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了人力资源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包括认知学习、课程演练、集中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职业技能大赛、企业协助培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八个环节,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教育模式;综合实践
  基金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项目编号:RSKT-201606)
  作者简介:郭远红,女,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讲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郭远梅,女,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二中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15-0055-03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从2002年开始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职专科学生,经过领导和教师十几年的共同努力,探索出一个由“认知学习—课程演练—集中实训—跨专业综合实训—职业技能大赛—企业协助培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8个环节组成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教学模式以工作流程为导向,在真实和模拟的岗位环境中培养人力资源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认知学习
  每年军训一结束,人力资源教研室的主任就会带着全体专业教师给大一的新生们召开一个新生学前教育见面会。由教研室主任介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职业现状、发展前景、适合的岗位群、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要求、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要求和考核方式等。这就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所学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有人力资源主管、招聘专员、培训专员、薪酬专员、绩效管理专员、工作分析专员及劳动关系专员等;并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发展状况,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了解从事该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通过认知学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个人努力方向。[1]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提前对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个正确的认知,能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为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有目的地做好储备。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职业认同感。[2]
  二、课程演练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一改过去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环节缺失的弊端,在课程设计上注重优化课程设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课堂教学,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能够满足岗位要求的知识和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更多扮演的是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通过布置任务、鼓励学生参与、点评指导等手段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工作分析”课程为例,教师让学生通过访问调查和资料分析的方法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然后,学生分组组建模拟公司。学生要制作PPT,在课堂上公开讲解模拟公司的公司名称、主营业务、组织结构和基本人事安排等。學生要分别应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资料分析法和关键事件法等,对模拟公司中的一些关键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学生在此期间要撰写观察提纲、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和关键事件提纲等文案,并学会综合运用各种资料。最后,汇总所有的资料撰写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并最终形成工作说明书。所有这些工作以课堂演练和学生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生作业又包括学生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这就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这种注重参与的教学方式弱化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模拟岗位之中,在“模拟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而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师生平等相处,注重交流探讨,使教学更具有创造力和吸引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沟通能力和文本写作能力,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再是“知识传授”,而是“能力指导”。
  三、集中实训
  招聘与配置、工作分析、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和劳动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六门专业核心课。每门核心课程结束后都配备了一个为期一周的集中实训。通过集中实训,使学生有更充实的技能训练时间,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成为受人力资源市场青睐的“职业人才”。以“招聘与配置”课程为例,教师让学生模拟招聘面试的场景。学生要拟定招聘计划、选择招聘渠道、制作招聘广告、筛选应聘人员、准备面试提纲以及服装道具,从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作为招聘专员的职业技能,还使学生积累了面试经验,为他们毕业之后成功地应聘面试打下了基础。集中实训一般在校内实训室进行,仿真模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工作岗位,学生能够感受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场景,按照工作流程,分模块逐项进行仿真训练,提高了专业技能。由于时间集中又比较充分,方便教师针对核心课程中的核心技能进行重点实训。[4]在课程刚结束后就进行集中实训,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综合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四、跨专业综合实训
  学院投资建设了跨专业综合实训室。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有一周的时间在跨专业综合实训室中得到训练。跨专业综合实训采用ERP仿真模拟软件,具有较高的模拟性和实用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跨专业综合实训,能够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战略地位,能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计划和培训计划,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各个模块结合起来,从而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模块之间不是分散的、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跨专业综合实训较好解决了学生从岗位单项能力到专业核心综合技能转换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跨专业综合实训使学生对企业整个运营有了进一步的实战体会,培养了学生企业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技能,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就业选择,   五、职业技能大赛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些优秀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通过训练和参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激发了其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职业技能大赛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计算机软件模拟企业经营管理,由系统按照评分指标直接给出比赛成绩;另一种是比赛团队撰写企业经营管理计划书,团队代表结合PPT在比赛现场向专家评委讲解,并回答专家评委的提问,根据评委评分决出比赛结果。无论哪一种比赛形式,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模块。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一般组建由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等不同专业的学生构成的跨专业的比赛团队。职业技能大赛也可以说是学生的一次特别的实习机会。学生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七大模块开展各项工作,既锻炼了职业专项能力,又为学生接触兄弟院校、社会、企业搭建了桥梁。[5]
  六、企业协助培训
  学院在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企业提供实训内容的形式多样,有参观考察、在基地听讲座与答疑等多种形式。学院每年都会选送部分优秀学生到合作企业的人资管理部门去实际锻炼,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个别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甚至直接解决了就业问题。从合作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也达到了降低资本投入、减少管理成本的目的。這种形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有效,但受企业需求量小、合作企业数量有限的限制,未能大规模实行,只有精挑细选的优秀学生才能得到这个实践锻炼的机会。
  学院聘请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人事经理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请他们结合自己的企业实践做专题讲座或开展实践技能培训。兼职教师在与学生的近距离接触中,他们的职业行为会直接感染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未来职场的职业氛围。
  七、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提高职业技能的实践学习形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有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在此期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以培养其适应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每名学生都有固定的明确的学校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采用到实习现场指导或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远程指导的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从实际工作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八、毕业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不是一般学校通常要求的理论论文,而是结合毕业实习中的项目做一个项目报告。项目报告首先要做行业背景调查,帮助学生认识所从事的行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前景;其次,学生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的宗旨、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实习企业中;再次,学生要结合实习项目深入理解岗位职责、能力需求,明确自己的优势、劣势和未来努力的方向。[6]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思考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成为合格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针对市场需求,采用八环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训练了职业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为了更加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该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国杰.“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时空,2011(7):55-57.
  [2] 于吉花.基于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47-50.
  [3] 李琦.实践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办学探索[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9(3):38-41.
  [4] 朱春江,应红蕾,颜静,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79-82.
  [5] 时媛.职业技术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以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旬刊,2013(5):128-130.
  [6] 漆丽.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设计思路[J].职业教育,2013(5):64-65.
  [责任编辑 蒋云柯]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信息化教育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打造多元化知识体系、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及营造“创新性”的教学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创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张超,男,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安全防范与控
期刊
摘 要:“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适应“中国制造2025”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之一。前不久,国家正式颁布有关“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文件,以文件的形式规范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把“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具体化。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学校的“双师型”师资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成为我们目前需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双
期刊
摘 要: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财会专业“核心互补式”教学团队基于某项任务、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组建,其核心成员不变,互补成员不固定,体现出人员互补、能力互补、任务互补等特性。近几年,财会专业 “核心互补式”教学团队不断地实践探索,团队成员能够人尽其才,合作顺利,学生成绩显著,财会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必定能更加务实、有成效,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业与技能发展。 
期刊
摘 要:“双元”师资培养工作站是学院与企业共同建设的选拔、培养专兼职教师的重要基地。为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增强专职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兼职教师教学水平,高职院校需依托专业建设“双元”师资培养工作站。探索电子商务技术专业“双元”师资培养工作站的建设,实践表明“双元”师资培养工作站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合作模式。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技术;“双元”师资培养;工作站建设  基金项目
期刊
摘 要: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打造一支能适应职教改革发展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所有高职校亟待解决的任务。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學校为例,分析了该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而分别从政府、企业、学校三个层面提出了应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确保“双师型”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职;“双师型”教师;师资建设;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公寓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精神培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日常养成教育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高职院校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视角,从立标、明理、规范、养成四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具体策略,以期通过在日常养成教育方面的实践为实现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职
期刊
摘 要:以“高压部件及线束的结构认知和绝缘性检测”项目任务为例,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新能源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从教材、学情、设计依据和条件三方面,对教学项目进行总体分析,提出了项目教学目标及方法。系统阐述了信息获取、方案制定、项目实施、评价提升、迁移运用的教学过程设计。将平板电脑引入课堂,对信息化教学要素进行优化和整合,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过程设计;绝緣性
期刊
摘 要:“以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以“SPSS中的T检验”教学为例,说明了“以生为本”的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从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出发,备课中利用“角色扮演法”考虑学生的兴趣、已有经验和可能的难点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五年制学前教育;以生为本;角色扮演法;教学案例  作者简介:马辉,女,常州幼儿师范学校讲师,硕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为了提高以实训为主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以“物流信息管理实务”为例,对实训课堂教学进行翻转课堂本土化改革与研究。分析了网络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研究了以微课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在实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点和思路。根据课程技能点的分类,完成了三种基于翻转课堂模式改革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职业技能核心课;物流信息
期刊
摘 要: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的关键与核心内容,面向“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的新形势,民族地区高职艺术学科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从战略需要出发,都应重新审视、综合分析现行课程体系发展的困境与问题。通过确立多元化课程优化理念、完善民族传统工艺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一课多师的教学队伍、健全民族艺术课程支撑体系,来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为民族地区高职艺术学科课程建设带来新的突破。  关键词:民族高职;艺术学科;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