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控制——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速度的探讨

来源 :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wx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存在着剧烈的周期性的波动。这种贯穿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双重经济体制时期的剧烈波动,不仅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恶化了经济环境,阻碍了改革进程。因此,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寻求其控制的思路和力度,以弱化其波动的幅度,实现相对稳定的增长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正>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粮食问题一直是一个并未根本解决的问题,粮食生产呈明显的周期波动,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为此,我们必须寻找导致这种波动的症结及熨平波动的对策,以实现农业与粮食的稳定增长。
<正> 企业兼并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成熟时期的产物,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由来已久,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竞争的外在压力,兼并浪潮迭起,经久不衰,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但是,企业兼并这一经济现象却在中国大地上姗姗来迟,“千呼万唤始出来”。这里有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原因,但最根本
<正>针对我国经济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务院决定1991年为“质量、品种、效益年”。就此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决定简明扼要地提出了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努力方向、工作重点与主要任务。认真开展这一活动,切切实实采取有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是迅速改变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局面的关键。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经济逐步转
<正>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建立了民间审计制度,以维护商品经济正常秩序,协调商品经济生活中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由于各国民间审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在管理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体制模式。按国家对民间审计职业的介入程度,可将它们大体分为民间自治型、政府干预型和国家管理型三类。对这三类体制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既有利于深化对我国民
2020年5月30日,"信息时代的古籍整理与研究"学术沙龙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九位报告人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和书格网.
期刊
<正> 为了能够比较形象而生动地解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比较具体地把握两者关系的本质,受物理学中牛顿定律的启发,借用其中某些术语,我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即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 我国发布和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是我国企业改革,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条例》对于推动企业进入市场、增强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
<正> 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世人瞩目。然而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暴露出粮食生产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正> 自实行改革与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积极引进外商投资企业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外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2年3月31日止,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了代表处218个(其中银行代表处180个,分布在14个城市,主要集中在北
<正> 由郑功成、蒋黔生、许飞琼编著、新华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的《新编保险案例分析》。该书具有以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