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摄影的传播学思考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现在,新闻学的内涵正在向传播学扩展,从而推动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一、新闻摄影和传播学概述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新闻报道的传播形式。摄影图片主要依靠抓拍完成,用来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新闻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同时新闻摄影一般都会对摄影图片进行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新闻摄影图片的主要特征为:
  (一)时效性
  新闻摄影必须体现一个“新”字,它所反映的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引人关注的新闻事实。如政治事件、经济消息、社会热点、国际关系以及反映社会生活的纪实性报道等。
  (二)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之所在。虚假的新闻报道只能遭受谴责。
  (三)典型性
  新闻摄影报道的典型性包含典型事件、典型形象、典型瞬间三方面。
  (四)现场感
  新闻摄影的的现场抓拍,应以正确反映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现场感;而不应过分雕琢,因追求艺术效果而有损于对事实的报道。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新闻摄影与传播学息息相关,传播过程中各基本要素相互联系与制约,信息的产生与获得都需要通过新闻摄影来记录和传播。
  二、新闻摄影的传播学理论研究
  随着传播学研究的深入,许多为传播学研究所感兴趣的问题被引人了新闻摄影的论研究之中。新闻摄影理论界在研究新闻摄影本身的属性之外,已开始向传播学至社会学领域扩展。如研究新闻照片中总统候选人的形象是怎样改变选民们的投票决定的报纸改为彩色印刷发表彩色照片之后,是否改变了读者们的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渠道。除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在题材上的扩展外,许多在传播学理论研究中被认为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也大量地使用在新闻摄影的理论研究之中,如统计学、问卷调查以至实验等等。这些定量取代定质,科学取代人文的研究方法,将新闻摄影的问题放人社会结构上加以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为新闻摄影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充分和更有说服力的理论基础。
  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人类社会中经过人脑加工处理的信息,属于意识范畴,但其内容来自客观世界,表达形式则以声音、文字等为其物质补充,不同的人在接受理解、使用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不能因此改变人类社会信息来源及其内容的客观性。新闻摄影的传播过程主要为两个阶段,传播者信息处理过程和接收者的接收传播的信息处理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制作和发行,其中摄影师拍摄新闻作品是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制作者;摄影作品汇总后,编辑对新闻摄影照片进行挑选、剪裁、然后发排制成媒介、传递给受众。这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阶段是最接近信源和最倾向于信源,他们拍摄和捕捉具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增加其信息价值,试图将自己的感觉、观念传递给社会大众。第二步骤则是编辑在大量新闻照片中进行挑选、修改或剔除,以保证媒介的宗旨和报道计划的完成,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典型的“守门人”行为。这些传播者主宰着对社会信息筛选加工的大权,并通过媒介对社会信息进行主产、表现和传插。传播学家巴斯曾就此提出著名的内部新闻流动的“双重行动模式”,并进行归纳描述,很有参考价值。
  新闻摄影传播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新闻报道发生后,广大受众对新闻摄影信息的接受过程和信息内容的反映过程。“在艺术传播中,最简单的反馈出现在作者与受众之间。而在新闻摄影传播中,情况略有不同,要相对复杂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情形,实际上与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相关联,这里要强调的是,新闻摄影信息的接受过程,既有被动的信息接收,又有主动的信息寻求,这是由受众心理因素决定的。在传愉与反馈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读者看了作品,接受传播者的信息,只构成一种传播关系。对新闻摄影信息,接受者同样具有可选择性,因为人们总是通过主动地求取对证明有利的信息,以减少自己认知的不协调。也就是说,新闻摄影同样要强调受众的主体地位,明确的目的性,以求得最佳传播效果.同时,由于新闻摄影形象语言的缘故,接受者不仅不可能接受全部传播信息,而且有可能在进行解读时,与报道者希望达到的主观意愿不一致。因此,传播媒介的影响并不是出现于有意识的预见和观念的层次上,而是在感觉比例和知觉类型的下意识层次上。希望这在新闻摄影传播研究中尤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三、结语
  新闻摄影是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方式,并用传播学的原理、观点、方式、方法重新审视新闻摄影的全过程,实际上已找到了和以往不同的新闻摄影理论研究途径,将新闻学的内涵向传播学扩展。由此,我们可以考察、分析、研究新闻摄影的各个构成环节和外延,从而进一步推动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平.新闻摄影价值探析[J].新疆新闻界.1997(03)
  [2]曹劲风.浅谈摄影与美术设计之间的交叉[J].湖南包装.2005(02)
  [3]宋建荣.关于新闻摄影的传播学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01)
  [4]刘源.论新闻摄影的本质[J].江苏社会科学.1996(04)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方法:69例(82眼)高度近视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眼前手动者6眼;眼前数指~0.1者6眼;0.12~0.4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作为工具性学科,是以后数学学习以及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其课堂高效性势在必行,其中导学案是一个重要方法,它着重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作保障,是教学者应该大力推行的一个教学模式。结合导学案的原则和实施方法,研究在具体实践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学生讲解”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导学案学
成釉细胞瘤是独具特性的一种良性牙源性肿瘤,具有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等特点。目前,发现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外基质等生物大分子在成釉细胞瘤的发生和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有关公共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其相关影响我们所说的公共突发事件,也就是发生的比较突然,其结果造成了重大的人身伤亡及财产的巨大损失,并且由此生态环境也会得到破坏,危及整个社
摘要: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由于没有瑶族文字,只有本民族语言,花瑶挑花艺术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文化融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图案名称含糊不清,甚至命名错误的现象。使用图案特征分析与个案比较的方法,结合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流变,造型特点与挑花图案作出细致比较,可以考证挑花图案“老虎脚印”的确切名称。  花瑶挑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代以前,挑花就已兴起。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
富组蛋白是人类唾液中的一组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阳离子多肽.由于其抗真菌作用强,毒副作用小,耐药菌株少,已成为具有研究和开发前景的新型抗真菌药物.本文就其结构及其抗白色
摘要:实现师生角色转变,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转换教师角色,才能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方法,学会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师角色 开发者 引领者 促进者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探究地位。这正是对基于以教师为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贲门癌手术治疗与死亡的关系.方法:分析了300例老年食管贲门癌外科治疗的资料.结果:显示年龄和吻合部位与手术死亡有肯定的关系(P<0.01),术前合并疾病与死亡
动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进行动画设计的过程中,批判的吸收不同文化元素的精华,将其合理的应用与动画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当代先
文章界定分析了浪漫主义的流行风貌和1819世纪浪漫主义服饰风行特征及浪漫主义的思想精髓.审视当今大牌秀场上新浪漫主义的服装样式与设计思潮,阐述现代的新浪漫主义是以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