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智能手机行业进入拉锯战,有关“小米不行了”的消息就越来越多。去年12月,奋达科技CEO汪泽其在微博中暗指某当年估值450亿美金的公司在找融资方时,开价150亿美元也无人问津。而最近小米出货量下跌,被挤出前五的消息更让人唏嘘……
被骁龙810带乱了节奏
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除了苹果、三星和华为等厂商采用自家芯片,其余均采用上游芯片厂商的芯片。高通骁龙810曾被手机厂商寄予厚望,但因为工艺问题,骁龙810在20nm制程下使用ARM A57内核根本无法解决发热问题,从而使得搭载这一芯片的新品手机都成了“烫手的山芋”。这其中,被坑得最惨的当属小米。
雷军在发布会称小米Note顶配版采用的是骁龙810第三代产品,并且为了解决骁龙810先天的发热问题,专门申请了5项导热专利,并称高通和小米互派工程师对小米Note顶配版进行优化。可惜事过不久,高通就出来澄清说骁龙810处理器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改良版和V2.1版,狠狠地打了小米一记耳光。
也是因为发热问题,小米Note顶配版一直被拖到去年五月份才发布,此时小米的优势已大不如前。即使是这样,小米Note顶配版发售不久,就有用户投诉称,因发热太严重买回来三小时后手机就报废了。小米想以小米Note顶配版挺进3 000元人民币以上的高端市场的美梦也因此成为了永久的梦。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完全打乱了小米手机产品线的定位和市场节奏,从而引发后来的一连串“不如意”。比如,备受关注的小米5迟迟无法发布。
出货量下跌,排名跌出前五
曝出芯片问题之后,小米手机的销量也大不如前,据IHSiSuppli中国研究总监王阳透露,小米2016年第一季度智能机销量1 480万台(含海外),这对小米来说算不上一个漂亮的成绩。而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已经在中国市场跌至第三名,排在华为和OPPO之后,仅以微弱优势领先于vivo和苹果。
声量下跌,发烧友离开
更为麻烦的是,小米离自己的核心用户越来越远。在小米成立之初,小米手机的品牌理念是“为发烧而生”。于是对系统不断优化,对硬件极致追求。但如今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说:“现在小米的‘为发烧而生’已成为一句空口号,很少再为发烧友作出一些新的东西”。小米从最早一年几百万台的销量,到如今7 000万的年销量,小米的用户群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早的小众发烧友,一 二线城市物流发达地区的用户,到如今对价格敏感的低端用户,用户群体不断下探,用户智能手机的素养不断降低,曾经的发烧友有意无意间与小米渐行渐远。
当然让发烧友不再爱的,除了小米过分激进的销量目标引来大量低端用户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性价比”不再是小米所独有的优势,华为荣耀、乐视和魅族等互联网品牌在质量、性价比以及外形等方面均具备各自优势。而且低价也不是手机的唯一优势,智能又价低的用户需求时代早已过去,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只是关注价格,而会关注用户体验和手机的品牌形象。再加上小米正在成为大众品牌,越来越缺少“酷”的属性。小米手机不再给人兴奋感,生态上的整合越来越多,功能性的提升却越来越少,也离发烧友的需求越来越远。
这就难怪在小米5发布时,网友纷纷吐糟小米5的“黑科技”,被认为是“伪黑科技”,甚至还调侃称是“黑”科技。总之在国内手机品牌同质化的竞争下,小米唯有背水一战,拿出真正的看家本事才可能不让神话破灭。
被骁龙810带乱了节奏
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除了苹果、三星和华为等厂商采用自家芯片,其余均采用上游芯片厂商的芯片。高通骁龙810曾被手机厂商寄予厚望,但因为工艺问题,骁龙810在20nm制程下使用ARM A57内核根本无法解决发热问题,从而使得搭载这一芯片的新品手机都成了“烫手的山芋”。这其中,被坑得最惨的当属小米。
雷军在发布会称小米Note顶配版采用的是骁龙810第三代产品,并且为了解决骁龙810先天的发热问题,专门申请了5项导热专利,并称高通和小米互派工程师对小米Note顶配版进行优化。可惜事过不久,高通就出来澄清说骁龙810处理器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改良版和V2.1版,狠狠地打了小米一记耳光。
也是因为发热问题,小米Note顶配版一直被拖到去年五月份才发布,此时小米的优势已大不如前。即使是这样,小米Note顶配版发售不久,就有用户投诉称,因发热太严重买回来三小时后手机就报废了。小米想以小米Note顶配版挺进3 000元人民币以上的高端市场的美梦也因此成为了永久的梦。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完全打乱了小米手机产品线的定位和市场节奏,从而引发后来的一连串“不如意”。比如,备受关注的小米5迟迟无法发布。
出货量下跌,排名跌出前五
曝出芯片问题之后,小米手机的销量也大不如前,据IHSiSuppli中国研究总监王阳透露,小米2016年第一季度智能机销量1 480万台(含海外),这对小米来说算不上一个漂亮的成绩。而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小米已经在中国市场跌至第三名,排在华为和OPPO之后,仅以微弱优势领先于vivo和苹果。

声量下跌,发烧友离开
更为麻烦的是,小米离自己的核心用户越来越远。在小米成立之初,小米手机的品牌理念是“为发烧而生”。于是对系统不断优化,对硬件极致追求。但如今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说:“现在小米的‘为发烧而生’已成为一句空口号,很少再为发烧友作出一些新的东西”。小米从最早一年几百万台的销量,到如今7 000万的年销量,小米的用户群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早的小众发烧友,一 二线城市物流发达地区的用户,到如今对价格敏感的低端用户,用户群体不断下探,用户智能手机的素养不断降低,曾经的发烧友有意无意间与小米渐行渐远。
当然让发烧友不再爱的,除了小米过分激进的销量目标引来大量低端用户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性价比”不再是小米所独有的优势,华为荣耀、乐视和魅族等互联网品牌在质量、性价比以及外形等方面均具备各自优势。而且低价也不是手机的唯一优势,智能又价低的用户需求时代早已过去,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只是关注价格,而会关注用户体验和手机的品牌形象。再加上小米正在成为大众品牌,越来越缺少“酷”的属性。小米手机不再给人兴奋感,生态上的整合越来越多,功能性的提升却越来越少,也离发烧友的需求越来越远。
这就难怪在小米5发布时,网友纷纷吐糟小米5的“黑科技”,被认为是“伪黑科技”,甚至还调侃称是“黑”科技。总之在国内手机品牌同质化的竞争下,小米唯有背水一战,拿出真正的看家本事才可能不让神话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