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来源 :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1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9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40例,同时纳入40例同期行开腹腹腔镜肝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与开腹组进行对比,腹腔镜组在切口长度(6.29 cm vs 20.31 cm)、失血量(98.62 ml vs 165.78 ml)、术后住院时间(7.62 d vs 12.78 d)、术后禁食时间(1.48 d vs 2.17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 vs 17.5%)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方面,开腹组明显优于腹腔镜组(192.58 min vs 127.44 min),而在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术后1年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手术肝切除相比,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几无二致,且近期疗效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2021年RSNA关于心脏CT及MRI方面研究的热点及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工智能在冠状动脉CTA及心脏MRI中的应用;②心脏CT灌注及增强成像;③非缺血性/缺血性心肌病的MRI评估;④COVID-19心脏受累的影像学评估;⑤心脏MRI成像技术的改进.本文将对上述内容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MicroRNA-132(miR-132)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收集在本医院行外周血管造瘘手术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样本及周围正常血管样本各30例,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利用RT-qPCR验证miR-132在30例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转染技术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miR-132的表达,继而通过流式细胞及激光共聚焦技术分析过表达miR-132的HUVEC内活性氧(ROS)、ROS与线粒体的定位关系、线粒体活性氧超氧化物(mt
目前,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术在各大医疗中心广泛发展和应用,国内外有指南总结了手术的适应症、技术要点和操作流程等.但是,基层医院在具备一定硬件设备的基础上,仍处于开展例数较少、进展缓慢的阶段,其原因在于手术思想观念未转变、腔镜切肝的解剖理论知识欠缺、腔镜切肝围手术期多学科合作不紧密以及腹腔镜技术水平不足等.本文针对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术前规划、术中技巧以及术后管理3个方面进行阐述:术前充分了解肝脏解剖结构,并根据手术难度和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病例;术中做到选择合适的体位和戳卡布局,与麻醉科紧密合作控制良好中心静脉压,
目的:探讨白血病胰腺浸润的影像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7例白血病胰腺浸润患者的CT和MRI表现,7例患者中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MRI平扫,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5例累及胰头部,2例同时累及胰头和胰尾部.6例表现为肿块型,1例同时表现为弥漫型和肿块型;肿块型表现为类圆形、不规则状肿块;弥漫型表现为受累部位肿胀,与胰腺轮廓一样;2例肿块型伴远侧胰管扩张.2例CT上表现为等密度;5例MRI上表现为T1 WI呈等信号,T2 WI呈等或稍低信号,DWI
目的:建立并验证可高效鉴别肺腺癌及其浸润程度的预测模型,并根据结节/肿块性质分层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0月-201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肺结节/肿块患者2105例.根据肿瘤性质,分为磨玻璃组(A组,1711例)和实性组(B组,394例),组内以2017年10月为界,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收集患者的传统影像特征、人口统计学资料;采用3D slicer对兴趣区(ROI)进行手动勾画,Pyraodiomics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RMR)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在中国和英国患者之间可能的差异.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英国牛津John Radcliffe Hospital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87例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99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1例和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分别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通过标准化的WERF EPHect调查问卷,收集4组人群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婚姻状况、工作状况、月经情况、生育情况、手术原因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
目的:探讨产前MRI检查在预测侵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IPPP)产妇腹主动脉球囊封堵联合剖宫产(AABO-CS)大出血中的价值并构建MRI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粘连型23例,植入型77例,穿透型22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IPPP产妇的临床及MRI资料,根据AABO-CS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将其分为大出血组和非大出血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分析出血量与临床特征、MR I征象的关系,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MR I征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深吸气后屏气”肺动脉CTA(CTPA)扫描发生短暂性对比剂中断(TIC)后,“平静呼吸轻屏气”在改善肺动脉强化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774例“深吸气后屏气”状态下完成CTPA检查的患者,筛选因发生TIC导致肺动脉强化不佳并立即行“平静呼吸轻屏气”CTPA重复扫描者.对两次扫描的肺动脉段级及以上分支强化效果进行主观评分;测量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腔内CT值,比较两次扫描的心脏、大血管对比增强程度.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2例因发生TIC而
气腔播散的概念是在2015年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种新的肺腺癌侵袭方式,大量研究表明CT特征对于预测气腔播散的阳性与否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气腔播散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股四头肌脂肪垫(QFP)和股前脂肪垫(PFP)的形态和信号特征与膝关节放射学骨性关节炎(ROA)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的60个临床资料齐全的膝关节X线和MRI检查图像资料,于矢状面PDW-SPAIR序列图像上定量测量QFP最大前后径、最大头尾径、最大斜径和最大面积及PFP的最大厚度.半定量评估QFP高信号、占位效应及PFP髌股间脂肪高信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QFP和PFP形态和信号改变与膝关节放射学骨性关节炎KLG分级(Kellgren-Lawre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