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 患者半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 (PDT) 治疗前、后的脉络膜厚度变化特点。
方法系列病例研究。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30例 (35只眼) CSC患者入选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 检查、吲哚氰绿血管造影检查 (ICGA) 及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被确诊为慢性CSC。所有患者接受PDT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采用频域OCT加强深度成像测定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SFCT) 及距黄斑中心凹1.5 mm处上、下、鼻、颞四方位脉络膜厚度。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脉络膜厚度的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结果30例 (35只眼) 慢性CSC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4例,男女比例为6.5∶1;年龄33~ 66岁。所有患眼治疗前平均SFCT值为 (435.54±102.91) μm,PDT治疗后1、3、6个月SFCT分别为 (373.63±106.01) 、 (360.69±111.06) 、 (369.00±108.12) μm,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F=108.34,P<0.01) ; 6个月时后极部脉络膜厚度均值较3个月时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SD-t检验:P>0.05) 。其他4个测量点脉络膜厚度变化趋势与SFCT一致。
结论慢性CSC患者半剂量维替泊芬PDT治疗后6个月内后极部脉络膜厚度较治疗前降低。(中华眼科杂志,2013,49:49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