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牵引式换带装置振动特性研究

来源 :煤炭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_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煤矿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更换作业存在的效率低、安全性差等问题,研制出履带牵引式换带装置.为了防止换带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共振现象,对履带牵引式换带装置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换带装置展开仿真分析,确定换带装置振动强烈的部位.应用LMS Test.Lab进行正常夹带工况下的振动实验,对可能引起换带机振动的激振源进行了分析,为换带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高频心电图为指标,观察了糖尿病人(n=46)、正常人(n=61)和冠心病人(n=58)六个导联 QRS 波群的高频成分。结果表明:1.糖尿病组高频切迹数(2.37±1.72)与正常组(0.87±
唇部皮肤发生施—芬二氏假性淋巴瘤(pseudolymphoma of Spiegler—Fendt)者较少见.现将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60岁,病历号43067.因下唇正中无疼性肿物二月余来我院就诊.临床检
8例次晚期恶性肿瘤(其中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进行超常剂量联合化疗,辅以超低温(-196℃)冷冻保存自身骨髓移植。化疗后造血机能恢复迅速。8例患者中有6例获得完全或
患者男,30岁,工人。因阵发性心悸13年,再发6小时,于1988年1月14日10时来院急诊。查体:神清,血压18.7/10.7kPa(140/80 mmHg),心界不大,心律齐,心率164次/分,无病理性杂音,双
观察2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活性变变,并对其他指标:血浆纤维连接蛋白(Fn)、vW因子、抗凝血酶Ⅲ(AT-Ⅲ)进行了测定,其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并血栓形成过去被认为国内少见。文献报道多为单一部位血栓形成,而三个部位以上血栓形成者未见报道。现将笔者所见 PNH 患者发生多部位血栓并先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多见于高血压、急性前间隔心肌梗塞、主动脉瓣狭窄、心肌病、心肌炎和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呈间歇性者不多见,一般为频率依赖性。CLBBB因房室文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