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版画创作中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运用初探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g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木刻版画是一种集绘画、雕刻、印刷为一体的绘画艺术,它的发展历程十分悠久,已经成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木刻版画的画面风格与中国传统绘画元素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三个角度探究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木刻版画中的应用。
  关键词:木刻版画 传统绘画元素 融合 创作
  一、木刻版画中加入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历史渊源及意义
  木刻版画,就是先用刻刀在木板上刻出反向的图画,再印在纸上的传统艺术。独特的刀法与木头使得木刻版画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我国木刻版画大约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从唐朝的图像印刷到近现代木刻版画成为传播思想的媒介,木刻版画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尤其是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使得通俗印刷品普及到民间,版画作品因此得到发展。这些版画作品均以中国的传统画元素为基础,在构建画面和创作方法上都与中国画的创作颇为相似。比如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南无释迦牟尼佛像》,画面中的佛像采用了中国传统佛像的样貌和特点,对其线条的塑造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雕刻方式进行刻板,其身形敦厚浑圆,雕刻线条粗犷大气。到了明朝,木刻版画出现了众多流派,这些流派以地区为中心,所创作的版画作品体现了当地特色,作品的题材也相对丰富,充分展示了传统绘画元素的繪图方法,使得传统的绘画元素在木刻版画中得到发展。对木刻版画发展历程的描述,也印证了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和中国传统绘画元素从始至终都是以一种互相渗透、互相借鉴的形式存在的。当前,木刻版画的历史地位已经不容争辩,那么,那些创作者到底是怎样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元素渗透其中的呢?这是一个值得后人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二、对木刻版画融入中国传统绘画元素的分析
  木刻版画的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创作过程中进行线条的塑造,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展现创作者要表达的含义等都是我国传统绘画中所具有的。寻求两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共性,找到传统绘画元素在木刻版画中的运用手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
  (一)构建画面层次
  虽然很多创作者喜欢采用当代西方的绘图方法去构建画面,运用现代版画的方式去划分层次,但显而易见的是,在众多的木刻版画作品中,都展现出与我国传统绘画元素形式相类似的一面,包括构图方法和事物的主次方面。比如木刻版画中黑色调与中国传统绘画中墨色板块的格局布置,木刻版画中刀法的强劲度与我国传统绘画中图案线条的搭配,每个画面层次的展示都有着殊途同归的默契。
  模仿传统绘画元素的构图方法,让木刻版画的创作更加成熟、丰富,对于增强木刻版画画面的生动性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对于木刻版画的创作者来说,中国传统的绘画元素中也有很多东西值得借鉴。第一,中国绘画注重画面整体的色彩搭配,黑、白、灰色调的运用是十分讲究的,在绘图之前首先用墨色描绘基调,把握好层次关系,再进行上色。传统的绘画大多讲究清新淡雅,所以着色方面很少采用艳丽的颜色;木刻版画的色彩搭配与传统画相差无几,因为木质版画的制作工序复杂,为了避免最终呈现的效果混乱,采用的颜色不宜过多,且以单一色调为主。第二,两者对于线条的运用也颇为相似。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苍劲有力,流畅性控制得当。木刻版画采用刀刻手法雕刻出来的线条也是纹理鲜明。第三,是对于虚实结合的掌握。传统的山水画讲求虚实结合,木刻版画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对效果的高度追求,创作者在印刷时手法也会有所侧重。吸取传统绘画的三种方式让版画的呈现更加完美。
  (三)呈现风格及意蕴
  中国传统绘画一直注重人文精神,注重“气韵生动”。绘画不只是对真实世界的模仿,更是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媒介。中国传统绘画经过历史的沉淀,具有很多艺术特点,融合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所以木刻版画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其中,也丰富了自身的艺术性。
  三、结语
  根据以上对木刻版画的探究,可以发现艺术就是一个融合与创作的过程,学习优秀的经验,对于创作者自身来说是一次提升,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丰富。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木刻版画创作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但其实在传统文化的很多方面都应该探寻其相似性,这应该成为一个长期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朝晨.关于中国木刻版画的当代性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8) .
  [2]万子亮.木刻版画的形态与属性[J].艺术百家,2018(04).
  [3]陈丹蓉.陈丹蓉作品[J].美术教育研究,2019(03).
  [4]李默峥.浅谈木刻版画中线条表现的独特魅力[J].中国民族博览,2019(04).
  [5]田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职木刻版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
  [6]黄良伟.感知木刻版画语言的设计意味[J].美术观察,2018(02).
  (作者简介:程庆陶,男,硕士研究生,鲁迅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版画)(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负迁移是由于母语和目标语言的差异而对语言学习产生的干扰或影响。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语法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语法学习中容易出现冠词误用,语序不当,以及流水句等句法问题。
摘 要: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生动场景,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音乐教学情境创设主要方法有:激趣法、宽松氛围法、图画、录音法、实践活动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活动游戏法等。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
邵长兴先生,1928年生。他于20世纪80年代初参加首轮新方志的编纂,任《鞍山市志》副主编,1988年于辽宁省鞍山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离休,2010年为82周岁。笔者第一次与邵先生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展开了广泛地讨论,提出了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可能“成正比”的观点。关于“
幕课(MOOC)是当今教育领域非常流行的一种新的在线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教育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幕课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挑战和影响,在对成人高等教育呈现的新特
近日,一部有关地方志的专题文献记录片《方志中国》在电视和网络上广为流传。该片以中国方志文化发展脉络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中国方志文化的历史与现状。它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多了,但团场学生因主客原因、客观原因等影响,各方面能力是参差不齐的。部分学生因探究意识薄弱,能力欠缺,学习效果更差,学习过程更困难。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团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对数学教师而言,解决好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团场小学;数学“学困生”;现状;原因;转化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和要求
近日,看了一些方志的人物传,发现除了文化艺术界传主以外,包括政界、军界、教育界、科技界等,极少记述传主的文化艺术修养。这可能是源于这样一种认识,认为人物传只要把人物的生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