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教师论坛》的情结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七彩语文·教师论坛》,已经很久很久了!还清晰地记得,那是2002年3月里的一天,我在学校图书室里查找资料,一本名叫《小学语文研究》(《七彩语文·教师论坛》的前身)的杂志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翻阅着,很快便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此时正值《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没想到《小学语文研究》就开设了“标准专栏”这个栏目,约请专家、名师对“课标”进行全方位的解读,把“课标”理念形象地介绍给一线的教师,可以说做了一件大好事。这期的“标准专栏”重点解读语文的综合性,安排了杨再隋的《怎样认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钱锡铭的《浅谈“课程标准”的大语文观》、丁轶敏的《开放语文教学,形成综合素质》、张羽的《综合性学习所带来的挑战》。这组文章理念新颖、解读透彻,如春风拂过我的面颊,似清泉流过我的心田,我被深深地吸引着,边读边思考,获得了诸多的启示,骤然觉得自己提升了许多。与“课标”同步的国标本教材培训也是该杂志的一大亮点,这期杂志专门邀请苏教版小语教材主编朱家珑先生谈《学习新标准,试用新教材,交流新教法》,读后,我对新教材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怎么用好新教材也有了更多的领会。我一篇篇地细读着,时而若有所思,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心生佩服,时而产生强烈的共鸣。真想不到,一本杂志竟有如此大的魅力,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我一下子就喜爱上了它。在以后的岁月里,每个月我都是学校第一个拜读《小学语文研究》的人,读着名曰研究的杂志,觉得自己好像也成了搞研究的人!
  第二年,我便迫不及待地自己订阅了《小学语文研究》,拥有这本杂志,让它成为我最好的伙伴。以后的好多年,它始终陪伴在我身边,我对杂志已是深深迷恋。每个月我都在对上一期的杂志阅读回味中盼望着新一期的到来,就像在等待一位相约的老朋友。每期杂志一到,我喜欢把它放在床边的几案上,每天都要美美地读读。每当手捧着它,在淡淡的墨香中,我感受到了它的厚重。
  记得有一次,徐州新沂马陵山小学与我校开展联谊活动,我将执教《珍珠鸟》一课。我从《小学语文研究》2006年11期上的《让小鸟开口说话吧》一文得到启发,以“让小鸟开口说话”为抓手展开教学,突破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言语交际能力、情感审美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称赞。我在欣喜之余,感叹:他山之石,真的可以攻玉!我更加喜爱阅读《小学语文研究》杂志了。
  2009年元月,《小学语文研究》杂志扩版并更名为《七彩语文·教师论坛》,版面扩大了,页码增加了,内容更加丰富了,也更让我心驰神往了。“张庆工作室”栏目由苏教版小语教材主编张庆老师主笔,深入浅出地阐释教学中的问题,使我受益匪浅;“备课参考”栏目灵动而有新意,使我在与自身实践的对比和反思中走向更科学;“课例展台”栏目刊登了许多优秀课例,让我学到了很多好方法,课堂教学也上了一个台阶……诸多的栏目都能给我不同的启迪,尤其是每年一期素养大赛专辑更令我百读不厌:详尽的过程、精到的点评,都使我醍醐灌顶,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教师论坛》杂志像老师,更像朋友,使我在阅读中思考得更有深度,心情更愉悦,业务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有了梦想,就希望能展翅飞翔!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将自己教学中的心得写成了一篇文章——《研读标点,引发生成》,寄往《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杂志。我在学习中期盼着,在期盼中更加努力地学习着。一天,传达室的老师傅喊我拿邮件,我看着邮件发来的地址,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难道我的文章发表了吗?我迫不及待地拆开邮包,真的!我的文章发表在《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09年第7期上!这可是我发表的第一篇语文教学论文啊!激动、喜悦、感谢、敬仰之情真是难以言表。这一好消息像长了翅膀,飞遍了我班、我家的每个角落!我一字不落地细细读着我的文章,在阅读中发现,有好几处已被编辑老师进行了修改,比较改前改后的语句,才发现改得是那么贴切、到位。编辑老师深厚的功底、严谨的作风令我深为敬佩。
  成功是成功之母!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后,我有了更大的动力,时常静下心来思考,记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感触,一口气连写了好几篇文章,发给编辑部。没想到,不久便收到了《七彩语文·教师论坛》杂志副主编钱锡铭先生热情洋溢的回信,谈了对文章的看法,还对怎样修改进行了具体指导。专家在百忙之中亲自与我这个素不相识的普通一线老师联系,并热情指点,这本身对我就是最高的奖励!读来信,他的人品、学识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一遍遍地认真修改,直到完全达到钱老师的要求,自己也很满意了才寄出。文章按教学进度顺利刊发了。当我读着《第一课时也有情》(2010.5)、《营造小气场,彰显大智慧》(2012.3)这两篇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小文时,感到心旷神怡,内心的喜悦无法言语。感谢钱老师,感谢《教师论坛》给了我向上的动力,我对杂志又添了一份美好的感情。
  我在《教师论坛》杂志的影响下不断成熟,先后被评为仪征市中青年教师骨干、仪征市学科带头人、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还在仪征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在这些荣誉面前,我对《教师论坛》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不得不赞叹:《教师论坛》杂志的确是当代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如今《教师论坛》杂志总放在案头,成了我的至爱。困惑时阅读它,它能指点迷津;取得成绩时读它,它能指引我继续前行;闲暇时读它,它能开阔我的眼界……这期期杂志令我爱不释手,伴我度过一年又一年。
  亦师亦友的《教师论坛》不仅影响着我,还影响着我周围的人。每次带实习生,我总不忘推荐《教师论坛》给他们阅读,并和他们交流阅读的感受,一本本杂志像传家宝一样越翻越旧,越旧越香:《珍珠鸟》的课例,开阔了我和实习老师王娟的视野;《嫦娥奔月》的说课稿,理清了我和实习老师张晓娟的说课思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品评,提升了我和实习老师孙捷的教学智慧……令人欣喜的是,他们在杂志的启蒙下,业务都有了长足进步,也都成了《教师论坛》的忠实读者!
  每个月的10日,也因杂志出版而变得不平凡,我更因阅读杂志而改变。“我已不是原来的我,正如我从恒河的水中沐浴过,我已有了神秘的体验,我已得到了新的生命!”
  《教师论坛》是我教育生涯中的重要他人,我与之结下了深深的情结,内心无数次涌起对其的感激之情,我将与其相伴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
其他文献
岁月如歌。一路,我踏歌前行。依旧喜欢TEENIE WEENIE小熊的衣服,一如既往地如孩子一样喜欢麦当劳叔叔、肯德基爷爷,以至于要好的朋友大呼与我有代沟。偶尔会耍耍性子,闹腾闹腾,那神色,那语气,还流露着小女孩的情怀……我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前行,一晃,已近中年,尽管一百个、一千个不情愿,可无论怎样都挡不住岁月的脚步,不禁感叹岁月催人老啊!  回眸匆匆而过的三十多年岁月,似乎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早已远离
选择在现代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贯穿任务驱动法,有助于一改过往学生对该类课程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基础上,持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和创造性技能.由此,笔者决定结合实
摘要:随着医院经济改革的不断开展与进行,在进行医院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在财务方面开展成本的会计核算与管理,开展这一工作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核算与管理工作开展的是否彻底。它主要是为了彰显在医院财务工作中开展成本核算的重要性,通过数学模型细化成本核算,加强间接成本的核算,建立“全成本”和“项目成本”的概念。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做好成本分析,提高医院内含效益,从而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成本核
协同转型 响应时尚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生态的不断变革,要求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必须对原有的运行模式和合作方式进行优化、升级.时尚、个性化消费的新诉求,以及新生
期刊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因为喜欢,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因为热爱,始终怀着美丽的教育梦想,一路执著前行,永不放弃。在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携手相伴的日子里,我与《教师论坛》及其前身《小学语文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不仅是我学习新“课标”、实践新理念的好老师,也成为我带领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的好帮手。尤其是在开展“体验教学”专题研究的十多年里,《教师论坛》是一位默默的支持者和积极的宣传者,伴随着我一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它还可以是一种经济资源,带来诱人的价值。广告商绞尽脑汁用个性化的语言传播着他们对商品的理解;蕴藏巨大商机的搜索引擎、语音识别,改变着我们
期刊
期刊
从开始走上三尺讲台,我心中一直有一种纯朴而又简单的信念,做一个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让孩子们喜上我的语文课。一转眼将近20年了,我一直没敢忘记心中的理想。  一、做一个博学的老师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得自身硬。”试想,一个知识丰富,名人典故、诗词文章信手拈来的老师,在课堂上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怎样的豪情满怀。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堂本身就是一道风景。记得在大学时,我们的教授在上屈原《离骚》时,大段大段
通信工程技术是通过光波及电子波的形式对信息进行传输,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要重视通信工程技术传输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让资源配置最优化,
2013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报告。这是自1989年10月25日后,时隔24年,最高检再次就反贪污贿赂工作向全国人大进行报告。专家评价,这是党的十八大后,党和国家反贪腐的又一重大举措。  腐败,本质上讲就是以公权谋求私利。目前,党中央重拳出击,“老虎”、“苍蝇”一起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反腐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何走出一条法治化的反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