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渠引水,聚水成河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U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以及日常生活等都可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而现在许多农村学校的师生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些宝贵的乡土资源。要想刚跨入中学的农村学生愿意写作文、乐于写作文,教师们就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找“米”,有米才能煮饭,有素材才能写出好文章。故此,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风光、独特物产、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乡土素材,引领学生观察、体验、感悟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巧妙地把乡土素材融入到习作中去,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关键词】农村中学;乡土素材;写作
  部分从事农村初中教学的语文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多,但收效甚微。究其根源,教师们大多在谋篇布局、细节刻画、文字润色等写作技巧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现状,学生写作时常常因素材匮乏而“无米下锅”,所以,憋出来的作文往往“文之空洞,言之无物。”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开渠引水,聚水成河,多方积累素材。笔者带领语文科组教师在发掘、积累、运用乡土素材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此,谈谈一些粗浅做法。
  一、乡土素材作文的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所看见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而乡土素材则是最原始、最本真的写作原始材料,经过筛选、加工原始乡土材料而写出来的文章就是乡土素材作文。乡土素材作文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地域性。地域性是乡土素材作文的本质特征,因为乡土素材往往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地方很难复制的。例如,中山神湾的丫髻山、屏山湖、菠萝、禾虫等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它地方是很难找到一样的,以这些素材写出来的文章,会印上深深的地域特征。
  2.实践性。以乡土素材为主的作文往往需要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亲临参观地、亲访名人居……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和实践写出来的文章,既真实又可信。如写丫髻山,必须去爬山、去观察、去实践,才能写出有感情、可信度高的优秀作品。
  3.教育性。学生写乡土素材的作文时,也是对家乡自然风光、独特物产、风土人情、人文遗产、人物故事、沧桑巨变等的再认识。这是一个自我教育和提升的过程,学生通过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实,更能激发他们热爱家乡景、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4.宣传性。乡土素材作文对家乡也有一定的宣传性。学生的作品一旦发表或上传到互联网,那么,家乡的特色就会被放大,家乡的品牌就会被擦亮,家乡的景、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人等就会被宣传、被认可,而作为本土的学生内心也会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二、亲近、观察、发掘乡土素材,体验“乡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而农村中学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是非常珍贵的乡土资源。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自然风光、本土物产、风俗民情、人文遗产、人物故事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乡土素材,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亲近、观察、发掘这些特有的乡土素材。如,中山市神湾镇“一山一湖两特产”(丫髻山、屏山湖、菠萝、禾虫)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学生写乡土作文的好素材。为了让学生发掘这些乡土素材,我们课题组亲自带领学生爬丫髻山、赏屏山湖、游菠萝地、访禾虫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详细记录、细细品味、用心感悟,积累原始素材,体验“乡村味道”。除了亲自带领学生发掘乡土素材外,我们还将各班学生分成五个大组,给半个月的时间,让学生们合作收集以下五个方面的乡土素材: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人文遗产、人物故事、沧桑巨变。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合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发掘、收集了许多原汁原味的乡土素材,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以后整理、梳理、筛选、分类、积累乡土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梳理、分类、积累乡土素材,积“材”成林
  学生收集素材时,大多没有选择性,只要觉得是乡土素材就会一股脑儿收集起来,这些庞杂的素材就像一盘散乱的珍珠,杂乱而无序,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做好原始素材的梳理、分类、积累工作。为了让学生收集到的乡土素材分类、有序积累,我们专门利用两节课引导学生合作分享自己收集到的乡土素材,师生一起去伪存真,化繁为简,删除重复的,留下有价值的。依据以下五个方面积累乡土素材:1.自然景观,包括神湾菠萝地、禾虫田、屏山湖、丫髻山等自然风光;2.风土人情,包括婚丧嫁娶、生活习俗(清明祭祖、中秋、重阳登山、冬至、春节)等;3.人文遗产,包括舞狮、粤剧、咸水歌、特色民居等;4.人物故事,主要是古今名人、普通人的感人事迹等;5.沧桑巨变,包括经济发展、政治生活、精神风貌等变化。这些分类好的素材,要求学生积累到读写本,聚沙成塔,积“材”成林。
  四、熟悉、筛选、活用乡土素材,“材”为我用
  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有效乡土素材,如果不合理运用,那永远只是一堆素材。为了让学生积累的乡土素材能发挥其作用,根据学生实际,我校采用了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方式,循序渐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最大化提升乡土素材的使用率,进而提升学生筛选、拓展、活用乡土素材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材”为我用的效果。
  1.课前训练说家乡
  为了让学生脱口就能说出家乡的特点,在开展乡土素材收集活动时,要求班级学生课前五分钟演讲,演讲的内容主要是自己的家乡特色,每位学生依据自己积累的乡土素材来定主题,如,家乡美景、家乡美食、家乡禾虫、家乡菠萝等,学生在课前五分钟说家乡演讲中,活用了自己收集的乡土素材,加深了对家乡的认识,锻炼了胆量,也提升了口头表达能力。
  2.演讲比赛颂家乡
  课前训练说家乡只是演讲比赛的预热,各班学生进行一轮预热后,我们又在初一级以“颂家乡”为主题组织了大型的演讲比赛。每班推出最优秀的两名选手参加级组的演讲比赛,演讲稿必须以家乡景、家乡人、家乡事、家乡情为内容,通过演讲来歌颂家乡的美。演讲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优秀的演讲稿在学校橱窗展出。通过演讲比赛,学生不仅化用了自己积累的乡土素材,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3.手抄报绘家乡
  演講比赛后,我们还要求各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六人一组),以“家乡美”为主题开展手抄报比赛,手抄报以风土人情、人物故事、独特物产等家乡元素为内容,通过手抄报比赛来展现家乡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手抄报评一、二、三和优秀四个奖项。获奖作品在学校橱窗展览。通过手抄报比赛,学生合作意识增强了,对家乡的了解更深了,对乡土素材的运用更熟悉了。
  4.征文比赛晒家乡
  学生积累乡土素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写作,只有积累的乡土素材巧妙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才能算是自己的素材。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家乡素材的能力,举行了“我爱神湾,我爱丫髻山”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学生上交的作品必须以神湾景、神湾情、神湾人等乡土元素为内容,利用征文比赛,促使学生再一次亲近乡土素材,再一次感受家乡之美,再一次积累乡土素材。征文比赛设一、二、三等奖,学生优秀作品在学校橱窗展出,征文比赛后,学生运用乡土素材的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了极大提升。
  五、总结、完善、丰富乡土素材,汇编成册
  经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后,学生对乡土素材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在写家乡主题的文章时,能较好地选用所积累的乡土素材。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也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我们对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所创作的作品不断总结、完善、丰富,汇编成册,开发为校本课程,给初一的学生使用。让凸显家乡特色的乡土文本引领学生爱上写作文,写出乡土气息浓郁的文章。
  乡土素材是农村中学得天独厚的写作资源,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发掘、梳理、分类积累乡土素材,以此拓展学生的写作素材。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要让学生一开始就不惧怕写作文,甚至爱上写作文,就让他们写自己熟悉的家乡,通过写家乡景、家乡人、家乡事来激发爱家乡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增强积累素材的意识,掌握积累素材的方法和技巧,为积累文本、情感等其它素材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从1995年以来,美国英语学习生(指在美国学习英语的非英语母语的学生——译者注)的人数惊人地增加了57%(Maxwell,2009)。尽管这些英语学习生有许多不同的背景,但是他们面临着相同的挑战——学习英语以应对学业学习的需要。这对于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这些学生在应对学业知识学习的同时用来发展语言能力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本篇文章为科学老师提供了在科学课堂上更好地适
2011年4月24日,清华校友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100年来,一
不要担心,你可以为你的朋友和家人制作美味可口的蛋白酥皮,同时学习一些关于鸡蛋的知识。  所需材料  ●2个鸡蛋;  ●一些香草香精;  ●10汤匙白糖:  ●2毫升醋(就是非常少的一点醋);  ●一个用锡箔纸盖着的烤盘;  ●一个烤箱;  ●一个玻璃杯或不锈钢碗;  ●一个搅拌器:  ●一把勺子;  ●巧克力碎渣或什色糖珠(可选)。    活动步骤    1 将蛋黄和蛋清分开。你可以在碗的上方先把
摘要  当地震来临时,恐惧、失落充斥着人们的心灵,能有一个安全温馨的家,是给灾难中的人们最好的慰藉。现在,板房成为灾区人民唯一安全可靠且可快速建造的居住场所,但板房的密闭性差,尤其在冬天,人们往往饱受寒冷。鉴于此,我们小组研发了太阳能板房供电取暖照明系统。  本方案对原先的板房加以改进,在板房上加装可吸热的太阳能材料和可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配合热空气循环系统和水保温系统,达到方便高效、快捷取暖的目
上海并不缺少科普场馆,上海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参观科普场馆的機会也比较多,上海科普场馆的工作重点不仅要关注硬件建设,更要关注场馆的软件建设,切实提高科普场馆的科学教育效能。“科技馆活动进校园”活动就是这一重点转变的良好機遇。在“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项目中,上海市科协作为项目的主持单位。依靠下属180多个学会的专家资源,以“科技资料包”为载体,联合市、区两级的教育系统,积极开展理论研讨,形成了自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疫情中的线上学习,各种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渠道和学习资源,甚至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过“抖音”來展示自己技能。可见网络教学比一线课堂教学更自由,且节省人力物力,看似比教师在一线面授课更优胜。那网络教学是否就可以代替一线课堂教学呢?其实不然。特别是小学美术课,网络教学还不能完全代替一线课堂教学。  【关键词】网络教学;不能代替;小学美术课堂;一线教学  
从2002年起,配合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研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主动设立一个“科教合作”的项目,意在组织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  针对高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新课改的实际需求,该实验方案中提出了如下设计思想:把培训的重点放在提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能力上;教师是个实践工作者,所有的新教育理念不仅要解决“为什么”、“是什么”的问题,更要解
【摘要】教师体态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非有声语言来传递姿态信息、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一种动作语言,是伴随有声语言的主要辅助手段。教师体态语具有非专业性、随意性、情感性、形象性等特点,它主要表现为手势语、面势语、身势语、教师的仪表风度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从自身的体态语言去感染学生,给学生呈现一种自然、得体、适度、和谐的姿态,以达到教育学生,辅助教学活动的目的。  【关键词】勿呆板;
自电影诞生以来,以描写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天灾人祸为主题的灾难片,就一直是好莱坞和全球杰出电影艺术家们所钟爱的重要题材。随着气候变化从科学殿堂迅速走向公众视野,描绘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最后终结的灾难片也成为近年来好莱坞大片的热点题材。特别是随着快速发展的计算机图像技术在电影特技中的大范围使用,好莱坞灾难片在处理灾害性天气、气候时,已经从对龙卷风、飓风、洪水、沙尘暴等天气、气候灾害进行简单艺术渲染,进
2011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化学年”,以庆祝和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福祉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为“国际化学年”活动的牵头机构和协调中心。2011年正值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IACS)成立100周年,也适逢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国际化学年”的各种纪念活动意在彰显化学对于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