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书理论看对外汉字教学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ng198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一直以来被公认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所在。六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恰当阐述了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对教学对象的汉语学习很有帮助。因此,将六书理论的相关原理应用到汉字教学是十分可行的。本文将立足于六书理论对对外汉字教学的积极影响进行阐述,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外国人对汉字艺术的吸引力,让更多人因为热爱中国文化和汉字来学习汉语,并在学习过程中降低学生学习汉字的难度,提高其学习汉字的效率。
  关键词:六书 汉字 对外汉语教学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以六書理论为本,系统总结了汉字的构造方式和造字规律,这在文字史上是一件里程碑的巨著,在汉语中,汉字的书写系统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字系统有很大差别,汉字有固定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互相之间有紧密联系,但是没有固定的一个模式适合所有的汉字相关的规律。所以,对于母语为表音文字的汉语习得者来说,汉字的音义结合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难题。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尤其是一般词汇,大多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基本成熟,因此,将六书理论应用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这种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对字音字义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会给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相关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对外汉字教学定义及必要性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字教学指以外国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汉字为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让以汉语为目的语的学习者能准确认读并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教学活动。“对外汉字教学”这一名称的正式提出(卞觉非,1999),标志着汉字已成为和汉语语音、听说等并重的教学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学习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更多国家的人愿意去学习汉语,以汉语为切入点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加深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随之迅速发展,各种教材和教学理论不断涌现,但是汉字教学法发展却很缓慢。在《说文解字》的基础上,许多汉字理论都已基本成熟,而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师生将重点集中于听说读等基本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汉字教学。在汉语系统中,汉字作为是汉语体系的重要部分,虽然会给学习者造成学习上的难度提升,但是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我们应立足于专业,寻找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克服这一问题。

二.“六书”理论的相关分析


  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运用“六书”理论,可以在汉字教学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对汉字进行解释,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将文化相结合,加深学习对象学习的趣味性。“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后世如班固、郑众等对六书的内容有不同的解释,现多用东汉许慎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六书”虽然是古代学堂中关于汉字的教学,但对当代的对外汉语教学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汉字随着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会有一些字体或意义的改变,但是就字体来说,不管怎样改变,汉字本身的意义不会有太大变化,不可能把“桌子”的意义换到“椅子”的身上,而且基本词汇特别是属于描述自然的名词类词语,一般不会有很大变化,即使有一部分字义改变,就其意义的改变来说,有变化的都是一些有关联性的词语,如“兵”指兵器,后来指士兵;从大部分汉语学习者虽然缺少自幼形成的语言氛围,但是后天的努力也可以弥补这一劣势,所以用“六书”来进行汉字教学可以加深汉语学习者对汉字以及汉字所蕴涵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理解。
  (一)象形
  顾名思义,以字的本来面貌就可以联想到它本来的意义。以抽象的图画方式给汉语学习者进行讲解会降低学习者的学习难度。比如,“日、月、本”等汉字,依据字体的基本字形,就可以对字的基本意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些字跟自然生活比较贴近,教育者可以在讲解这类词语时候,充分将夸张等手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在很多时候都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当然,在进行象形字的讲解过程中汉语学习者会针对某一特定规律进行发问,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汉字进行共性和个性的说明,但同时也要避免对知识点的过度解答,会加重学习者的负担,所以尽量不要给学习者造成泛化偏误的现象。
  (二)指事与会意
  指事是一种比较抽象的造字法,是指一个事物在不方便用具体形象画出汉字的时候,用一个相关的比较形象的符号进行表示,大多是在象形字上附加指事符号。而会意就是在指事的基础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指事意义的符号进行一个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汉字。在造字之初,很多文字都可以依据常识进行判断和理解,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出现很多抽象的意义的事物,这样仅通过象形就很难对新事物进行一个界定,于是便出现了“指事”和“会意”。相比“指事”来看,会意更加抽象,用无形来指代有形,从而达到表达字义的效果。象形、会意、指事这两种造字法都借助了汉字相关相关符号来表达意义。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导入的方式来讲解指事和会意字,会激起学生的理解兴趣,难度适当的思考也会有利于学生对汉字兴趣的提高及对中国文化吸引力的增加。
  (三)形声
  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组成的。在象形字中,象形字的主要来源于象形字,而它的声符则来源于象形字、指事字以及一小部分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这些字转化成声符后就成为了表音成分。形声字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大标志,象形字大约占现代汉字的50%,是最能依据时代进步及新事物的产生来造字的一种方式。在对形声字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当抓住汉字形旁和声旁的特点,对汉字的形旁和声旁的意义进行融会贯通。如“月”作为一个单独的字时,指月亮,但当它充当构字部件时,作为偏旁部首就经常出现在汉字的左侧,经常表示与身体部位相关的汉字。教育者在进行相关讲解时,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三.依据“六书”理论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在相关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专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这就需要广大相关教育者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用更加生动、形象、有趣的方法去对汉语以及汉字课堂进行一个良好的补充,利用“六书”理论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可以作为一个可行性的手段,丰富对外汉语汉字课堂的教学,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
  (一)在汉字教学过程中运用六书理论
  将六书理论与对外汉字教学的实际进行一个有益结合,就是要在六书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到的丰富的文化知识降低学生对汉字学习的难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將文化与汉字教学进行结合,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深化文化意识,在讲解汉字时,对汉字进行一个简单的拓展及溯源,让学生大致明白汉字的构成原因,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
  (二)课堂氛围问题
  教学效果不仅单单依靠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者的学习基础,在更多时候教学效果也受课堂氛围的影响,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可能会对学生接收学习信息的效果有更大帮助。在此影响下,就要求教师在自己专业的基础上,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一个活泼有序的课堂环境中学习汉字,而不是生硬地解释每个汉字的意思和相关的中国文化,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音频等现代化形式,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多方面对汉字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要遵循适度原则
  利用六书理论进行教学的初衷是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能力,但是汉字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汉字,学会汉字,让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音义结合的完整的汉字系统,因此教师在运用六书理论时,要遵循适度原则,对六书理论的知识进行合适的选取,不能长篇大论的引用和解析,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者的学习难度。
  汉语学习的全球热已经到来,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汉字学习作为汉语学习者汉语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我们应想出对策积极克服。六书理论的应用,在汉字教学可行性很高,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积极用六书的相关知识对汉字进行生动形象的适度解读,是为每位汉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学习汉字的捷径,我们要深度发掘六书理论与汉字的关系,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对汉字进行解读,在讲解汉字的同时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潜在的可能,帮助中国文化不断向前进步。
  参考文献
  [1]卞觉非.《汉字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语言文字应用》,1999,第1期
  [2]高更生.《汉字研究》,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吕叔湘.《语文的特点和当前的语文问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3]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其他文献
近日,茅盾文學奖得主、著名作家刘心武接受华西都市报专访,他说李劼人是自己“最崇拜的中国作家”,他称李劼人是被遗忘的文学巨匠。李劼人的小说代表作《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大河三部曲”。其中,创作于1935年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是其公认的最出色的作品。在刘心武看来,小说文本具有魅力,比什么都重要,而《死水微澜》“文笔好极了”!“真真是可以令人羡慕的笔!”郭沫若也曾高
刘心武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门大开,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喜欢追着现代跑。那时,要是你不读乔伊斯,你就是文学的叛徒。乔伊斯,还有什么马尔克斯、普鲁斯特、博尔赫斯,再加上卡夫卡,也就是所谓的“四斯一卡”,可以说是文学大一统人物。我也尽量接受这方面的影响,用时空交错、意识流等一些手法,写了一些中短篇,但还是发现自己赶不上队伍了。但我不排斥这些创新,当了人民文学主编后,也会尽量容纳这些先锋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回顾上海文学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开拓的历史,放眼上海文学百余年来发展的脉络时,王安忆在大会开幕式上表示,作家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西多元文化交融汇合,奠定了上海文学发展的特殊环境。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文学精神,汇聚了上海文学品质。“面对新时代,上海作家应有传承历史的责任,更应有再创辉煌的担当。我们应该追溯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学传统,努力汲取这座城市赋予
据港媒报道,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较早前举办春茗,导演王家卫透露正在筹备与“老上海”有关的新戏《繁花》的剧本,也是《花样年华》、《2046》的第三部曲。王家卫受媒体访问时表示,自己拍过许多香港题材,但未曾拍过老上海。他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可以拍摄,演员名单未落实。他继指由于原著小说《繁花》是以沪语语体书写,所以演员要知道讲上海话。电影改编自上海作家金宇澄的同名长篇小说《繁花》,2013年正式出版小说单行
内容摘要:20世纪30年代,上海同时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化”进程使之失去了本土小镇特色而一跃成为兼容万象的国际大都市。1930年到1936年,是钱歌川在上海工作生活创作的六年,上海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常的城市,他的文学之路从这里开始,从这里走远。上海都市现代化从思想到内容层面都影响了钱歌川地文学创作,使其创作也浸染了商业世俗气息;然而,钱歌川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又有意无意地想要摆脱
谢冕日前在接受访谈时谈到他的枕边书之一是《世说新语》。他对枕边书的选择颇有讲究:因为是入睡前的“预备”,严肃的阅读此时不宜。读小说劳神,诗太雅,有时牵肠挂肚,还费解。劳碌竟日,此时最好是一些可以让心情舒缓放松、让人愉悦的“闲书”。他特别拒绝那些专业的著作,不仅因为它往往“深奥”,还因为那种刻板的“专业”让人心绪不宁。做学问的人往往爱思考,而睡前的最佳状态是宁静,是“不思考”。他觉得枕边书好比是、也
我是一只鸟。  这个正月的天空似乎和往年不同,天是湛蓝的,澄澈的。空气中没有那刺鼻的汽车尾气和烟花爆竹的混合气味,冷峻中透着清新。我飞着飞着,正感到好奇,低头一看,往日繁华热闹的街道竟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怎么回事?  我飞到一户人家窗前,只见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紧张地议论着什么。侧耳倾听,从他们的交谈声与《新闻联播》的报道声中,我隐约知道了原因:新冠疫情暴发,各地都在积极防控。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禅宗神秀和尚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比分数更重要的了,分数的高低可以决定你在班级中的排名;分数的高低可以决定将来你上什么高中,上什么大学;分数甚至可以决定将来你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分数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拭去“分数”的尘埃,生活会让你看到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空气似乎停止了流动,像一块透明的铁,围在我的周遭,打开的窗子透不进一丝
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小说选刊》杂志社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共同举办的“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日前在京揭晓,张平的《生死守护》获长篇小说奖;马晓丽的《手臂上的蓝玫瑰》和刘建东的《甘草之味》获中篇小说奖;班宇的《夜莺湖》、張惠雯的《飞鸟和池鱼》、哲贵的《仙境》获短篇小说奖。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的前身是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设立于1999年,迄今为止,已评出十四届,该奖项具有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
日前,一本名为《此时此地》的通信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时此地》的两位作者均为文学界的“巨頭”:J.M.库切是来自南非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影响了无数作家的创作,代表作有《耻》《等待野蛮人》等;保罗·奥斯特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等。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风格颇为不同,库切的作品往往聚焦于南非社会,对社会现实有比较强的指涉性;而奥斯特作品多写纽约,描述的是都市人的生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