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献
朱小蔓教授是中国当代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朱老师十分关切学校教育中由于过分关注背考记诵、分数提升而引起的人格发展的不健全、师生关系的紧张甚至恶化。30多年来,情感教育缺失之于人的发展,情感教育如何与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价值观教育一体助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始终是情感教育研究关注和实践的焦点。情感教育的高质量开展并从更大程度上达成人的发展的积极效应,关键在于教师。基于此,90
朱小蔓先生是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开拓者和实践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她开始从伦理学角度研究道德情感问题,之后转入教育学领域,从情感维度观察和思考教育问题,走上了情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道路。朱小蔓先生在不同工作阶段,遇到了不同的特殊学生群体,从情感角度关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她情感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朱小蔓先生以大爱帮助残疾青年侯晶晶拓展生命成长空间,培养“中国首位轮椅上的女博士”的
价值澄清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拉斯(Louis Raths)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创立的。该学派认为:价值源于个体生活经验,个体经验差异自然导致价值观念不同,并且个体价值观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变化。价值澄清是在个体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反思个体生活及经验,促使其价值观念冲突澄清,形成行为与价值观相互协调的状态,这一过程是指导者自然引导而非强加灌输形成的。 一、价值澄清模式在问题学生
核心价值观在增强国民归属感、增加社会凝聚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已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同。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似,英国政府也提出了英国的核心价值观。英国对其核心价值观(Fundamental British Values)内涵的探寻已超过10年。从1997年布莱尔政府开始,英国政府就开始尝试总结和界定英国价值观。经过历届政府对英国历史文化背景和现阶段人民共识价值的分析,英国核心价值观最终被概括为四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初步呈现层次不同、形式多样的跨境教育合作与交流的格局.随着我国加入WTO, 以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一带
【班会背景】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管理育人”中明确指出:“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形成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而班级公约无疑是探索和践行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它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依托学生制定,依靠学生执行,约束学生行为,促进学生成长。基于此,笔者开展了班级公约制定主题班会。 【班会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班级公约的深刻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去寻求
【班会背景】 中学生对朋友的关系非常重视,他们对彼此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朋友交往中一旦出现不满足自己意愿的事情,就会发生关系的裂变。有时为了满足朋友的意愿,他们往往会做一些违背自己原则的事。如何做到既不损害友谊又不违背自己原则?这对青少年形成独立人格有很重要的影响。笔者在班级发起一项关于“我的困扰”的调查时发现,很多同学会遇到这一问题,故而设计了本节主题班会课,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