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心碰头”看歧义结构的潜性特征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o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各种语言中,歧义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常常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歧义结构中的各种不同意义在语言运用中的频率有高低之分,有已被人们普遍理解的,有尚未被发掘的;出现这些不同意义的语境也有经常、偶然或还没出现之分。可见,在语言学层面上普遍存在显在和潜在两种现象。本文将围绕歧义结构中的潜性特征以及产生潜义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歧义结构 语境 潜义
  
  在各种语言中,歧义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常常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如“小心碰头”这个歧义结构的第一层意思(也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是:“小心!别碰着头。”“小心”是“注意、当心”的意思。第二层意思即:“小心地碰头。”大家可能觉得不可思议,谁会小心地、谨慎地、提心吊胆地自动碰头呢?但是,这个意义是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只要给它语境,它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如:手脚被捆住,无法打开门,只能用头撞,如果头上还绑有定时炸弹,这就只能“小心地碰头”了。通过“小心碰头”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在语言学层面上是存在显在和潜在两种现象的。中国语言学界的潜显理论是由王希杰先生提出并不断完善的,他将潜显理论运用在语言的各要素——语音、词汇、语义、语法与修辞等方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将围绕歧义结构中的潜性特征以及产生潜义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一、歧义结构中的显义和潜义
  
  所谓歧义就是一种语言成分的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或者说语言歧义是同一语言形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的现象。语言中的歧义结构虽然无法穷尽、林林总总,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寻。从现实的语言运用中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有些歧义结构中的歧义比较明显,人们无需刻意思考便可立即分辨出有哪些意义;有些歧义结构虽不太明显,但人们经过稍微思考之后也可得出结论;但也有一些歧义结构中的某些意义隐藏得较深,人们即使经过思考也很难想到这些意义。上面提到的“小心碰头”就属于第三种歧义。本文要研究的正是这种潜藏很深的歧义结构。笔者从众多的歧义实例以及一些参考资料中获取并总结出了一些歧义结构类型,并试图通过这些实例来发现其显义背后的潜义。
  (一)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结构
  1.“写好”
  大家通常理解的“好好写”,是一个动补短语,但若有这样的语境:“写好,比用电脑打好”,则“写好”是“用写的方式比较好”的意思,是主谓短语。
  这个例子是结构层次相同的歧义结构。
  2.“关系企业生存的计划”
  通常的理解是:“关系企业生存的”作为定语整体修饰中心语“计划”,是偏正短语。另一个理解是:“关系”作为动词和“企业生存的计划”构成动宾关系,可给出这样的语境:这一举动关系到企业生存的计划。这个例子是结构层次不同的歧义结构。
  3.“他和你的同学”
  通常的理解是“他”和“你的同学”,是联合结构。而另一个不常用的意义是:“他和你”的“同学”,是偏正结构。例如“小王是他和你的同学。”
  (二)语义关系不同的歧义结构
  语义关系不同的歧义结构是歧义现象中出现频率较高也较复杂的一种。如:
  1.“他谁都认识”
  通常的意思是:他认识许多人,“他”是施事,“谁”是受事。还有另一个意思是:许多人都认识他,“谁”是施事,“他”是受事,变换成“谁都认识他”就容易理解了。
  2.“吃不了”
  一种意义是:吃不完。例如“饭太多了,我吃不了。”另一种不常见的意义是:不能吃。例如“他的胃病犯了,吃不了东西。”
  3.“两个人的照片”
  大家普遍的理解是:两个人的合照。在特殊语境下,还有“两个人各自的照片”的意义。例如“两个人的照片,一张是黑白的,一张是彩色的。”
  4.“房间的门没锁”
  人们通常想到的意义是:房间的门没锁上。“锁”的词性是动词。其实还有另一个意义是:房间的门没有锁头。这里的“锁”是名词,但是实际中没有锁头的门是很少的,所以“房间的门没锁”只有在一个特殊语境出现时,大家才会按照后一个意义理解。
  5.“饭菜不热了”
  我们马上想到的意义是:饭菜凉了。“热”是形容词。但若有“你就凑合吃吧,饭菜就不给你热了”的语境,那么“不给饭菜加温了”这个意义就显露出来了,这个“热”是动词。
  6.“通知的人还没来”
  通常的理解是:被通知的人还没来。当然还有一个意思是:负责通知的人还没来。但这个语境是不常出现的。
  偏正短语是一种容易产生歧义的短语,由于省略了一些语言单位,有些偏正短语的表意有多重性,这也属于语义层面上的歧义。例如“纯蓝钢笔”,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钢笔水的颜色是纯蓝的,但是也有这样的可能:钢笔的颜色是纯蓝的,或者钢笔的牌子是“纯蓝”牌。只要出现适合的语境,以上两个意义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
  (三)结构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歧义结构
  1.“牵着你的手”
  通常的理解是:“牵着”和“你的手”构成动宾结构,语义关系是:动作—受事。另一种理解是:“牵着你的”和“手”构成偏正结构,语义关系是:动作—施事。例如“那只牵着你的手是妈妈的。”
  2.“咬死了猎人的狗”
  通常的理解是:“咬死了猎人的”和“狗”构成偏正短语,语义关系是:动作—施事。还有一个意义:“咬死了”和“猎人的狗”构成动宾短语,语义关系是:动作—受事。例如“有只狼咬死了猎人的狗。”
  通过对以上众多歧义结构的分析,已经有充分的证据来给显义和潜义下一个定义了:语言中有的意义是明显存在的,人人都这样理解,一说到某个词、某个句子首先想到的都是某个意义。这样的意义是人们在交际之前、说话之前就已经存在,被人使用、被人理解的,我们称之为“显性意义”。还有一种意义与之相反,是人们通常意识不到,只有当某个语境出现了,它的意义才显化出来,但是一旦显化,人们却可以接受这样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潜性意义”。显然,歧义结构有时难以判断,主要是因为缺少使潜性特征显化的语境,只要赋予歧义结构一定的语境,那么人们通常察觉不到的那些意义就会成为实实在在、合情合理的意义。潜性特征的存在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那么究竟这种现象产生的实质是什么呢?
  
  二、结构潜义产生的内在原因
  
  潜义是存在于语言各个子系统中的普遍现象,在语法、语义、词汇等各子系统中均得以体现,为什么潜义会如此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世界中呢?这和语言的本质是分不开的。
  (一)任意性与约定俗成性
  语言是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具有任意性。任意性是指语言中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例如:汉语中shu(阴平)的读音和“书”的意义结合,而英语则是[buk]和“书”的意义结合。其实,在语法层面最初的组合也是任意的,例如,现代汉语的基本句式是“主—谓—宾”,而日语、韩语的基本句式是“主—宾—谓”。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为语言的潜性特征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于根元说,“显”指现在态,“潜”指过去态、未来态。过去产生过的或未来可能产生的语言现象都有赖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但是,语言符号一旦创制出来就具有了一种强制性,是大众约定俗成的,并逐代流传下去,随意改变既定的语言形式会遭到大众的拒绝。这就是为什么潜义不容易显化,歧义结构中的某些意义不被注意的原因。例如:和“外衣”相对的是“内衣”,按照逻辑,叫“里衣”也是完全可以的,但大家约定俗成的叫法是“内衣”,如果有人叫“里衣”一定很难被大众接受。又如: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句型在古代是符合语法习惯的,但在现代汉语中如果说“我饭吃”“他球踢”虽然能听懂,但大家会觉得别扭而不接受。综上所述,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潜性特征语言学的基础是符号的任意性与约定俗成性的统一。
  (二)组合和聚合
  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首先,语言符号具有层级性,它的底层是一套音位,虽只有十几个,却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这些组合构成了语言符号的形式,它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序列,这一层又分若干级:语素(几千个)→词(几万个)→句子(无数个)。可见,语言的材料和规则虽然是有限的,但是通过组合和替换,却能生成无限。这种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下生成的无限语言说明语言的潜性也是无限的,语言的这种无限的创造活力正是人的语言和动物的信号系统的本质区别所在。下面来分析一下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如何作用于潜性的产生的。
  组合关系是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是横向的,现场的;聚合关系是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自然地聚合成群,指的是这些符号之间的关系,是纵向的,联想的。以“歌”和“星”组合而成的“歌星”为例,意思是成名的歌手,类似的还有“影星”“球星”,都是现代汉语中的正规词语,“星”在组合中的意思是“名人”。那么,按照聚合规则,和“歌、影、球”聚合成群的就应该是表示行业领域的词,而这些词完全可以替换“歌、影、球”所在的位置而与“星”组合成新词,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在现实中还是用“作家”“戏曲家”“画家”“魔术师”来称呼这些成名的人,并没有用“作星”“戏曲星”“画星”“魔术星”这样的词语。这说明由横向、现场的组合规则提供模式,由纵向、联想的聚合规则提供材料的语言单位有相当大的潜性空间。虽然人们现在意识不到这些潜在的词汇,但是只要有特殊的语境,要理解它们的意思是毫不费力的,并且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这些潜在的词也是很有可能显化的。
  三、结构潜义产生的外在原因
  (一)语言符号的经济性原则
  首先,现实中符号的数量是有限的,而思维却是无限的,我们想表达的东西是无限的,现实中的符号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有些学者认为意会比言传更容易接受。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说的更多,语言中的潜层的形成正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当大脑的语料库找不到合适的精准的语言来表达一件事时,这时说出的话中其实已经包含了那个潜在的意义,不过需要正确的语境和听话人较强的理解力。
  其次,符号数量的多少影响到我们辨识的快慢。池上嘉彦在《符号学入门》中指出,“符号数量越少,我们越能明确辨别符号。符号数量越多,符号之间形式上差别越小。区别的差别越是细微,其处理就越是要花时间。”可见,表达一件事时,说话人简化语言符号不仅能使表达变快,而且还便于听话人理解,这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下面以“他谁都认识”这个歧义结构为例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显义表示他认识很多人,潜义表示很多人认识他。为什么这个潜义会存在呢?首先,这个结构之所以会产生歧义,就是简化语言符号的结果。如果谨慎地说“没有谁是他不认识的”就不会造成歧义,那潜义也就不会存在了。其实当说出“他谁都认识”时,潜义已经存在了,因为我们在交际时很可能一时找不到最精确的语言符号,或者那种歧义表达已经被大众所习惯,所以我们不假思索地直接说出,而听话人也能马上正确理解它的意思。至于那层潜义就会被人忽略,除非给出特定语境,人们才会注意它的意思。
  (二)社会文化语境和心理认知
  语境在人们理解潜义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广义的语境不仅指上下文语境,也包括社会语境、文化语境等现实中的语言背景。社会文化语境也是影响潜义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一个语言单位出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下,它所包含的意义必定有所变化,因为处在不同社会文化氛围下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是有差别的。从最近网络上非常流行的“被中国人糟蹋的三个词——同志、农民、小姐”中可以充分看出社会文化对潜义产生的影响。以“同志”为例,在革命年代,“同志”是单纯的对战友的亲切称呼,但是在现代的社会文化下,“同志”多了一个潜在的含义,就是“同性恋者”。多数情况下,人们还是按照“同志”的本义来运用、理解,但如有这样的语境“从没听说他喜欢过女孩,可能是个同志”,那它的潜义就实在了。另外,个人的文化水平、社会阅历、认知程度也影响对潜义的理解。例如:对“唐僧肉”这个短语的理解,由于个人认知水平的限制,某些人可能只知道它表面的含义,那么对他们来说“唐僧肉”中“利益、好处”的意义就属潜义。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他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唐僧肉”的比喻义“利益、好处”,那么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意义已经不能算作潜义了。
  四、研究结构潜义的意义
  了解语言的潜义可以为语言的创新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因为当我们有意识地留意潜义的时候,这些潜义转变为显义的机会就会更多。还拿“歌星”的例子来说,“歌星、影星、球星”这些词普及之后,近几年出现了个新词“转星”,这个词的出现是由于东北出了个非常走红的二人转演员魏三,人们认为他就像时下流行的歌星、影星一样,于是就用“转星”这个词称呼魏三等一批走红的二人转演员。又如:最近在大城市的一些购物中心常常能看到“水吧”一词,就是卖纯净水和饮料的地方,这和“酒吧”相比是一个新兴的词,是人们有意地把潜在的语言现象人为地显化出来。了解潜义不仅能创造新的意义、新的表达,还能提高修辞效果。例如:现有的词汇中有“晕车”“晕船”等词,如果我们好好利用潜性语言,就可以造出像“我对猫毛过敏,可能是晕猫吧”这样有很强修辞效果的句子。
  总之,研究潜义对于人类语言的发展具有很多积极正面的意义,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积极认识这种现象并不断使有利于语言发展创新的潜义走向显化。
  
  参考文献:
  [1]黄世平.汉语歧义现象分析[J].科技信息,2007,(35).
  [2]宋晖.试论语言学中的潜显理论[J].北华大学学报,2002,(3).
  [3]王希杰.显性语言和潜性语言[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
  [4]王希杰.论潜词和潜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
  (2).
  [5]钟玖英.潜显语言理论研究评述[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
  (1).
  [6]朱峰.显性和潜性——语言学中的新概念[J].池州师专学报,
  1996,(4).
  
  (李文萃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025)
其他文献
沉默作为一种独特的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它自己的特性:间接性、模糊性和文化依附性。沉默时不说话,但并不代表无话可说,它具有间接性。沉默的功能和价值具有模糊性,所以人们对“沉默
副词“就”的语义繁多,很多时候它的意义要取决于小句所处的语境,因此,可以说副词“就”主要用于篇章的衔接和连贯。根据副词“就”在汉语篇章中的分布,我们认为副词“就”的
为有效解决贝氏体基体气缸套早磨失效,本文研究了贝氏体气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激光淬火前后的组织形态变化,并对两种表面淬火气缸套的摩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油底壳是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承担和传递着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塑料被逐渐应用在发动机零部件上。塑料
SI/HCCI双模发动机在起动和高负荷工况下采用SI模式,在中、低负荷下采用HCCI模式,从而将HCCI发动机扩展到了全工况负荷。本文介绍了SI/HCCI切换实现的方式,并从燃烧、排放、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内科治疗效果.方法:17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确定出血原因,并予内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70例患者中食道或胃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