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双杂交诱饵蛋白Rb融合质粒构建及鉴定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yid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筛选和克隆与口腔鳞癌增殖相关的新基因,构建酵母双杂交系统用诱饵蛋白融合质粒.方法从pGBT9-pRb中酶切、电泳鉴定、回收Rb基因,将其连接至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蛋白质粒载体pGBKT7中,构建重组质粒pGBKT7-pRb,并经鉴定、测序、体外翻译、转录等方法验证后,将重组质粒转化酵母Y187,测定其在Y187中的自激活现象及毒性.然后,提取转化后的酵母总蛋白,经Western blot 检测该重组质粒在Y187内的表达情况,以鉴定其作为诱饵蛋白的可行性.结果 Rb基因经酶切、电泳后,大小正确,割胶回收,与质粒pGBKT7 24 h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选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Rb序列比对完全正确.重组质粒pGBKT7-pRb双酶切鉴定、体外翻译、转录试验,Western blot等方法均证实重组质粒中的Rb基因能够正确合成Rb蛋白.转化酵母后排除重组质粒的自激活作用.结论构建重组质粒pGBKT7-pRb,能够在Y187内正确表达,可作为酵母双杂交系统用诱饵蛋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AP,SARS)的临床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9日~2003年5月15日住院的重型SAR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2例重型SARS
目的 探讨重建阴囊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例阴囊皮肤撕脱伤后采用髂腹股沟皮瓣重建阴囊进行长达4年的随访,并分别作了精液常规检查、睾丸活检、性功能及性激素水平测定.为排除临床上可能存在的睾丸及精索挫伤造成的生精功能障碍,以育龄家兔为实验动物,手术剥脱其阴囊,采用下腹部皮瓣重建,观察其睾丸的生精功能情况.结果临床病例随访显示,在重建阴囊早期,对睾丸的生精功能影响不大,但随着时间延长,精子数及活动
目的 以左氧氟沙星片为参比制剂 ,评价左氧氟沙星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交叉单剂量口服 2 0 0mg两种制剂 ,采用RP HPLC测定血浆中左
目的 :了解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量表和自编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 ,对内科 1 0 4例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处理用SPSS
目的 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前后中心视野的改变,确定中心视野检查对评价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5例15只眼,均采用巩膜扣带术使视网膜复位.手术前、术后分别采用瑞士InterZeag公司生产的Octopus 101型自动视野计进行视野检查.结果手术前脱离区、非脱离区的平均光敏感度分别为6.428±8.228dB、17.020±8.444dB,两者
目的 了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记忆改变的特征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导睡眠分析仪对45例SAS患者(病例组)进行整夜睡眠监测和韦氏记忆量表(WMS)检测,并与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对SAS患者记忆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病例组的睡眠结构紊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快速眼动相睡眠1~2期比例高、3~4期比例低,REM睡眠少,觉醒多,睡眠潜伏期短等,差异有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