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2334就业工程”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700余亩,拥有近400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室、实训基地。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开办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高速动车组驾驶、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运营方向)等4个高铁专业。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开设专业30个,在校学生逾1万人。
  内 涵
  学校积极构建就业与办学良性互动长效机制,推行了以“开展两项调整”“探索三个模式”“提供三项服务”“健全四个机制”为内涵的“2334就业工程”,初步实现了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目标。
  做 法
  开展两项调整,把握就业方向
  一是调整专业设置。2007年从33个专业中,筛选了19个就业前景好的专业纳入当年招生;2008年再次增加2个专业;2009年融合铁路特有专业和相关专业,把铁路特有专业与通用专业融合,为学生就业找到了活水不断的源头。
  二是调整专业规模。应对国有铁路运营系统减员裁编的变化,加大电子、机电类专业招生规模,增开了社会急需的供用电专业、助产专业。这些措施推进了各类专业学生的均衡就业,保持了学生多渠道就业的局面。
  探索三个模式,扩大就业订单
  “铁路组合订单就业模式”。实施分段制教学,开辟了寒、暑假两个小学期,得到铁路企业的高度肯定,抓住铁路减员情况下的珍贵就业岗位。近年先后有武汉、广州、上海等10多个铁路局在学校组建了就业订单班。
  “地铁全程订单就业模式”。根据全国地铁发展的需要,在全国率先开办了地铁专业,学校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跑遍每一个新建地铁的城市,商谈建立就业合作关系。武汉地铁等企业从大一新生中组建订单班,在教学计划、师资、实习、考核和教师进修等方面实行校企合作。
  “富士康‘三奖’订单就业模式”。抓住富士康进驻武汉的机遇,主动与富士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每年选定300人进入订单班实行订单培养。企业设立了“富士康助学金”、“富士康卓越奖学金”、“富士康奖教金”,并派驻技术人员到校协助教学,向学校无偿调拨富士康生产线,作为订单班实训设备。
  提供三项服务,主动适应需要
  服务轨道交通。学校主动为企业提供在职培训、转岗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咨询、科研服务,发起组建了湖北轨道交通职教集团。与武汉、上海、广州等地20多家轨道企业建立了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广泛而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湖北、江苏、广西、安徽等地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对学校下达了2012级新生订单培养计划,当前规模达到1000多人。
  服务运输生产。应铁路春运和暑运的急需,学校每年选派学生参加铁路春运、暑运顶岗实习。2008年学校1700余名师生奋战在全国抗雪救灾铁路春运第一线。近两年,学校近千余名学生进入武昌站、汉口站、北京西站、武汉地铁支援春运、暑运。学生在春运、暑运顶岗实习中熟悉了技能,就业能力得到了提高。
  服务贫困生就业。学校一直十分关注贫困生就业,每年组织开展贫困生特别推荐活动,每年年初组织的“春风送暖千岗招聘行动”,确保30%的岗位作为贫困生特别推荐岗位。2008年汶川地震后,学校重点推荐,使来自震区的12名学生顺利就业。2009年学校争取成都铁路局设置特批计划,一次性解决了30名贫困生就业问题。2010和2011届分别有488名和1125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全部实现了满意就业。
  健全四个机制,夯实就业基础
  一是形成了就业工作院、系两级管理机制。把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就业工作与日常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在各院系成立了就业工作组,明确第一管理者的就业工作责任,形成了完善的就业管理体系。
  二是形成了招生、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紧跟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定期进行就业分析,及时对招生计划作出调整,把招生计划安排与就业状况紧密挂钩,在市场 “找米下锅”,按需求“量身定制”,避免了招生计划的盲目性,从源头上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
  三是形成了就业工作保障激励机制。在人员配置、干部结构、经费分配等方面对就业工作给予倾斜,就业经费连年增加。同时将就业工作纳入部门和干部工作考绩、考核、评先表彰的重要观测点,激励督促,形成了就业工作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四是形成了就业与教学良性互动机制。为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学校把通过就业窗口获取的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向教学部门反馈,指导教学部门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有效促进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成 效
  有效促进了毕业生就业。每年70%的毕业生通过订单实现了就业。订单分布广、数量大,企业优,学生就业有质量。学校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过98%。2011年5月,教育部授予学校“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
  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根据由湖北省人社厅、教育厅、省团委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查小组调查统计,在2010年全省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五个专业中,学校电气化铁道技术、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铁道通信信号三个专业分别位列第一、三、四位。由省教育厅引进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三方调查评价结果中,学校毕业生就业综合竞争力、毕业生创新能力、毕业生月均收入皆名列第一。
其他文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期刊编辑委员会主办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承办  19822885 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与教育基础 李政涛 《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 12300字  19822886 从规模扩张到结构优化: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高莉 杨家福 《教育发展研究》 2012年第5期 8600字  19822887 “权利优先”抑或“责任优先”——对当代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叶飞 《高等教育研
【原文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京),2012.16.23~38  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如今面临巨大的需求、挑战和机会。劳动力市场正在快速变化,教科文组织会员国面临的众多紧迫问题包括青年人失业以及社会隔阂。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都期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能够满足从减贫、粮食安全和社会和谐到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多种社会经济发展关键问题。  在长期存在失业和就业不足的情
2012年,我国已有职业院校近1.4万所,在校生3085万人,年招生1076万人,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按十八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按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质量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思考和解决。  一、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再认识,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
一、引言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以上说法出自百度百科。这一名言经常被教育界人士引用,提倡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直接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  然而,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流传有这样一则笑话:  高僧问一位老师:“一根鱼竿
2016年12月2日,教育部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北京召开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共同回顾总结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谋划和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就会议和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希望“十三五”时期
入选理由 他成功牵手企业与教育,构建共生、共赢、同发展的大格局,因为他对行业人才资源有着更多的理解,因为他对职业院校发展有着更深的体悟。  人物印象 受业于煤炭学校,从业于煤炭系统。邱江注定此生与煤炭行业结缘。在给予更多感情的同时,也就有了更多的忧虑。  他多次呼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适应”已成为制约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面对此矛盾,煤炭院校需要继续扩大煤炭主体专业人才培养规
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公布了2013年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计划。按照计划,自2013年4月起,教育部将会同水利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相关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行业组织,粮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部分教指委组织举办14次产教对话活动。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潍坊国际运动休闲小镇的构建要素进行调查分析。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潍坊国际运动休闲小镇发展情况,分析其成功的要素,并对加快其余体育特色小镇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体育特色小镇;要素;潍坊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9.05.026  前言   2017年
摘 要 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兴教学模式、慕课学习平台以及微课学习资源的创建和开发都离不开技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信息化教学时代背景之下,对职业院校教师来说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参考施密特(Schmidt)的TPACK量表,以重庆市13所职业院校为取样来源,对职业院校教师的TPACK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重
明确世界TVET发展面临的挑战,探讨恰当的应对措施是本次大会的目标之一。UNESCO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发言中提出:“全世界范围内都正在发生各种变化。社会需要创造新的机会,来摆脱贫困、克服经济和社会的脆弱性以及不平等。数以百万计的青年女性和男性都需要获得更好的技能,以有效参与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来。所有行业的雇主都需要适应性强,并能持续学习的员工。”  大会工作文件《TVET的转型:培养工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