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民事再审程序中的撤诉权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zhaoyangdong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再审程序作为特殊的诉讼程序,是为了纠正已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而设置的。出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再审程序作用的立法初衷,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发动再审程序的途径:即当事人基于诉权的申请;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抗诉;人民法院内部的审判监督。再审程序现有启动途径的多渠道化,在纠正错误裁判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程序的发动者意欲撤回再审之诉,甚至原审之诉时,能否准许?因立法无明文规定,导致审判实践中的处理措施大相径庭,我国诉讼法理论界更是时有争论。在此,笔者也就该问题做了一点粗浅探讨。
  关键词:再审;再审申请;申诉;原审;撤诉权
  一、当事人再审申请和申诉的撤回权
  再审申请权是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8、182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裁判生效后的2年内可向原审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诉权是宪法赋予当事人的权利,只要当事人对生效的裁判不服,任何时候都可向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申诉。检察院或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申诉有理的,可随时通过抗诉或审判监督的方式启动再审程序。可见,即使2年后当事人丧失了申请再审的权利,他们仍然享有申诉权。
  我国民诉法明文规定了发动再审的途径之一为当事人的再审申请,而当事人向法院、检察院、人大等机关的申诉并未纳入其内。既然申诉仅仅是当事人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是否会引起再审,完全由法院来决定。实践中往往是“重复申诉”居多,“曲线申诉”(向人大、检察院申诉或其他渠道扩大影响等)和“关系申诉”(通过领导、朋友等向能给法院施加影响的人中诉)也屡见不鲜,撤诉的却是少之又少。尽管形式上当事人享有无限申诉权,但在实际情况中,法院通过申诉信访渠道立案复查的很少,只占提出申诉的很小一部分。显然,大多数情况下,无论当事人是否撤回申诉,案件的结果并未有任何实质性地改变。若正在对当事人的申诉进行复查,当事人却撤诉了,怎么办?既然笔者对作为启动再审程序途径的再审申请都主张撤回,此时更应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准许其撤回申诉,同时这也是对法院负担的减轻,当然申诉人以后还可以再次申诉。
  二、再审程序发动者的撤诉权
  1.当事人应享有撤诉权
  有人认为,与一审、二审相比,再审启动条件要严格得多,法院一旦依当事人申请而决定再审,就说明原裁判确有错误。根据有错必纠原则,法院必须对原裁判作出最后的定论,而不能任由当事人随便地撤诉,更不能准许当事人的撤诉申请,否则就是与再审程序的纠错目的不符。基于以上考虑,有些地方的高级人民法院内部规定:再审程序启动后,再审申请人一律不得撤诉。
  对于上述观点和做法,笔者不敢苟同。虽然民诉法对再审程序中的撤诉权未做明确规定,但从民诉法第13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可以看出立法者的原意:即只要不违背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就可自由处分自己的权利,当然包括撤诉权。而且,根据民诉法原理,若再审是按第一审程序审理的,只要不与再审程序的性质相悖,当事人就享有一审程序中所拥有的诉讼权利。
  2.当事人撤诉后的法律效果分析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撤回起诉后,只要还未超过诉讼时效,还可另行起诉。尽管法律对当事人撤回上诉后能否再次上诉,未做相应规定,但上诉一旦撤回,第一审裁决即告生效,当事人自然丧失了再次上诉的权利。一审程序中的撤诉效果能否在按照一审程序审理的再审程序中同样发生?如前所述,再审程序尚未启动,当事人撤回再审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依然还可再次申请再审。因为申请再审并不影响原审裁判的执行,它依然生效。而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后,依据民诉法第183条规定,还应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此时原审判决效力处于待定阶段,与第二审之诉相同,一旦当事人撤诉得到法院准许,原审裁判效力即时得到恢复。当事人若再次提出再审申请,就构成对诉讼权利的滥用,法院裁决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将严重动摇。而參照二审程序审理的再审,固然适用有关二审程序的有关规定,即当事人撤诉后,就丧失了再次申请再申的权利,同时这也符合再审程序的特性。总的来说,不论再申依一审亦或二审程序审理,当事人撤诉后,再次提出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均不应再次受理。
  三、再审程序中原审原告的撤诉权
  进入再审程序后,原审原告能否申请撤回原审之诉,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在审判实践中有不同的做法。一种做法是: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在案件尚未确定有错之前,原审原告出于自愿,且撤回原审诉讼请求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的,从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角度出发,法院应当准许。根据民诉法第186条,人民检察院抗诉,法院应当再审。再审是针对原审的再次审理,既然强制性的要求法院再审,原审之诉首先必须要存在,法院自然不能准许原审原告的撤诉申请。法院自身发现确有错誤的裁判而发动了再审,便于落实错案追究制,法院必须对原生效裁判作出正确的定论,而此裁判行为必须以原审裁判的有效存在为前提,自然不能让原审原告撤诉。另一种做法是:不管再审是由何种途径发动,一律不准许撤回原审诉讼请求。因为再审程序启动后,原申裁判只是暂时中止执行,而民诉法规定的撤诉权仅能在判决宣告前行使,再审案件并非不存在生效裁判,只是效力待定而已。如果准许当事人撤诉,就意味着给予当事人对原审裁判是否执行的决定权,而此种权利只能由法院行使,自然不能赋予当事人。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做法均有待商榷。再审案件的审理既然是参照一审或二审程序,原审原告是否享有撤诉权的问题,就应当遵循民诉法有关一、二审程序的规定。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的再审,若要撤消原判,只能由法院在庭审后决定,当事人无权撤消司法裁判。对于按第二审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根据民诉法第153条:经法院审理,若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在原审裁判已被撤销的情况下,以前的诉讼过程被合理推翻,处于一审宣判前的阶段,原审当事人的地位恢复。依据民诉法第131条:宣判前,原告可以申请撤诉。所以原审裁判是否已被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是原审原告在再审中能否撤回原审之诉的重要判断依据。案件发回重审后,撤诉申请出自原审原告自愿,法律又许可的,法院就应尊重原审原告的决定。
  参考文献:
  [1]李祖军.论民事再审程序[J].《现代法学》,2002年2期.
其他文献
翁源县健康儿童脊灰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抗体水平调查报告温汀昭,李奕托,刘旭振,黄锐敏,陈玉明,凌耀祥,黄权,邓辉翁源县自1986年实行计划免疫──冷链工作以来,适龄儿童四苗接种率逐年
从健康人粪便中检出一株利物浦沙门氏菌(S·liverpool)陈淑云我站在1993年9月从健康人粪便检材中分离出一株沙门氏菌,该菌经形态、生化、血清学及肠杆菌科噬菌体裂解等试验,确定为利物浦沙门
广东省化妆品生产卫生监督监测现状分析刘毅,温伟群,曾志明近几年来,广东省化妆品生产行业发展较快,从过去100多家化妆品生产企业发展到目前600多家,产品也从单一功能发展到多功能。为今
提出一种高性能感应电动机速度控制方案。首先采用滑动模控制理论对感应电机的转矩 强鲁棒性控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双模速度控制器,用锁相技术获得高稳态精度,并通过环路增益自
为了躲避刑法制裁,腐败分子都纷纷将涉案资金转移出境,致使案件无法有效执行。资产追回是一种针对腐败犯罪资产转移后的追回的刑罚执行机制,但就我国资产追回具体情况而言,还存在
深圳市罗湖区人间布氏菌感染血清学调查报告李杰,黄焕森,黎剑华我省从1990年开始对布氏病疫区分期分批进行考核。根据广东省地病办的考核工作要求,我区于1993年8~10月间进行了人间布氏菌感染
在大型电机运行过程中,由于电、热、机械和环境应力的联合作用,其绝缘性能会逐渐下降.在实验室中通过多因子加速老化实验模拟了电机线棒在实际运行中的老化.对不同老化程度的
对现有的交流电机主轴驱动系统进行了概述。分别就各种形式主轴电机的结构,效率,控制策略等进行了阐述和对比分析,指出了各种主轴驱动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领域,并对发展我国交流电
由于一步酶法是一次性加入抗原和酶标抗体,当待检抗原含量太高时,结果有误差。为证实这一推断,我们对23例以此法检测结果与阴性的血清进行稀释后仍用一步酶法复检HBsAg,结果
作者用反向乳凝试验检查健康人群1249人,其中HBsAg阳性170人,阳性率13.61%;从阳性标本和阴性标本中随机抽出86份和112份用 ELISA法复查,结果其假阳性率为4.70%和假阴性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