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情绪记忆到全球苦难记忆——对南京大屠杀事件对外传播的反思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情绪记忆又称为情感记忆,是指某种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和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和记忆。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①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乃至全球人民共同的创伤。长期以来,我国在对外传播中主要通过创伤呈现试图唤起国外民众对于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情绪,进而建构起全球苦难记忆。
其他文献
知足常乐的道理,恐怕不明白的人不是很多。  但在具体问题的对待和处理上,却总有些人忘记了知足,也不明白什么叫知足,因而也就常常徒生了许多不该有的烦恼,享受不到本该有的人生之快乐。这种人,他们不择手段地追逐权力,结果被权力所伤;不甘寂寞地追求功名,结果被功名所累;不顾一切地捞取金钱,结果被金钱所害;不仁不义地争强好胜,结果被弄得身心疲惫;不识时务地一味谋进,结果反而欲速而不达;不假思索地谋取得到,结
一个符号,凝聚千言万语。把雷锋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当中,让雷锋符号成为望城人心中的精神图腾,一直是望城建设雷锋之城的核心要义。雷锋路、雷锋社区、雷锋图书馆、雷锋大剧院、雷锋艺术团,一大批以雷锋命名的单位、团体、建筑成为望城的闪亮名片;雷锋巨型雕像、雷锋日记雕塑、雷锋文化公园、雷锋政务超市成为望城的城市地标;雷锋纪念馆、雷锋精神研究会、雷锋精神论坛、雷锋精神传播学院、雷锋精神巡讲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强烈的人民性,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工程,是新时代赋予社科理论界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人民需要科学理论武装  党的各级组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小传】 黄元善,194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南桂阳县正和镇正和村老年协会会长。平凡的生活中,他用双肩撑起了当地空巢老人的一片天。  【致敬词】 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您以老人之躯,为全村老人营建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您是一位最富善心的老人。  【人物故事】 桂阳县正和村企业较少,村民收入以种烤烟为主,迫于生计,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多数在外务工,留守家中的以老人和小孩為主。很多空巢老人体弱多病,他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