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RNA干扰对裸鼠乳腺癌影响作用的实验观察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RNA干扰技术对裸鼠乳腺癌的影响作用,探讨RNA干扰对乳腺癌基因治疗中的有效性和相关机制.方法 36只NOD-SCID小鼠随机分为空载体组12只,阴性短发夹RNA(ShRNA)对照组12只及VEGF-CShRNA转染组12只.构建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VEGF-CShRNA质粒载体,并导入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尾静脉注射VEGF-CSh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乳腺癌生长的影响作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方法检测VEGF-C在肿瘤组织中的蛋白浓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肿瘤组织VEGFR-3阳性脉管密度.结果 全身系统性给予VEGF-CShRNA后,空载体组、阴性ShRNA对照组及VEGF-C ShRNA转染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50±4)mm3、(230±26)mm3 (P=0.2)、(97±25)mm3 (P<0.05);瘤组织中VEGF-C浓度在空载体组、阴性ShRNA对照组及VEGF-CShRNA转染组分别为(496±7)pg/mg、(362±95)pg/mg(P=0.2)和(115±55)pg/mg(P<0.05);免疫组化分析VEGF-C ShRNA转染组肿瘤组织中VEGFR-3阳性脉管生成减少(P<0.05).结论 VEGF-C的RNA干扰明显抑制了VEGFR-3阳性脉管的形成,抑制肿瘤的生长,有望通过RNA干扰技术实现乳腺癌的基因治疗。

其他文献
Th17细胞亚群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CD4+T细胞亚群,产生白介素-17、6、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而不产生干扰素-γ和白介素-4,可介导慢性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移植排斥等,在机体免疫调节、免疫病理和宿主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白介素-17是一种强大的促炎因子,可发挥与Toll样受体激动剂相似的作用激活固有免疫,同时也是炎症反应的微调因子,能与多种细胞因子产生协同作用,放大炎性效应,促进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及An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0份ESCC、20份食管癌旁组织及10份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VEGF、Ang-1及Ang-2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ESCC与食管癌旁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比较,Ang-1表达率显著降低,而VEGF及Ang-2表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