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其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同煤矿资源的利用及煤矿企业开采技术及其管理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的回采效率进行研究。本文从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煤炭的损失情况入手,重点就提高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技术措施 回采率
综采工作面的回采率作为评价整个煤矿开采作业区域采煤技术措施先进与否、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整个煤矿开采行业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回采率作为评判整个综采工作面回采技术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值得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煤矿开采作业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从技术、装备以及管理方面对如何提高综采工作面的回采率进行探讨与分析,这也正是当前相关工作人员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综采工作面回采煤损失的构成
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回采煤损失情况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工作面回采煤炭的损失以及采区煤柱的损失。工作面回采煤炭的损失,主要是煤炭回采工艺中巷道的布置不合理,以及工作面管理不科学等导致的。采区煤柱的损失,主要包括了采区隔离煤柱及其上下山煤柱,区段巷道顶底煤炭以及煤柱损失等方面。
2 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近几年来,从综采工作面所提供的回采率损失报告发现,初采放煤工艺损失与未采放煤工艺损失以外,放煤过程中的落煤损失以及放煤口上不脊背煤的损失同样是影响整个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放煤高度、放煤间距、放煤口尺寸等方面问题同样或多或少的影响着综采放煤工作面回采率的实现与提升。可见,提高综采工作面回采率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它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综合各方经验,从技术、装备以及管理等方面对定煤工作面采煤作业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而不断提升煤层的回采率。笔者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将几大较为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如下归纳。
2.1 对矿井的传统布置方式进行改革
煤矿企业中矿井的布置方式直接关系着煤炭的回采效率,为实现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不断提高,必须对传统落后的矿井布置方式进行不断改革,对其进行扩能设计,煤矿井田的开采顺序、开拓布置以及采煤法都必须从如何实现煤矿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进行设计,并对矿井的布局理念进行不断改革。据调查,采用无盘区设计思路进行矿井的布置,将盘区上下山取消,并在大巷的两侧进行工作面的直接布置不仅大大减少了盘区之间保护煤柱以及巷道煤柱等方面的损失,同时还实现了开拓工程量的大幅减少,因而实现了回采效率的大幅提高。
2.2 对盘区的设计进行不断优化
实践发现,通过对盘区设计进行不断优化对于回采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进行盘区的布置过程中应当进行多种布置方案的比较,并从中选取一个最为经济科学,且回采率高的方案。二是盘区进行布置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巷道,以最大程度降低煤柱的损失。三是进行工作面的布置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盘区的巷道来作为工作面顺槽,待回采结束后将其直接作为上一个盘区最后的工作面顺槽,以降低巷道煤柱的损失。四是以煤矿相关回收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要求为依据,对那些走向长度超过600 m 的区域进行综采面的优先布置,尽可能将综采的面积加大,并尽量减少旺采的面积。五是对于同煤层及工作面,应以煤层厚度的变化为依据,进行相应采高设备的安装,以保证煤炭开采的合理性。六是待盘区综采面布置结束后,应通过连续回采工艺对边角块段进行全部回收。工作面应尽可能做到同断层的布置相平行,以实现工作面推进长度的进一步增大,以及断层旺采煤量的减少。对于边角块段应尽可能进行旺采面的布置,以将煤量的损失降至最低水平。七是采用煤层的近距离布置形式,将内外错布置方式改变为平错式,以降低工作面间的煤柱损失。八是对于边角块段的采煤过程中,应尽量实现煤房距构造距离的减少,保证构造无透水及瓦斯突出等情况的出现,而后将煤延伸至火烧边界、断层等区,以实现旺采面积的进一步增大。
2.3 提高综采能力及其相关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提高煤矿企业综采能力相关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对于工作面煤炭的回采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以盘区煤层厚度的具体情况为依据,进行相关设备的配置过程中必须对煤层厚度同设备采高之间的匹配性进行充分考虑。对于厚度处于5~5.5m之间的工作面,应进行采高5.3 m 的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的配备,以确保工作面煤炭回采率超过90%。此外,对煤层巷道的掘进进行设计过程中,必须对煤层的厚度等相关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对于厚度在5~5.5m 之间的煤层,巷道的掘进高度应从3.5m增至3.8~4.0m,以实现顺槽顶煤丢失量以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同顺槽之间过渡段煤炭损失量的减少。同时,以煤层厚度为依据,对工作面所需连续采煤机的型号进行确定,对于厚度超过4.5 m的煤层,应进行大采高煤机的使用,以实现顶底煤损失的尽可能减少。
2.4 不断加强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
首先必须以煤矿企业所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回采率考核办法为依据进行严格管理,要求进行煤炭生产接续计划编制的同时还应进行煤炭回采率计划的编制。进行煤炭回采率实施办法的定期考核,确保煤炭回收率工作得以顺利执行,同时将采区以及回采率作为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来进行矿井的考核,并确保奖罚制度的顺利实施。此外,还应将回采率作为一个指标纳入各个生产队的考核制度之中,以激励各个生产队不断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其次,应明确机构责任,确保其落实到位。将矿长以及工程师等作为领导,由技术组、调度室、地测站以及质量组等进行具体负责,确保回采率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工作面回采效率的及时总结。再次,煤炭生产过程中,应组织人员每天就各队的采高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推进度以及出煤量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奖罚,以实现对工作面回采效率的监督。最后,回采结束后应组织采后总结工作,并对工作面的采出量以及回采效率等指标进行考察,并严格奖惩制度的实施。
3 结语
在进行煤矿综采工作面煤炭的回采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生产,并对各工序进行严格控制,以最大程度避免煤炭的损失。此外,还应以相关安全规定为依据进行施工,以确保回采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煤矿综采钢闸门的回采效率,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鑫,孙学强,王晓燕. 提升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单产措施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03)
[2]張居仁,魏国山,陈海江. 浅谈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工艺及提高回采率的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07)
[3]李怀玉. 浅谈煤矿综采工作面如何提高回采效率[J]. 能源与节能. 2016(03)
[4]王俊龙. 优化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24)
作者简介:
董宏旭(1984—),男,汉族,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士,现任职于淮北矿业集团安拆公司祁南项目部技术员。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技术措施 回采率
综采工作面的回采率作为评价整个煤矿开采作业区域采煤技术措施先进与否、效率如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整个煤矿开采行业一直以来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回采率作为评判整个综采工作面回采技术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值得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煤矿开采作业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从技术、装备以及管理方面对如何提高综采工作面的回采率进行探讨与分析,这也正是当前相关工作人员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综采工作面回采煤损失的构成
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回采煤损失情况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工作面回采煤炭的损失以及采区煤柱的损失。工作面回采煤炭的损失,主要是煤炭回采工艺中巷道的布置不合理,以及工作面管理不科学等导致的。采区煤柱的损失,主要包括了采区隔离煤柱及其上下山煤柱,区段巷道顶底煤炭以及煤柱损失等方面。
2 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近几年来,从综采工作面所提供的回采率损失报告发现,初采放煤工艺损失与未采放煤工艺损失以外,放煤过程中的落煤损失以及放煤口上不脊背煤的损失同样是影响整个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放煤高度、放煤间距、放煤口尺寸等方面问题同样或多或少的影响着综采放煤工作面回采率的实现与提升。可见,提高综采工作面回采率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它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综合各方经验,从技术、装备以及管理等方面对定煤工作面采煤作业进行合理的优化,进而不断提升煤层的回采率。笔者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将几大较为有效的技术措施做如下归纳。
2.1 对矿井的传统布置方式进行改革
煤矿企业中矿井的布置方式直接关系着煤炭的回采效率,为实现煤矿企业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不断提高,必须对传统落后的矿井布置方式进行不断改革,对其进行扩能设计,煤矿井田的开采顺序、开拓布置以及采煤法都必须从如何实现煤矿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进行设计,并对矿井的布局理念进行不断改革。据调查,采用无盘区设计思路进行矿井的布置,将盘区上下山取消,并在大巷的两侧进行工作面的直接布置不仅大大减少了盘区之间保护煤柱以及巷道煤柱等方面的损失,同时还实现了开拓工程量的大幅减少,因而实现了回采效率的大幅提高。
2.2 对盘区的设计进行不断优化
实践发现,通过对盘区设计进行不断优化对于回采效率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进行盘区的布置过程中应当进行多种布置方案的比较,并从中选取一个最为经济科学,且回采率高的方案。二是盘区进行布置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巷道,以最大程度降低煤柱的损失。三是进行工作面的布置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盘区的巷道来作为工作面顺槽,待回采结束后将其直接作为上一个盘区最后的工作面顺槽,以降低巷道煤柱的损失。四是以煤矿相关回收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要求为依据,对那些走向长度超过600 m 的区域进行综采面的优先布置,尽可能将综采的面积加大,并尽量减少旺采的面积。五是对于同煤层及工作面,应以煤层厚度的变化为依据,进行相应采高设备的安装,以保证煤炭开采的合理性。六是待盘区综采面布置结束后,应通过连续回采工艺对边角块段进行全部回收。工作面应尽可能做到同断层的布置相平行,以实现工作面推进长度的进一步增大,以及断层旺采煤量的减少。对于边角块段应尽可能进行旺采面的布置,以将煤量的损失降至最低水平。七是采用煤层的近距离布置形式,将内外错布置方式改变为平错式,以降低工作面间的煤柱损失。八是对于边角块段的采煤过程中,应尽量实现煤房距构造距离的减少,保证构造无透水及瓦斯突出等情况的出现,而后将煤延伸至火烧边界、断层等区,以实现旺采面积的进一步增大。
2.3 提高综采能力及其相关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提高煤矿企业综采能力相关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对于工作面煤炭的回采效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以盘区煤层厚度的具体情况为依据,进行相关设备的配置过程中必须对煤层厚度同设备采高之间的匹配性进行充分考虑。对于厚度处于5~5.5m之间的工作面,应进行采高5.3 m 的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的配备,以确保工作面煤炭回采率超过90%。此外,对煤层巷道的掘进进行设计过程中,必须对煤层的厚度等相关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对于厚度在5~5.5m 之间的煤层,巷道的掘进高度应从3.5m增至3.8~4.0m,以实现顺槽顶煤丢失量以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同顺槽之间过渡段煤炭损失量的减少。同时,以煤层厚度为依据,对工作面所需连续采煤机的型号进行确定,对于厚度超过4.5 m的煤层,应进行大采高煤机的使用,以实现顶底煤损失的尽可能减少。
2.4 不断加强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
首先必须以煤矿企业所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回采率考核办法为依据进行严格管理,要求进行煤炭生产接续计划编制的同时还应进行煤炭回采率计划的编制。进行煤炭回采率实施办法的定期考核,确保煤炭回收率工作得以顺利执行,同时将采区以及回采率作为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来进行矿井的考核,并确保奖罚制度的顺利实施。此外,还应将回采率作为一个指标纳入各个生产队的考核制度之中,以激励各个生产队不断提高煤炭的回收率。其次,应明确机构责任,确保其落实到位。将矿长以及工程师等作为领导,由技术组、调度室、地测站以及质量组等进行具体负责,确保回采率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还要不断进行工作面回采效率的及时总结。再次,煤炭生产过程中,应组织人员每天就各队的采高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推进度以及出煤量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奖罚,以实现对工作面回采效率的监督。最后,回采结束后应组织采后总结工作,并对工作面的采出量以及回采效率等指标进行考察,并严格奖惩制度的实施。
3 结语
在进行煤矿综采工作面煤炭的回采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生产,并对各工序进行严格控制,以最大程度避免煤炭的损失。此外,还应以相关安全规定为依据进行施工,以确保回采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煤矿综采钢闸门的回采效率,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鑫,孙学强,王晓燕. 提升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单产措施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03)
[2]張居仁,魏国山,陈海江. 浅谈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采工艺及提高回采率的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07)
[3]李怀玉. 浅谈煤矿综采工作面如何提高回采效率[J]. 能源与节能. 2016(03)
[4]王俊龙. 优化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24)
作者简介:
董宏旭(1984—),男,汉族,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士,现任职于淮北矿业集团安拆公司祁南项目部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