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06~2008年呼吸系统药物利用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z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了解2006~2008年呼吸系统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物利用分析法对呼吸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使用频度、不同用药途径、不同产地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医院平喘类、祛痰类和其他类呼吸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镇咳类呼吸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呼吸系统药物用药总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2006~2008年呼吸系统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关键词 呼吸系统药物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012
  
  为了全面了解呼吸系统药物的使用情况,笔者依照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1],对我院2006~2008年3年的呼吸系统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索临床用药规律,为临床有效、安全、经济用药提供依据。
  资料来源
  以我院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3年内呼吸系统药物的出库数据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药品的名称以药品的通用名为准,药品按照《新编药物学》第15版[2]分为4个亚类:祛痰药,镇咳药,平喘药,来源于中草药的祛痰镇咳、平喘药。通用名、剂型相同而规格、厂家不同的药品分别计算其使用量,合计得到该品种的总消耗量;通用名相同、剂型不同的品种,按不同品种统计。
  统计出我院呼吸系统药物逐年消耗总量和金额;根据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DD),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5版设定的DDD值[2],新药参照说明书用药剂量,计算出用药频度(DDDs)。对各种呼吸系统药物用药频度、金额、分析排序,评价药物在临床的地位。
  DDDs=用药总量/DDD,该数值越大药物使用频度越高。
  结果与分析
  按不同给药途径分类的药品消耗金额情况:我院气雾吸入剂药物在整个呼吸系统药物中的用药金额和比例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我院地处大西北高海拔地区以及呼吸系统发病机制有关,尤其在冬春季节,哮喘病发病率较高,同时我院又是武威市呼吸病研究所所在地,而哮喘病的治疗中气雾剂药物的治疗效果越来越明显。见表1。
  按药品不同产地分类的消耗情况:进口合资药的使用金额和比例逐年均呈上升趋势,这与我院逐年治疗的哮喘病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有关,哮喘专科为我院重点专科,近年来发展比较快,得到了周边地区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哮喘病人的治疗以吸入气雾剂药物居多,而吸入气雾剂药物多为进口合资厂商生产。
  按药物作用分类统计消耗金额情况:我院使用呼吸系统药物52种,从2006~2008年使用金额和比例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尤其是平喘类药物和祛痰类药物增长幅度较大。见表2。
  DDDs排序和销售金额排序:2006年DDDs前10位的品种中镇咳类药物占3种,平喘类药物占7种;2007年DDDs前10位的品种中镇咳类药物占2种,平喘类药物占7种,其他类辅助药物占1种;2008年DDDs前10位的品种中镇咳类药物占2种,平喘类药物占5种,祛痰类药物占2种,其他类辅助药物占1种。从药品类别上来看逐年分化,体现了药物协同治疗作用,尤其抗组胺药氯雷他丁在哮喘病中的使用日益普遍。复方甘草片、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念慈庵蜜炼川贝枇杷膏、茶碱缓释片、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和喘净片6种药物在3年中稳居前10位。复方甘草片由于疗效稳定、价格合理,使用频度始终位居第一,是我院首选的镇咳药物。见表3。
  从2006~2008年的3年中,消耗金额在前10位的药品中平喘药始终占有5种。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在2006年排名第8位,2007年上升为第2位,2008年位居第1位。布地奈德是一种不含卤素的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于糖皮质激素依赖型哮喘病人,尤其是用量较大的病人,是一个可替代口服激素的较理想的药物[3]。见表4。
  讨 论
  2006~2008年我院呼吸系统药物金额平稳增长,药品品种结构趋于合理稳定,以安全有效、疗效稳定的药品为主,我院呼吸系统药物在品种的选择上不仅体现出有效性、安全性、多样性,而且价格合理、使用方便,这也反映了医院医师的用药水平和药师的药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邹豪,邵元福,朱才娟,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中国药房,1996,7(5):215.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3.
  3 叶咏年,高仲阳,卜一珊,等.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46.
其他文献
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病人输液中途需上厕所方便的情况,如中老年人,由于膀胱括约肌和尿道括约肌松弛,无法坚持憋尿;小儿不会控制大小便;输入液体多,又有利尿作用;护理人
目前临床使用的引流袋无挂钩装置,固定引流袋使用别针、胶布等,病人翻身、下床活动时极不方便,而且易将引流管拉出体外.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特设计了新型引流袋挂钩,在临
目的:对社区强化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社区医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经临床确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资料120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
腰椎手术和髋关节手术病人,术后均须使用一种用纯棉布制作的腹带,用来围捆腰、髋部,其目的:①防止术后敷料因血液渗出浸湿胶带或敷贴,使其黏度下降,敷料脱落,污染创口;②髋关
根据间断有限元法的数据结构特点,基于METIS网格分区技术,设计并行计算策略,在非结构网格上实现了并行高阶间断有限元法。控制方程的数值通量项使用Local Lax-Friedrichs(LLF)
目的:验证OX40L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浆中的变化,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炎症指标OX40L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60例,稳
摘 要 目的:探讨氨溴索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进行抗感染、平喘、糖皮质激素等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每天给予氨溴索90mg,分2次静脉输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缓解所需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创口引流的最佳管理模式.方法: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且留置引流管的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普通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和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