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和语言服务行业的高速发展需要高效率的知识与信息转换,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翻译人才,越来越多的本科翻译专业(BTI)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课程。本文提出要根据翻译专业本科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旨在探究适合本专业CAT课程设置及项目实践,以期对本科翻译专业CAT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CAT) 本科翻译专业CAT教学 翻译项目实施
背景与现状研究
1.从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谈起
高校本科翻译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口笔译人才。如今,计算机技术、网络电子资源、翻译软件已经应用到本地化的各个环节,现代语言服务行业对翻译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CAT工具的使用和行业运作流程知识。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学生应掌握运用主要办公软件和工具来处理相关翻译任务的技能,了解常用的CAT工具,学会使用至少一种CAT软件,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翻译工作(贺学耘,2013:71)。
2.CAT课程研究现状及本科翻译专业CAT课程定位
近年来有关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翻译能力培养的研究逐渐增多,也多有提及CAT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在翻译硕士课程设置方面研究成果颇多,但针对本科翻译专业的较少,有关课程设计及项目实施的研究比例较小。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CAT课程的要求应有较大区别。本科翻译专业该课程设置及内容可以借鉴MTI的课程内容与模式,但不能照搬。
笔者认为,本科CAT课程的应为翻译技术与翻译实践并重。只注重翻译技术或CAT软件,就同计算机课程没有区别;如果仅注重翻译实践,便会趋同于传统翻译课程。同时,任课教师最好长期从事翻译实践,了解翻译流程,熟悉CAT软件,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对语言翻译也能提供独到见解。
本科翻译专业CAT课程设计与实践内容
1.注重CAT基本概念解读
本科翻译专业的CAT课程应首先解决人工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翻译的关系。其次要厘清广义和狭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广义的工具指任何可用于辅助译员翻译的电子工具,而狭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则指专门供翻译人员使用的工具(Bowker, 2002:6)。再次,本地化与语言翻译的关系也十分重要。最后,要明确CAT主要适用于非文学文体。
笔者发现,多数学生对CAT技术和机器翻译辨识不明,且大都以在线免费机器翻译所产出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译文为参照标准,对这类技术存疑甚至抵触。“这些基本知识十分重要,能够厘清学生对几种概念的认识,消除误解,知道他们将要接触的是什么,需要他们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对计算机技术在翻译中的应用有合理的预期”(钱多秀,2009:49-50)。
2.本科翻译专业CAT课程教学及实践内容探索
课程以SDL Trados 2014为核心,注重CAT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特别加强概念的理解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具体内容如下:1.信息时代的语言服务;2.CAT的概念;3.传统翻译流程及规范;4.文档预处理与文件格式转换;5.CAT的工作原理;6. SDL Trados 2014 软件界面简介;7.单文件模式;8.项目模式及其优势;9.项目文件包与返回包的交互使用;10.翻译记忆库的创建与维护;11.翻译术语库的创建、转换与提取;12.语言质量检查与管理;13.桌面排版与格式校对;14.项目1:便携气体泄漏检测仪操作说明;15.项目2: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制度;16.项目3:某集团项目演示精简版;17.项目4:授信协议;18. 课程总结与期末测试。
CAT课程项目启动分析
在课程中后期引入真实的项目。“真实案例将学生直接引入职业的翻译环境之中,体验真正的翻译项目,深入了解专业的项目规范、客户要求,项目分析和报价、翻译流程、质量控制等内容,这样才能对翻译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王华树,2012:59)。
1.项目选取。项目的语言难度符合本科翻译专业中高年级学生翻译能力;项目的交付时间充裕;项目文件并非保密文件;文件格式较为常见且复杂程度一般。
2.项目开展的软硬件条件。项目参与者需要使用CAT软件,因此项目适合在CAT实验室开展。也可预借CAT实验室服务器授权文件,在学生个人电脑上同步开展。
3.项目工作流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和语言能力特点,优化成员配置,角色分为项目经理、助理、译员和审校。流程参照SDL Trados项目流程:
CAT课程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1:便携气体泄漏检测仪操作说明:本项目共有8张JPEG格式图片,源语言英文。需要使用OCR软件进行文字识别,图文混排后生成Word文档。项目组成员通读《产品手册英文写作规范》,涉及文风、行文规范、技术资料常用词汇、国际单位制等。
项目2: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制度:共8个文件,其中Excel工作表3个,Word文档3个,PDF文件2个。使用了项目模式利用多文件及多种格式文件处理和管理的优势。由于文件较多,必须统一术语:项目经理和审校优先处理并预先提取术语,充分利用术语提取、转换及术语库制作工具。
项目3:某集团项目演示精简版:一个PPT中文源文件,幻灯片数量很多,内嵌流程图、数据表格、效果图及文字特效。在准备阶段,项目经理需要统筹安排,按PPT内容合理分割并分配翻译任务,从而避免出现语境不明的问题。由于中英文所占字符不同,需要重新调整译文在PPT中的位置,考虑后期排版任务。 项目4:某银行授信协议:项目内容较难,但较容易找到平行文本,借鉴制式内容,锻炼信息检索技能。检索到的平行文本可使用对齐工具制成翻译记忆库,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本项使成员意识到有价值的遗留文件、双语对照文件可以重新利用,从而提高翻译效率。
这四个项目经过翻译、语言审校、格式审校、教师指导,采用项目包的模式完成,是翻译流程的课堂再现。期间即时聊天工具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增强了沟通与数据资源共享。
CAT课程项目总结
项目结束后,各组分别介绍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中期实践和项目总结,从翻译、技术和团队分工合作汇报项目情况,使负责不同项目的团队有机会了解其他类型项目的翻译流程,从而使翻译能力、CAT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
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翻译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不一,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做好项目分组;教师工作量较大,需要管理各个项目组工作开展情况;政策支持不足,教师在实际项目中的投入很难计算工作量,仅凭热情显然不是长远之计。
回顾与展望
笔者以培养本科专业翻译人才为目标,基于CAT教学,探索了适合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CAT课程设置与项目实践,目的不在于研究高深的CAT原理和软件,而是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翻译实践、翻译能力与CAT技术的结合。同时应注意:BTI与MTI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CAT课程设置和实训应有所区分;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以往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为了掌握软件操作而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入真实的项目,创造真实的翻译环境培养翻译习惯;培养学生使用CAT软件翻译时的语境观。CAT的断句不能完整地反映原文的语境,从而不利于从语用和语篇的角度理解原文;翻译技术相关内容不宜庞杂,满足后期项目需求即可;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尝试不同的CAT软件,拓宽视野。
参考文献:
[1]贺学耘:《高校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体系重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71页。
[2]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3]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第49-50页。
[4]王华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中国翻译》2012年第3期,第59页。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CAT) 本科翻译专业CAT教学 翻译项目实施
背景与现状研究
1.从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谈起
高校本科翻译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口笔译人才。如今,计算机技术、网络电子资源、翻译软件已经应用到本地化的各个环节,现代语言服务行业对翻译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CAT工具的使用和行业运作流程知识。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高标准要求,学生应掌握运用主要办公软件和工具来处理相关翻译任务的技能,了解常用的CAT工具,学会使用至少一种CAT软件,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翻译工作(贺学耘,2013:71)。
2.CAT课程研究现状及本科翻译专业CAT课程定位
近年来有关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翻译能力培养的研究逐渐增多,也多有提及CAT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在翻译硕士课程设置方面研究成果颇多,但针对本科翻译专业的较少,有关课程设计及项目实施的研究比例较小。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对CAT课程的要求应有较大区别。本科翻译专业该课程设置及内容可以借鉴MTI的课程内容与模式,但不能照搬。
笔者认为,本科CAT课程的应为翻译技术与翻译实践并重。只注重翻译技术或CAT软件,就同计算机课程没有区别;如果仅注重翻译实践,便会趋同于传统翻译课程。同时,任课教师最好长期从事翻译实践,了解翻译流程,熟悉CAT软件,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能够解决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对语言翻译也能提供独到见解。
本科翻译专业CAT课程设计与实践内容
1.注重CAT基本概念解读
本科翻译专业的CAT课程应首先解决人工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机器翻译的关系。其次要厘清广义和狭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广义的工具指任何可用于辅助译员翻译的电子工具,而狭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则指专门供翻译人员使用的工具(Bowker, 2002:6)。再次,本地化与语言翻译的关系也十分重要。最后,要明确CAT主要适用于非文学文体。
笔者发现,多数学生对CAT技术和机器翻译辨识不明,且大都以在线免费机器翻译所产出的不能令人满意的译文为参照标准,对这类技术存疑甚至抵触。“这些基本知识十分重要,能够厘清学生对几种概念的认识,消除误解,知道他们将要接触的是什么,需要他们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对计算机技术在翻译中的应用有合理的预期”(钱多秀,2009:49-50)。
2.本科翻译专业CAT课程教学及实践内容探索
课程以SDL Trados 2014为核心,注重CAT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特别加强概念的理解与实际操作的结合。具体内容如下:1.信息时代的语言服务;2.CAT的概念;3.传统翻译流程及规范;4.文档预处理与文件格式转换;5.CAT的工作原理;6. SDL Trados 2014 软件界面简介;7.单文件模式;8.项目模式及其优势;9.项目文件包与返回包的交互使用;10.翻译记忆库的创建与维护;11.翻译术语库的创建、转换与提取;12.语言质量检查与管理;13.桌面排版与格式校对;14.项目1:便携气体泄漏检测仪操作说明;15.项目2: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制度;16.项目3:某集团项目演示精简版;17.项目4:授信协议;18. 课程总结与期末测试。
CAT课程项目启动分析
在课程中后期引入真实的项目。“真实案例将学生直接引入职业的翻译环境之中,体验真正的翻译项目,深入了解专业的项目规范、客户要求,项目分析和报价、翻译流程、质量控制等内容,这样才能对翻译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王华树,2012:59)。
1.项目选取。项目的语言难度符合本科翻译专业中高年级学生翻译能力;项目的交付时间充裕;项目文件并非保密文件;文件格式较为常见且复杂程度一般。
2.项目开展的软硬件条件。项目参与者需要使用CAT软件,因此项目适合在CAT实验室开展。也可预借CAT实验室服务器授权文件,在学生个人电脑上同步开展。
3.项目工作流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和语言能力特点,优化成员配置,角色分为项目经理、助理、译员和审校。流程参照SDL Trados项目流程:
CAT课程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1:便携气体泄漏检测仪操作说明:本项目共有8张JPEG格式图片,源语言英文。需要使用OCR软件进行文字识别,图文混排后生成Word文档。项目组成员通读《产品手册英文写作规范》,涉及文风、行文规范、技术资料常用词汇、国际单位制等。
项目2: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制度:共8个文件,其中Excel工作表3个,Word文档3个,PDF文件2个。使用了项目模式利用多文件及多种格式文件处理和管理的优势。由于文件较多,必须统一术语:项目经理和审校优先处理并预先提取术语,充分利用术语提取、转换及术语库制作工具。
项目3:某集团项目演示精简版:一个PPT中文源文件,幻灯片数量很多,内嵌流程图、数据表格、效果图及文字特效。在准备阶段,项目经理需要统筹安排,按PPT内容合理分割并分配翻译任务,从而避免出现语境不明的问题。由于中英文所占字符不同,需要重新调整译文在PPT中的位置,考虑后期排版任务。 项目4:某银行授信协议:项目内容较难,但较容易找到平行文本,借鉴制式内容,锻炼信息检索技能。检索到的平行文本可使用对齐工具制成翻译记忆库,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本项使成员意识到有价值的遗留文件、双语对照文件可以重新利用,从而提高翻译效率。
这四个项目经过翻译、语言审校、格式审校、教师指导,采用项目包的模式完成,是翻译流程的课堂再现。期间即时聊天工具和电子邮件的使用增强了沟通与数据资源共享。
CAT课程项目总结
项目结束后,各组分别介绍项目实施的前期准备、中期实践和项目总结,从翻译、技术和团队分工合作汇报项目情况,使负责不同项目的团队有机会了解其他类型项目的翻译流程,从而使翻译能力、CAT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
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翻译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不一,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做好项目分组;教师工作量较大,需要管理各个项目组工作开展情况;政策支持不足,教师在实际项目中的投入很难计算工作量,仅凭热情显然不是长远之计。
回顾与展望
笔者以培养本科专业翻译人才为目标,基于CAT教学,探索了适合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CAT课程设置与项目实践,目的不在于研究高深的CAT原理和软件,而是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翻译实践、翻译能力与CAT技术的结合。同时应注意:BTI与MTI的专业培养目标不同,CAT课程设置和实训应有所区分;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以往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为了掌握软件操作而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入真实的项目,创造真实的翻译环境培养翻译习惯;培养学生使用CAT软件翻译时的语境观。CAT的断句不能完整地反映原文的语境,从而不利于从语用和语篇的角度理解原文;翻译技术相关内容不宜庞杂,满足后期项目需求即可;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尝试不同的CAT软件,拓宽视野。
参考文献:
[1]贺学耘:《高校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体系重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第71页。
[2]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3]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年,第49-50页。
[4]王华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翻译技术教学实践》,《中国翻译》2012年第3期,第59页。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