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是要通过建立明确的规范制度以及加强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执法意识等措施来解决的。
第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事业单位财政收支的改革力度不够。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是一定要进行改革的,我国的最新的财政体制改革是要求事业单位必须要具备财政收支两条线的,而我国的大部分事业单位因为他们对非税收的收入以及税收的收入没有清晰的定位,就会导致出现自收自支的现象,那么事业的很多的资金就不在其财务管理部门的管控范围内了,所以应不断的完善事业单位非税收收入的管理制度。
(二) 对资金的预算和编制不够完善。事业单位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是由基层的财务人员做起,逐步的向上一级一级的编制的,由于预算编制是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一些人员在进行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时,没有把经营性资金纳入到其中,从而出现了所谓的“小金库”的现象。
(三) 对事业单位的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大的难度。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的来源是有着很多的渠道的,而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没有被推向市场,这些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还保持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而已被推向市场的财务管理工作,这些单位又都已经不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范围内了。这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一些较低层次的财政保障,事业单位是可以开展一些收费服务的,这也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越来越广泛,渠道多了,要想做好资金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自然就增大了。
(四) 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也不够规范。现阶段,事业单位对于其国有资产是否是经营性的行为都还没有明确的划分,因此当事业单位利用一部分资源进行科技服务时,就会实现一定的经营创收,从而创造了一定的财富,这也弥补了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的问题。然而这在国有资产构成的角度上来看是极为不合理的,国有资产的使用者、购置者和维护者身份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国有资产必然会有一部分的流失,而对于事业单位的资产的增值和保值的情况以及资产的运营情况都没有严格的监督过程,也导致了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的支出是很不合理的。
第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
(一) 建立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团队。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与一些企业相比较而言,事业单位培养会计人才是更迫切的,也是更必要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活动的基础工作,他能够节约消耗并且降低成本,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一个企业对于财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是内在的,优秀的财会人员就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經济效益,因此企业对于财会人员的培训或是选拔,它是能够自成系统的。而事业单位不同,事业单位并不是一个营利的单位,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能中并不具备保障利润的职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将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它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服务的。因此,事业单位对于财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就是很低的了,这也是导致我国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的根本原因。所以,事业单位要想真正的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应是关键。
(二) 做好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制度建设工作。首先应制定严谨财务会计制度。在财务会计制度中应突出一下的内容:在固定资产方面,制度中应突出构建和调拨管理、日常管理、计价和分类管理以及责任管理的内容;在集中采购方面,制度中应突出采购范围、程序观念里以及采购方式的内容;在一般的财务管理方面,制度中应突出收支管理、专用基金管理、预算决算管理、财会人员管理、内部监督管理以及重大财务事项管理等内容。制定完制度后,第二点就是严格的执行制度了,首先事业单位领导对于执行财会制度应起到表率的作用,只有这样财务会计制度才不会成为一纸空文。然后就是发挥事业单位中各个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了,对于财会制度中的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到位都应监督到位,还应充分发挥单位内部的纪检、审计和监察部门的作用,确保财务会计制度真正的得到了执行。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事业单位必须加强财会对于的建设工作,通过各种办法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政治意识,同时事业单位还必须谨慎的制定财务会计制度并且严格的执行制度,事业单位的一切活动都应以财务会计制度为标准,接受社会大众以及各监督机构的广泛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真正的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汤列香.《浅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山西林业.2011
[2]漆竹.《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重要性》.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3]王书君.《浅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营销学苑.2009
[4]王沛沛.《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时代经贸.2008
[5]刘梅艳.《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代企业教育.2012
(作者单位:哈尔滨话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