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Zh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日益推广,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课堂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欢迎。但是教学面对的是充满生命力的学生,如何利用好多媒体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值得探讨。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中的易出现的误区及对策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现试谈如下。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某些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像
  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是程序化的、定型的,一旦制作完成,在执教过程中几乎无法随意更改,这就给在课堂上随机处理一些突发问题带来了麻烦,我发现在许多公开课上,凡是没有唯一答案的而又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解决的内容,学生的理解和回答只要与教师通过多媒体显示的内容不相符合,教师则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向自己预先设计的答案靠拢,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之势,有时学生偏偏没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灵性,仍然是各抒己见,试想教师一人的思维怎么可能和学生几十人的思维巧妙地吻合呢?这必将导致学生与教师形成“对峙”的僵局,如果长时间僵持下去,教师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别无选择,只好把鼠标一点,亮出自己早已设计好的“标准答案”。表面上看起来这儿搞的是“群言堂”,而实际上是搞的“一言堂”,这就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种教学限制了学生思维,没有给学生的思维提供充足的空间,甚至可以说是在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没有唯一答案的讨论性内容,不能通过制作课件的形式而形成唯一答案,同样的道理,对于发挥学生想像的内容来说,也没有唯一的答案,如果非要制作课件把想像的内容固定下来,那就把学生的想像同一化了,这显然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丰富而活跃的思维规律。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魅力”无穷,优越于任何一种文字,它能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思和广阔的想像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其对语言文字认真品味,从中体验各种情感,才能体会语言的精彩,并培养审美的情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而多媒体的不恰当介入,削弱了语言文字的优势,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离语文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2.制作多媒体课件费时费力,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首先承认,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关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知识还相当贫乏,制作起来比较困难,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市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一位教师为配合《阿Q正传》这篇课文的教学,竟花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结果仍是一部同名电影的翻版,一位评课教师实事求是而又不乏幽默地说:“今天我们在课堂上看了一场电影。”褒贬之意显而易见。这样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得不偿失的,反倒不如让学生看这部电影,教师再作辅导性的讲解。类似于这种制作课件的做法花费了许多宝贵时间,势必要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甚至影响教学质量。鉴于目前语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技术不够熟练的现状,动手制作一些简单易行的多媒体课件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没有必要提倡语文教师去做那些大而全的多媒体课件。
  3.语文多媒体教学很难产生师生情感的互动效应
  语文教学要使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主要依赖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激活学生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如《荷塘月色》一文,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用心去体会作者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的使用,尤其是通感的修辞手法无法用画面去展示。再就是作者的内心不宁静无法借助画面表示。只有靠教师的引导才能深刻体会这篇散文的最大亮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比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的比喻,通过教师对“明珠产于水中,星星挂在天上”的启示,学生便能体会到作者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仰首长叹的情感,这就是很自然的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而用多媒体课件顶多能演示几幅优美的画面,让学生欣赏几幅画而已,无法形成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二、兴利除弊,实现多媒体与现代化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
  现代教育应当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在考虑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且能够走出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克服语文多媒体局限性,相信多媒体必将给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
  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便利还是大大促进了语文教学工作的进行的,比如可以加大信息含量,加快教学进度、简化板书等。但是技术终究是为人服务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多媒体只起辅助作用,它自身并不能解决教育难题。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不是照样培养出了许多文学大家吗?语文教育的根本应是教师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去教书育人,无论怎样的教学方法都只是形式问题。因此,当今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意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积极探讨多媒体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使之与现代化教学观念和方法紧密衔接。
  总之,我们只有从语文学科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多媒体,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多媒体教学,才能保证多媒体对语文教学有百利而无一害,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1948年11月,辽宁地区在全国率先解放,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辽宁地区先后实行了供给制、以工薪分(或称为工资分)为计算单位的实物工资制、以货币为计算单位的工资制等薪俸
2017年以来,龙湾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保障来抓,村均经营性收入达211.97万元,消灭了经营性收入低于20万元的村.今年,计划实现所有村经营性收
期刊
核能作为一种各国公认的高效清洁能源,已经被人类和平利用60余年之久。核能利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公众责任保障机制。我国应借鉴国际上其他各国的经验,探索未来中国核责任保险机制的发展方向。  美国:法律保障公众利益  美国的核责任保险机制是建立在1957年《普莱斯-安德森法》之上的。该法的规定,特定类型的核设施包括商业核电站、私人研究堆、大学研究堆、核燃料制造厂等必须具有一定的财务保障,以应对核事故
如今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同时也出台多项措施来给大学生各方面的支持.作为高职院校也努力以培养大量有创新性思维和有创造精神的大学生来回馈社会.高职院校创新型教育的
人际交往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过程,是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除了睡眠以外,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要花在人际交往上。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和交往的机会。通过与他人交往,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并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人际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体育教师要把握好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以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
期刊
近年来,随着公路大建设的步伐,我省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在设计与施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采用先进的勘察、测量手段为公路路基设计提供了可靠技术资料。作为公路主体工程的路基
摘要在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领域,年龄因素一直是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综述了语言学家对年龄因素的研究,然后分析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年龄的差异性,并探讨了在中国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年龄成年人儿童  一、引言  年龄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惑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长期问题。它关注的是个体差异。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年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心理学家、应用语言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