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析了1997—2006年辽宁境内能见度小于1 000 m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就雾发生的频率而言,辽宁存在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高值区分别位于黄海北部沿岸至辽宁东部山区
【机 构】
:
辽宁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辽宁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
【基金项目】
:
辽宁省气象局自筹资金项目“辽宁省雾的客观预报方法研究”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1997—2006年辽宁境内能见度小于1 000 m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就雾发生的频率而言,辽宁存在两个高值区和两个低值区,高值区分别位于黄海北部沿岸至辽宁东部山区和锦州北部至阜新一带,低值区分别位于辽宁中北部平原以及朝阳地区。从雾的日变化上看,近86%的雾出现在夜间,近69%的雾出现在02—08时,且多为辐射雾。地域不同但气候条件相近时,雾的日变化与雾发生的次数存在极其相似的特点。依据相似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雾的日变化特征以及雾发生次数等,将辽宁划分为5个预报区,对雾采取分区预报,以提高
其他文献
基于对华北煤田内岩溶陷落柱充填特征的研究,本文提出泥石浆型堆积是煤系段陷落柱的主要充填物.泥石浆不仅充填陷落主腔体,同时也封堵腔壁裂隙带,"结石体"成泥砾结构,渗透性
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比区段运输高级的运输组织形式,具有其他运输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这种国际运输新技术已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作为加快本
1997年至2016年的丰子恺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大大超越了之前任何一个时期,及时对之进行总结便显得非常必要。现从"美术研究""文学研究""艺术思想研
对1977-1992年1,4,7,10月沈阳第一和第二对流层顶月平均高度和温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是以第一对流层顶为主的地区,第二对流层预只有夏季发生频率较高;第一对流层顶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