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P术与TEP术在基层医院成人腹股沟疝手术中的研究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TAPP术与TEP术在基层医院成人腹股沟疝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入选在本基层医院实施治疗的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开展研究,根据给予治疗术式的不同分成参照组[完全腹膜外修补法(TEP),40例]与实验组[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法(TAPP),40例]比较质量效果。结果: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比较P>0.05;两组疾病复发率与并发症率比较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成人腹股沟疝手术中,上述两种术式都有较好疗效,而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疾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TAPP术;TEP术;基层医院;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随着腹股沟疝治疗手段不断提高,临床广泛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这种疾病,而TEP与TAPP是最常用到的手术治疗手段[1]。本研究主要对比分析TAPP术与TEP术在基层医院成人腹股沟疝手术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手术方法
  1.1资料
  入选在本基层医院实施治疗的8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开展研究,其中男性有51例,女性29例,最年长者为76岁,最低年龄者为23岁,平均年龄(58.63±2.36)岁,其中有40例是股疝,26例是单侧腹股沟疝,14例是双侧腹股沟疝。根据给予治疗术式的不同分成参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对比这两组入选者的资料发现P>0.05,这代表能够开展进一步研究。
  1.2手术方法
  1.2.1TEP手术
  将患者摆放为头低脚高(10-15°)平卧位,进行气管插管沉睡麻醉,选择患者脐孔下大概1cm处做手术切口,切口长度大约是1cm,充分暴露出患者的腹直肌肉之后进入患者腹直肌背侧与后鞘之间的间隙,将这个间隙范围有效扩大,将10mm的套管置入腹膜前间隙,以此作为手术的观察孔,之后医师在食指的引导置入5mm的套管(2个)至其两侧的腹直肌外侧脐下水平部位。在观察孔的帮助下为患者建立二氧化碳气腹(11mmHg左右),利用镜推法进一步分离扩大患者的腹膜前间隙,将Retzius间隙分离,以此充分暴露出患者的耻骨梳韧带与联合等部位,推开腹横筋膜、腹直肌后鞘,暴露所有的Bogros间隙,剖离斜疝疝囊,将平铺补片置入腹膜前间隙,全部覆盖住耻骨肌孔,压住补片的下缘,最后将患者的二氧化碳气腹进行解放,注意要保证补片被腹膜完全覆盖,确保无卷曲。
  1.2.2TAPP手术
  患者的麻醉方式与手术体位与实验组相同,在患者的脐孔上实施穿刺,为其构建完善的CO2气腹(13~15mmHg)。一个观察孔在患者的脐部,将套管(10mm)置入其中,在患者患侧与对侧的腹直肌外侧脐下水平部位置入5mm的套管(2个),将这三个地方作为手术操作孔。切开患者的腹膜,对腹膜般(上、下缘)实施游离,分离患者的腹膜前间隙;剖离疝囊后再分进行分离(向内侧),充分暴露出患者耻骨梳韧与的联合处,分离Bogros间隙(向外侧),分离腹膜前间隙,将补片进行平铺,以此完全覆盖住耻骨肌孔,利用疝固定器固定住补片,缝合患者的腹膜。
  2结果
  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比较P>0.05;40例实施TAPP手术的都已经手术成功,术后1例发生复发,复发率时2.50%(1/40),出现1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是2.50%(1/40);39例行TEP手术的患者都已经手术成功,其中有1例由于黏连严重需要中转实施TAPP手术来治疗,同时有1例患者发生复发,复发率2.50%(1/40),有2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两组疾病复发率与并发症率比较P>0.05。
  3讨论
  临床实践可知,对于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TEP与TAPP这两种手术方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首先都需要解剖與游离患者的耻骨肌孔,临床实践可知,耻骨肌孔其边界结构组成结构主要是主要是合肌性结构、骨性结构,有较强的坚韧性,而位于耻骨肌孔深处的组织只有腹横筋膜、腹膜,这导致腹股沟疝产生部位主要在此处,因此,必须要对人体耻骨肌孔相关解剖结构全面把握,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分离,才能能够有效运用补片来覆盖腹膜,预防患者腹股沟疝的复发[2]。其次,这两种术式都要分离Retzius间隙与Bogros间隙,要准确辨认这两种间隙,这是因为在人体耻骨肌孔区域内的腹膜前间隙实际上属于一种潜在性腔隙,在其前方存在腹横筋膜,在其后方存在壁层腹膜,这两个膜之间填充物质都是脂肪组织与结缔组织,这些组织具备较高的疏松性,而在这个区域腹膜前间隙就是Retzius间隙与Bogros间隙,因Retzius间隙与Bogros间隙的相互联通的,而在这两个间隙的中间则是实腹壁下动脉,而Retzius间隙是实施TAPP手术的重要操作空间与游离平面[3]。此外,两种术式存在一定差异性:(1)到达腹膜方式;TAPP术式对腹膜前间隙处理方法首先是要通过人体腹腔逐一打开才能到达患者的腹膜,而TEP手术主要是从患者腹壁直接变到达患者的腹膜前间隙;(2)手术操作:TEP手术操作必须要建立充足的手术操作空间才行,手术操作难度更大,如果医师操作技术不足,将有可能使操作空间变得狭小;(3)补片覆盖:TAPP术式主要采取疝固定器来对补片进行固定,TEP术式则主要对补片进行压住,一般释放患者机体中的CO2气体才采取腹膜将补片覆盖住;(4)腹膜处理:TAPP术式首先是将补片固定了才将腹膜缝合并关闭,TEP术式主要进行常规的缝合,操作较为简单[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比较P>0.05;两组疾病复发率与并发症率比较P>0.05。可见两组术式治疗获得的疗效差异不大。其中有1例行TEP手术的患者由于黏连严重中转实施TAPP手术治疗,大多数是因为手术治疗时因操作困难或者手术失败需要中转进行TAPP手术。对于疾病复发,主要是在手术早期,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没有裁剪恰当的补片规格,导致未全部覆盖住耻骨肌孔引起复发。
  综上,在基层医院成人腹股沟疝手术中,TEP与TAPP这两种术式都有较好疗效,而这两种术式各自具备自身特征,均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需要根据具体疾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蔡楚东,陈锦鸿,方喜.TEP与TAPP对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6):23-24.
  [2]彭延春,赵司卫,刘祥尧.TAPP,TEP及IPOM3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6):950-953.
  [3]齐良刚.腹股沟疝手术应用TEP术式与TAPP术式的手术时间比较[J].医药前沿,2020,10(23):122-123.
  [4]钱文龙,杨春辉,李云云,等.比较TAPP和TEP对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4):133-13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究ESD于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应用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对象为我院消化科及普外科收治66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研究起止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采用双色球分组方式,传统组33例实施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33例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耗时、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出血、感染、食管反流等并发症发
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淋巴结转移数量和淋巴结转移度是影响食管癌术后最重要的预后因素[1].通信作者:应敏刚,Email:yingmg@163.com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本院收治疑似多发性脑梗死的60例老年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与生命体征进行综合性诊断,同时采取CT影像检查所有入选者,分析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出脑梗死56例,总检出率为93.33%(56/60),CT检出的病灶大小为(8.53±1.16)mm,病灶数量为(2.36±0.56)个,脑梗死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018~2021年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易感人群的感染发生率为39.32%,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下呼吸道感染占41%,口腔感染占23%以上。结论:白细胞减少症是下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因素,使用激素和细胞毒素后应加强治疗。  关键词:血液系统疾病;医院内感染;感染率;易感因素;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81.6+2 【文
摘要:目的:研究纤支镜灌洗对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在2020年1月份-2021年4月份之间所收治的6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儿童患者作为此次调查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患者都为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纤支镜灌洗给予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组间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术方案,而观察组则运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短,且手术和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所有患者主诉腰痛,病例选取的时间段为2020年07月-2021年07月,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两组。其中给予单一中医中药的为参照组,给予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疼痛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智能和社会功能等生
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80例病患当成研究样本,展开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等。结果常规组与VSD组的临床治愈率为(63.33%vs8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帮助骨科创伤患者更加快速恢复,应该进行推广。  关键词:骨科创伤;负压封闭引流;应用效果  【
摘要:目的 了解桂林市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和血清分型情况。方法 按照 WS/T454-2014《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并对检出情况及携菌人群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0 年共检出沙门菌1856株,阳性率1.17 %,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年四季度间沙门菌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三季度阳性率最高1.98%;食品从业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及其他
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采用標准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标准四联疗法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反酸嗳气、腹胀以及腹痛评分均低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