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采取口服西药和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蠣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率指标。结果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治疗有效率较高,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较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用药较为安全,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关键词:归脾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心脾两虚型失眠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gnificance of Guip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Guizhi plus Longgu Muli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due to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 Methods  100 cases of insomnia patients with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5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between October 2019 and October 2020. They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Guipi Decoction plus Guizhi plus Longgu Muli Decoction respectively. Compare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score, TCM symptom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effective rate, lower PSQI score and TCM symptom score, an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P<0.05). Conclusion  Guip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Guizhi jialonggumuli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insomnia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 and it is safe to use, and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Keywords: Guipi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Guizhi; Longgu Muli Decoction; insomnia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
  失眠症是指出现入睡困难或者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睡眠,睡眠质量和时长不能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进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病症[1]。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失眠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数据表明,我国有42.5%的人群存在失眠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2]。西药在治疗失眠症时会造成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并引发精神等方面的不良反应。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肝气郁结、痰热内生以及气血失调而引起。通过清肝泻火,补益心脾,宁心安神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改善睡眠质量[3]。本文研究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济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患者年龄30~68岁,平均为(45.12±2.12)岁;病程2~24个月,平均病程(10.23±1.29)个月。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4.31±2.11)岁;病程2~25个月,平均病程(11.29±1.46)个月。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符合西医失眠症状诊断标准[4],且持续1个月;符合中医诊断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状,包括[5]:健忘、失眠多梦、心悸、精神乏力、健忘、食欲不振、神情疲惫和舌苔薄等。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药物禁忌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口服艾司唑仑片(生产企业: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1079,规格:1 mg)1片,于睡前30 min用温水送服,1次/d,持续服药21 d。   观察组给予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剂组成为:党参12 g,生姜9 g,广木香9 g,龙眼肉12 g,桂枝9 g,生黄芪15 g,白茯苓12 g,白芍9 g,酸枣仁15 g,远志5 g,炙甘草10 g,白术12 g,红枣10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方剂的酌量调整,1剂/d,文火煎煮2次后,混合均匀后分2份,午晚各服1次,连续治疗21 d。
  1.4  观察指标
  (1)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评价标准应用利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6]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共7个项目,每个项目3分,总分21分,分数与睡眠质量成反比,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中医证候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 版)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进行疗效判定[7],共分为睡眠不安、神疲乏力、胃脘痞满、嗳气反酸、大便稀溏、口苦口干、胃中嘈杂、饮食减少及舌苔、脉象 10 项,除舌苔及脉象分“有”或“无”外,其余各项分为“无”“轻”“中”“重”四个级别,总分范围为 0~35 分,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分数与患者的症状程度成反比,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7]评价失眠治疗的有效率,夜间睡眠总时长在6 h以上,且睡眠质量佳,白天精力旺盛,为显效;夜间睡眠时长比治疗前增加在3 h以上,且睡眠质量较佳,为有效;未达到以上要求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3)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治疗有效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失眠症作为临床中常見的一种疾病,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影响健康的不容忽视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信息每天充斥着生活,人们在无形中受到社会各种焦虑和压力的影响,加之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失眠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隐形杀手。失眠症主要是指患者长时间内受到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不足的困扰,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时间的失眠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而大部分患者未得到及时的治愈,从而出现了临床并发症[8]。西医治疗失眠症主要以抑制中枢神经的兴奋为主,短期内会对患者的失眠症产生明显的效果,但远期效果欠佳,且患者容易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并且产生精神类的并发症疾病[9]。中医学经过历代的传承,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治疗经验,对失眠症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中医学将失眠症归为“不寐”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气血失调,肝气不畅,心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引起。临床表现为乏力、心悸等症状。患者的脾虚导致营血亏虚,无法补充气血,滋养心神,以致入睡困难。中医治疗主要以滋阴健脾、清肝泻火、宁心安神为主。归脾汤源自《严氏济生方》,可养心健脾、安神宁心和补益气血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源自《金匮要略》方剂中柴胡、白芍,可以疏肝养血,和解表里。桂枝助阳化气,龙骨、牡蛎安神定悸[10],对失眠患者有显著效果。
  本文研究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治疗有效率较高,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较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
  综上所述,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疏肝养血,且用药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刘亚峰,马洁,刘甲寒,等.五行体感音乐疗法联合加味八珍汤治疗气血两虚型心血管神经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9):15-18.
  [2]卢建政,蒙冰,王少华,等.归脾汤联合西医治疗心脾两虚型亚健康失眠症患者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321-323.
  [3]朱政,杨昌卫,陈永强.柴桂龙牡汤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症(肝经郁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8,32(2):32-34.
  [4]陈国统,何杨伟,汪碧云.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结合抗焦虑抑郁药物对躯体化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及机制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3):758-760.
  [5]苗斌,王清贤,张丽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肿瘤后轻、中度抑郁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4):155-158.
  [6]蔡艳,叶玉妹,张涛,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更年期失眠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9):38-42.
  [7]黄丽娜,黄娜菲,陈秒旬,等.益气安神膏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2):2325-2328.
  [8]李美红,黄瑞聪,陈广进,等.针刺“四关”穴配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气郁质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9):126-127.
  [9]朱吉鹏,林红军,郭蛟凤.归脾汤联合推拿对中老年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IL-2、IL-6、5-HT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12):58-60.
  [10]乔传玖,杨燕,乔磊.归脾汤加减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5-HT、DA水平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3):107-108.
其他文献
于2019年12月9—10日,选取山东省济南市某小学教学楼三层的两个相同面积的教室作为研究现场,评估新风净化系统对室内PM2.5水平的改善效果,探讨新风系统运行的最优时长,以及影响新风净化系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新风净化系统运行期间,教室内PM2.5浓度相比室外PM2.5浓度平均降低48.1%~61.5%。运行2 h左右,室内PM2.5浓度降低至比较稳定的浓度水平。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和混合效
探讨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伴气道过敏性疾病[变应性鼻炎和(或)哮喘]患者的气传变应原致敏特点。2015年5至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在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了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对18~80岁的3 294名调查对象中诊断的CU患者191例和气道过敏性疾病患者1 132例的气传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计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合并亚临床心血管疾病(CVD)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57例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特征和并发症情况。将既往不使用降脂、抗血小板药物且无CVD的231例T1DM患者分为亚临床CVD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1.0 mm或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1
目的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的影响因素,寻找更有效的临床及超声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初次行AVF手术的患者,探讨AVF成熟的影响因素。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液学资料、术前彩超资料和术后彩超资料。根据内瘘术后物理检查情况、临床使用、术后彩超数据将患者分为内瘘成熟组及未成熟组,对比两组资料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与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特别是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这一重大事件标志
期刊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的特点及其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211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测定血糖、血脂、血尿酸、甲状腺功能、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骨钙素、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等生化指标,通过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获取平均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