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主缆缠绕钢丝用钢盘条开发实践

来源 :甘肃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a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悬索桥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悬索桥主缆的防护越来越被重视.缠绕钢丝作为悬索桥主要防护材料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缠绕钢丝原料盘条综合性能越来越高.缠绕钢丝用钢盘条成分均匀、尺寸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强度、良好的变形能力;盘条氧化铁皮易剥离;缠绕钢丝易镀锌、焊接性能好等.针对缠绕钢丝用钢盘条质量要求,为用户专门设计牌号,满足用户质量要求.
其他文献
当前球团制粒仓控制是岗位工人在现场通过目测检查制粒仓的料位,根据料量情况,手动上料,通过对人工上料工艺的研究,利用称重传感器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对现有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改造,实现无人值守智能自动倒仓上料的控制.
全流程钢铁企业是由各个工序组成,各工序间相互影响和制约,公司生产调度担负着平衡生产负荷、科学合理分配有限资源,解决矛盾冲突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重要管理职能.独立、复合工序事故所造成的影响不同,处理方法也千差万别.实践证明:建立生产调度系统事故处理模型,科学、快速采取措施,最大化减少企业损失,是企业生产经营当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根据甘肃某冶炼厂的硬锌、底铅的特点,介绍了新型常压自旋搅动蒸发法在回收铟的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分析,通过对回收铟的工艺进行分析,得出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是铟回收利用的一种有效的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
介绍“通用燃烧优化控制技术(BCS)”在多种煤气掺烧的球团竖炉控制上的应用.针对球团竖炉焙烧过程的工艺和相关技术要求,以及现场多变的煤气压力、热值和煤气种类,提出基于球团竖炉掺烧多种煤气的BCS优化控制方法.采用智能工况诊断模型,智能预警报警模型以及最佳空燃比技术,实现了从管理到控制的优化,实现了高效、稳定、经济的竖炉生产过程.
酒钢本部炼铁厂一喷煤设施始建于1994年,设备老化,工艺落后,新建集中喷吹站引进新技术及新工艺,提升喷煤系统自动化水平及本质安全性能,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了职工劳动生产率.
针对传统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的还原时间长、焙烧温度高、能耗高、产能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铁矿石回转窑煤基氢冶金工艺:将铁矿石、粘结剂及液相调制剂配料混匀后制成粒度10~20 mm生球,经链篦机干燥、预热到800~900℃后从氢冶金回转窑窑尾加入,球团在行进至回转窑焙烧区域中后段时,与从回转窑窑头煤枪喷入粒度10~30 mm的烟煤相遇,通过烟煤充分热解产生的H2和以料层中的H2 O作气化剂气化碳产生的H2对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进行还原,实现了主要以H2还原为主的铁矿石氢冶金过程,此过程具有降低铁矿石还原温度、缩短
韶钢6号高炉进行了25 d的中修,对炉缸整体进行浇注,同时对热风炉火井墙进行修复,通过总结历次韶钢开炉经验,本次6号高炉开炉采用全风口开炉,通过优化开炉料制、加强送风、过程参数控制等措施,实现了良好的开炉效果,韶钢6号高炉点火后24 h喷煤、28 h富氧、30 h实现全风、点火后第三天即达产3098 t,利用系数达2.95 t/m3·d,开炉两周产量突破历史记录,最高日产达3958 t/d,同时热风炉、炉前系统均实现平稳运行,创造了韶钢历次开炉的最佳水平.
白银公司某厂采用精馏法生产精锌工艺,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精馏塔单塔能力低.采取了对铅塔冷凝器外围架设轴流风机的辅助冷凝办法和利用停塔检修的机会优化改进铅塔冷凝器砌筑,从根本上提升铅塔冷凝器冷凝效率;实施了提升镉塔脱镉能力的精锌质量技术攻关,为稳定和提高单塔能力再优化提升空间.以上措施实施后,精馏塔单塔能力由29~33 t/d提高到35~36.5 t/d.
通过对不锈钢冷轧冷线中性盐罐加酸流量安装位置进行现场分析,从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可行性方案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方法,重点从确保安装的安全性、及时性和降低设备费用三个方面出发,最终确定为非接触式外夹式超声波流量计方案,并提出后期保证测量数据运行准确性的方法,有效解决了不锈钢冷轧冷线中性盐罐加酸流量测量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冶金炉一体式开铁口钻具及其焊接工艺,用于钎头、钎杆和钎尾的焊接,该工艺步骤包括将待焊接钎头、钎杆及钎尾整体进行热处理,对焊接部位进行抛光处理,焊接部位进行300~400℃预热,用电焊条从对接面底部开始沿钎杆圆周方向自内向外进行竖向焊接,焊接至焊口深度的1/2时用电焊条开始沿钎杆长度方向进行横向焊接,焊接面呈半圆弧形状;焊接部位保温、冷却;将焊接部位进行喷丸处理.本文介绍的工艺是将钎杆与钎头、钎尾焊接为一体,减少了组装配件,避免了螺纹部位容易断裂的问题;焊接工艺的优化组合,明显提高了钎杆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