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中认定传播行为的“新公众标准”批判——兼论“新传播源标准”

来源 :当代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ch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法院为认定“向公众传播行为”而提出的“新公众标准”是误读《伯尔尼公约》和《伯尔尼公约指南》的结果,虽经欧盟法院的限缩性解释,也与国际条约不符.根据“新公众标准”为“深层链接”定性的做法,混淆了对传播权的保护和对技术措施的保护,也混淆了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界限.我国不应移植和参考“新公众标准”,而应以相关行为是否产生了新的“传播源”为标准,对各类传播行为做出精准的判断,特别是正确认定提供“深层链接”行为的性质.
其他文献
以“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核心的新时代“西畴精神”是西畴人民的伟大创造.在新时代,“西畴精神”具有党的领导、担当奉献的政治价值,穷则思变、为民造福的经济价值,艰苦奋斗、勤劳实干的社会价值,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文化价值,保护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价值.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汲取宝贵经验,充分激发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强大的精神力量.
期刊
《监察法》与《监察条例》通过“类型化+抽象化”的方式界定了职务违法,通过“类型化+具体化”的方式界定了职务犯罪,二者共同构成了违法所得中的“违法”,并实现了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认定标准从“身份”向“公权力”的转变.违法所得中的“所得”,共有三种类型:第一,原物型违法所得.其认定关键在于,通过判断行为人所指向的目的 财物——财物、孳息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来类型化地判断孳息的不同定位.第二,转化型违法所得.其认定难点在于循环的转化型违法所得,可以通过转化违法所得的行为性质以及排除违法所得的投资收益两个判断层次来合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经过持续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对外工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彰显了大国大党的气度风范,日益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