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荧光 PCR 检测醉马草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gansuense)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o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醉马草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gansuense)曾对我国的畜牧业造成过巨大损失,目前其鉴定仍是基于表型和分离培养的检测技术。本研究以与 N. gansuense 形态非常相似的同属种 N. coenophialum、N. lolii、N. huerfanum、N. chisosum 和 N. aotearoae 等共 6 种 7 个标准菌株,以及采自新疆的醉马草种子为环境材料,扩增和测定了它们的β-Tub 基因约 430 bp 的序列。根据序列分析结果,设计了 Neotyphodium 属的
其他文献
从生物认证系统的各模块分析它们对系统错误率的影响,导出几个通用错误率方程,并给出一个脸形认证的测试例子以说明影响系统错误率的因素。
针对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部分水稻(Oryza sativa)样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PCR抑制现象,研究了3种去除这些抑制物质的方法即DNA样品稀释法、硅膜纯化基因组法和低熔点琼脂糖纯化法。
为了克隆奶牛Oct4基因开放性阅读框全序列,并建立高效、稳定产生逆转录病毒质粒pMSCV-Oct4的包装细胞株。我们以50~60日龄的胎牛原始生殖嵴为材料,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牛Oct4
脂肪细胞决定和分化因子1(adipocyte determin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factor-1,ADD1)基因与人类和鼠的脂肪细胞分化具有确定的连锁关系。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ADD1与转录
电化学信号处理中经常遇到复杂的数据处理、大量实验图表的保存和维护等问题,利用OLE和DDE技术实现MATLAB与Office中Excel和Access的集成,使它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