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抗体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9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抗结核抗体(38kD-IgG)联合γ-干扰素释放试验(QFT方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20例,分别给予患者38kD-IgG、QFT、38kD-IgG联合QFT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结核菌阳性患者采用QFT检测的阳性率高于38kD-I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与QF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菌阴性患者使用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肺外结核患者应用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各单项检测(除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QFT联合38kD-IgG检测结核病患者的准确性高于单项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可首先采用QFT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前清蛋白(PA)和白细胞(WBC)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因感染性疾病来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儿童116例进行研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食品检测的难度,生物芯片技术的出现及应用提升了食品检测的质量,但是当前我国的生物芯
手术体位安置作为手术前的一项准备工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恰当的手术体位安置不仅可以确保手术视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以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代偿功能,提高患者的舒适感,以免发生意外损伤等事故。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文章通过对我校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100名护生的分组研究,探讨PPT联合角色扮演法的应用效果。  1.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