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愉快教学贯穿你的数学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23.5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把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呢?
  一、以良好的教学面貌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数学教师的情绪状态,或者说是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育实践证明,当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时,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因为“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摘引自潘菽《教育心理学》。)这番话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尤为适宜。从许多好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同样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教师宽广的知识面、旺盛的热情、浓厚的求知欲,尤其是發自内心的积极(不是做作乃至虚伪的)的教学情感(其外在表现于教师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就犹如让学生服用了强烈的兴奋剂,使他们自始至终兴致盎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满腔热情地去热爱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必须要饶有兴趣地和学生度过每一分每一秒的教学时光。唯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成为充满情感活动富有吸引力的生机盎然的课堂学习生活。所谓愉快教学才能成为可能。
  二、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喜欢数学,我在课余时间付出很大的劳动代价,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探索数学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形成学习动机有着重要作用。如:在一节数学课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小明和小军是亲戚,有一天小明和小军同到姥姥玩游戏,非常高兴。第二天早上,小军一睁眼就急得哭了,他为什么哭呢?原来他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在和小明一块儿玩。妈妈知道后,问:“小明多少天去一趟姥姥家,你知道吗?”小军说:“他7天,我5天。”妈妈很快就告诉了小军答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军和小明多少天后在相见吗?这样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的想学习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主动走进数学。
  三、利用积极有效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乐中求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光、动画等丰富的视听媒体优势,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而根据需要设计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学生手眼脑齐动,兴致浓厚地进行自主探究,效果更显著。
  2.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德国教育家W.A.拉伊在他的《实验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指出:“通过游戏进行的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典范,因为这种教学合乎自然。”因为“游戏是一种本能驱力的表现。”所以,“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必须以本能驱力为基础,建立在通过游戏获得的各种能力之上。”(《实验教育学》第168页)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是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径。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仅使数学学习趣味横生,而且有助于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比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的认识时,让学生在限定的一分钟内展开拍球、跳皮筋、记成语、默单词、背诗词等活动,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们既体验了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又感受到了时间的珍贵。尽可能地使我们的教学游戏化,不只是乐学的需要,更应该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的一种发展方向。
  3.适当地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国外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竞赛过程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好得多。”(潘菽《教育心理学》第93页)在数学教学中,导入阶段的竞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从胜负原因分析中寻找规律,从而激发探究新知的欲望;教学新知过程中的竞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勤于动脑的钻研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巩固阶段的竞赛,对于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是十分有益的;拓展延伸阶段的竞赛活动,则属于数学兴趣活动的范畴,可以培养学生将数学运用于实际生活能力,以及多种实践能力。当然竞赛不能太多太滥,要根据需要灵活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竞赛的胜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避竞赛的不良影响。
  4.组织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常见的实物,以及电脑等各种凭借,引导学生多种器官协同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习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种效果要比单纯的抽象感知和记忆要好得多。比如,进行关于长方体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带的土豆进行实际的削切,在操作中具体地观察感受思考长方体棱、面、长、宽、高等特性,认真填写观察记录。操作完成了,关于长方体的知识也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样的教学,学生自始至终兴趣十分浓厚。
  5.展开适宜的教学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希望的实现和努力的成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中艰辛劳苦的同时,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品尝到甘甜的学习成果,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更持久的学习动力。
其他文献
G623.1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品德的形成都是后天被周围的人以及环境影响的结果,而这种或好或坏的品德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应从小抓起,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这会让他们受益终身。《品德与社会》是对孩子们进行品德养成教育的课程,为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
期刊
摘要:所有教学科目中,语文这一学科堪称“基础性科目”,在这一方面的各种教学活动目的多为培养学生在一系列方面的学习能力,而这样的要求,则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各种形式加以进一步改变,对语文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的丰富。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向纵深发展,从而使得语文课堂变得进一步丰富多彩,而在此过程中,影视资源作为一种教学载体,往往能够发挥出关键性作用。本文则对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影视资源,以及后者在小学
关键词:说课;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能力  G424  从说课的内容来看,它主要包括说教材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程、说板书、说练习作业等几大板块。下面我就以《散步》一文说课稿为例,具体谈谈说课的重要意义及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一、说教材、说学情分析  1.教学内容及其地位  《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主题为亲情)的一篇自读课文。本课正是通过一家四口的散步展示了一幅家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
摘要:自然手语是以聋人的姿态、表情、动作表达的语言信息,它形象、直观、简洁、指示性强、以形象比划为主,具有易交流性,但它的表述单一,范围有限。手势汉语是把汉语按顺序用手语表达出来,是汉语的手势符号化,它是按照汉语的语法结构逐字或逐词用手语形式表达出来的,它具有完整的语法结构。  关键词:聋校数学课堂;自然手语;手势汉语  G76  目前,我国大多数聋校都将手语当作教学的主要语言,手语在聋校是一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