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住宅小区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调查研究

来源 :科协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题以郑州市几个不同类别的居住小区作为样本,对小区内老年人的室内居住状况、使用室内空间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倾向及对未来居住的期望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对现实中老年人室内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以期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老年人 室内设计 安全性 自立性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06-02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老年人居住环境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为适应日益加快的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善居家环境的条件以加强老年人群的适应能力,提高其自身独立生活的能力。由于老年人生理变化的原因,室内则成为老人长时间停留的主要场所。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让老年人生活得更为健康舒适,减少因环境条件而对老年人带来的不便,成为课题研究的重点所在。
  
  1 郑州市的地理位置及区域代表性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郑州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交通发达,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中原地区的代表性,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按照国际老龄化社会划分标准,河南省已于1998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省份。以郑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其研究结果不仅对本省,乃至对整个中原地区城市商品房开发及宏观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 调研区域及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笔者以郑州市几个不同类别的居住小区作为样本,对小区内对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室内居住状况、使用室内空间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倾向及对术来居住的期望进行了调研,调研社区包括现代商业住宅小区和大学家属区以及企业单位家属区,大学家属区虽然也属单位福利房,但是家属区老年人大部为退休的教师、教授等,学历较高、素质较好,相对更注重生活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对象是小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鉴于部分老人文化程度和视力状况,我们的问卷采用由调研人员访问,老人选择回答的方式,因此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较高。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4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93%;其中60-70岁的占56%,70-80岁的占30%,另有14%的老人80岁以上。
  
  2.1 调研对象目前居住户型
  在调研中发现,老人住三室两厅、三室一厅的比例分别为30%和18%,住宅建筑面积为120M2左右,这类老人主要与儿女居住在一起,经济条件较好。两室一厅的比例为34%,这部分老人多为“空巢”老人或者独居老人;另一方面,郑州市外来人口较多,部分老人随儿女工作到郑州居住,多为过来给儿女照顾孩子,这类老人大部分来自农村,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房子部分是赁租房,住宅建筑面积为60-80M2左右。另外占11%的为复式楼和别墅区的老人,住宅建筑面积为150M2以上,这部分老人经济基础较强,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但通常情况下较为孤独。还有7%的老人,基本属于独居老人,所占比例较小,有的生活较为困难,需要增强社区服务加以照顾。
  
  2.2 调研对象卧室朝向
  在卧室的朝向调查中,69%的老人卧室朝南,阳光充足,生活状况良好,对卧室的满意度较高,与之前相比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23%老人的卧室在阴面,这部分老人通常是和儿女一起居住的,主卧室阳光充足,但基本是青年夫妇使用。另有8%通常也是和儿女一起居住的老人使用,这部分卧室比起阴面还可以有一定的光照量,因此,老人的满意度还可以。另有一些老人卧室即使朝南,也很难得见到太阳,这是由于部分小区楼间距太近,在4层以下的住户难以见到阳光。
  
  2.3 调研对象室内活动内容分布
  在老年人室内活动分布上可以看出,看电视和做家务仍然占老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分别为55%和43%,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老人阅读也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的阅览室有很大的需求;与老友聊天是老人们活动内容的首选,参与比例高达32%。棋牌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乐趣。因此,老年活动中心的棋牌室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冬季,但是由于部分社区管理不当、收费较高等原因造成多数老人即使在室外打牌也不愿意去活动中心。另外。照看孩子也是老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过,由于现在孩子很早就被送往幼儿园,因此老人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可以自由调配的;有些老人受教育程度较高,不甘落伍,例如学校家属院的退休教师,空隙时间经常上网或玩游戏等等,所占比例为4.6%;还有兴趣爱好较为广泛的老人书画、收集等等也是其娱乐方式之一。
  
  3 老年人居住意愿的调研结果分析
  
  在调研中也发现,虽然如上所述,在普通住宅中老人养老有各种不便,但是选择住在自己长期熟悉的环境里,眷恋大家庭氛围,渴望共享的生活环境仍然是现代老年人的普遍心态。同时,老年人群更希望这些住宅所处的社区组织能够在如经济援助和老年人服务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帮助他们处理各种具体困难,而不是仅仅依靠子女。
  
  3.1 老年人理想的居住形式
  我们发现虽然老年人群的“养儿防老”观念正发生着变化,转而更注重生活质量。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老年人理想的居住形式是自己家,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这部分老人所占比例为72%。但分别有14%和13%的老人表示愿意去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小区和老年公寓,这部分老人文化程度较高,有固定的经济基础,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渴望自由,不愿与儿女一起生活。同时,儿女也希望与父母分开生活,这表明在空巢家庭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社区和老年公寓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3.2 老年人的交往意愿
  在老年人愿意生活的环境调研中发现,各种年龄阶段,各种职业都有的环境最受老人欢迎,这部分占总体的40%。相反,只有老人的环境所占比例最低,只有10%,这说明在居住环境设计中,不能将老年人完全与其他群体分开设置,这样会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和铍抛弃的感觉。因此在现代居住小区设计中,一方面是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通用设计,另一方面应有专为适合老年人特征的设施(包括小区中各种细节的设计及设施的选用和配备),不能将其从太的社会环境中分裂出去。
  
  3.3 老年人室内各空间面积安排意愿
  在这项调查中,要求客厅和卧室大些的老人分别占42.5%和40%,这个结果也是比较符合老年人心理的,有些老人时常感到孤独,在空闲时间非常渴望能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因此,需要客厅面积稍大些。卧室是老人待时间最长的空间,其舒适性也是最受注重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体力会逐渐下降,卧室大些会给老人预留出足够的护理空间,因此有面积大些的需求。
  与厨房和餐厅的面积比起来卫生间的空间更受注重,因为卫生间是老年人的事故多发地,其面积太小将会影响到一 些扶手的安装,尤其是坐便器的安装,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原因,上厕所的次数会逐渐增加,再加上腿力的不足,坐便器是必备的,但是由于卫生间面积小,座便器占面积较大,部分家庭采用蹲式马桶,给老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和潜在的危险,卫生间的面积不宜太小,应保证足够的轮椅的回转空间及护理空间。卫生间的地面不应有过高的地坎或门轨等突出物,地面应采用防水、防滑材料。
  
  3.4 给老年人晚年生活带来不便的因素
  为老年人晚年生活带来不便的因素包括:居佳面积小、居住楼层高、采光日照不足、厨房、卫生间设施不合理等等,调研数据显示占据首位的仍然是居住楼层高的问题,占总体比例的52%那么这就要求在未来设计中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7层以下设电梯,方便老人上下楼。另外厨、卫空间设置不合理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需求来瑟置,老年人卫生间应根据需要安装尺度适合、安装牢靠的安全扶手,使老年人可以独立完成洗浴过程,扶手要有一定的抗冲击力,以便老年人发生意外滑倒时可以抓住,扶手的安装位置因老年人衰老和病变的部位不同而变化。在设置时应有预先设计,以便随着老人身体条件的变化设施也能进行灵活的调整。
  厨房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活的自理能力。一些走动困难但上肢完好的老人,坐下来也可以在厨房操作,因此要根据不同老人的操作姿势而留出足够空间如站姿、坐姿或乘轮椅。出于让老年人入厨容易并减少失误的目的,要求洗池、操作台和灶具上表面要保持同一高度,并按操作顺序连续布置有关设备,这样可以简化程序。
  阳光对人类来说极为重要。白天不靠窗户采光是不行的,窗户的大小决定着白天室内的亮度,因此应适当加大窗的比例来增加进光量。另一方面采光方面由于现代建筑越来越高,很多低层住户的采光都会受影响较为严重,缺乏阳光对人们的身体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应适当增加楼间距,以保证低层住户的需求。
  
  4 适宜老年人居住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出老年人居室设计的要点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提高老年人室内活动的安全性,二是运用环境的支持增强老年人生活的自立性。
  由于老年人平衡感、反应灵敏度等生理机能方面的明硅衰退,室内设计应更为注重安全性设计,例如在功能分区和空间划分上要力求简洁、流畅{老年人通行的通道、楼梯面料不宜采用如磨光石材之类的硬质光滑材料。为老年人室内设汁的地面,特别是楼梯踏步、平台,不宜选用黑色或深色材料。地面材料要平整、防滑、耐磨、无高差,并需充分考虑他们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以保持此范围内活动安全畅通。老年人室内设计也应避免用大面积的金属和玻璃等材料,以免发生意外对老年人身体造成伤害,居室设计应简约,不宜设计复杂的吊顶,不宜大面积使用纤维质软装修和大量板材装修,严禁使用散发有毒有害气味的装修材料。
  细节设计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例如在家具设计上,依据老年人机工程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臂力会逐渐高于腿力,因此设计时要强调臂力的作用,不宜有吊柜和带有低于双膝的抽屉家具。家具要坚固稳定、便于扶靠和使用,在形态设计上宜采用圆角设计。使用的方便性主要是易于老年人操作,减少无谓的过程和动作。另外扶手的安装,门窗的选择、杠式把手及各种设施的配备等,其使用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主要体现在给老年人带来的独立性。
  总之,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从环境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改善当前居住环境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提高老年人室内活动的安全性{运用环境的支持作用充分弥补老年人逐渐衰退和丧失的各种机能,增强老年人生活的自立性,尽可能长久的保持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宝真,黄南翼,老龄社会住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6
  [2]亓育岱,老年人建筑设计图说[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于富昌,老年住宅户型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05,7
  [4][日]三泽千代治著,朱元曾等译,2050年的理想住宅[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为对海西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的判断,基于生态文明关于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原理,从自然、人、社会三个层次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GIS软件对2006年、2007年、2008年海西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可视化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年来,海西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按其固有的速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区位优势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般的区域主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