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档案落户德州大学的分析及启示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iao1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闻切入:马尔克斯档案落户德州大学[1]
  2014年11月24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哈里·兰塞姆中心(Harry Ransom Center)宣布,著名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档案将在此落户。档案内容包括马尔克斯的手稿、笔记、影集、信件、私人物品等,其中包括《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两部著作以及其他未出版作品的手稿,还有马尔克斯致多位作家的私人信件。如下图所示。
  购买马尔克斯档案的德州大学是研究拉美文学的著名学府之一,而档案落户的兰塞姆中心则是美国首屈一指、也是唯一一个位于美国与拉美交界地区的文学图书馆及档案馆。除了此次引入的马尔克斯档案外,兰塞姆中心还保管着海明威、詹姆斯·乔伊斯等其他世界文学大师的档案。德州大学对马尔克斯档案报以极大热情和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师生研究拉美文学的珍贵素材。
  二、分析:马尔克斯档案为何落户德州大学
  面对众多文学类图书馆及档案馆,马尔克斯档案为何最终落户德州大学的兰塞姆中心?笔者查找以往新闻发现,众多名人都曾选择将自己的档案捐赠至兰塞姆中心。究其原因,主要是兰塞姆中心在悠久的历史中积淀下来的丰富馆藏以及其对资源的全方位开发利用,得到了众多名人的青睐。
  (一)兰塞姆中心历史概述
  兰塞姆中心的建立可谓是德州大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且其在成立之初就已有丰富的馆藏作为基础。
  德州大学创立于1883年,是德克萨斯州大学系统中的主校区,也是州内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20世纪初,学校大量购买诸如勃朗特姐妹、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等著名文学家的私人档案,积累了丰富的馆藏,为兰塞姆中心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到1952年,德州大学收藏的各类材料已达100万册,并极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迅速扩充。为此,哈里·兰塞姆富有远见性地提出:在德州大学建立一流的图书馆,使之成为国家级的研究中心。
  由此,哈里·兰塞姆于1957年创立人文研究中心,后更名为哈里·兰塞姆中心。他认为,一个完备的图书馆是建立一所知名大学的基础,故在其职业生涯投入了大量精力来建设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之后,图书馆又大规模地将私人图书馆纳入馆藏范围之内,逐步发展成为今日的兰塞姆中心。
  如今,兰塞姆中心可谓是德克萨斯州的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美最优秀的研究型图书馆。馆内收藏了大量著名作家及艺术家的作品,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学术研究,或通过展览、朗诵、演讲等形式分享馆藏。由此可见,兰塞姆中心主要致力于艺术及人文学科研究,为此,其主要职责包括:收集原始文化资源;通过高标准的分类、保护及管理来保管并利用文化遗产资源;支持相关研究工作;为学者、学生及公众提供教育资源。
  (二)兰塞姆中心的丰富馆藏
  如前所述,兰塞姆中心以艺术及人文学科研究为主要目标,并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馆藏。兰塞姆中心创立之前,德州大学已通过购买的方式收藏了大量资源,这一部分文化遗产也成为兰塞姆中心建设的基础。之后,兰塞姆中心广泛地征集知名作家的私人档案,其中涉及报告文学、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也包括犹太及非洲等不同种族作家的作品,类型极为多样。与此同时,兰塞姆中心不断扩大非文学类资源的收购范围,例如水门事件的档案也列入其中。
  经过数十年积累,兰塞姆中心的馆藏已有相当规模,其中包括4200万件手稿、近百万善本、500万张照片以及10万件艺术品等。[2]丰富的馆藏奠定了兰塞姆中心在英美文学及拉美文学研究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使其成为全州乃至全国的文化中心。
  (三)兰塞姆中心的资源征集
  兰塞姆中心主要是依靠资源征集来扩充馆藏,这一特点在新闻以及前面的叙述中都有所体现。兰塞姆中心进行资源征集主要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持续性征集,二是大范围征集。
  资源征集自兰塞姆中心成立就是其主要职责之一,通过这一手段,兰塞姆中心也收集到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使征集成为常规工作之一。将自己的私人档案出售给兰塞姆中心也是目前越来越多知名作家的选择。例如,美国文坛元老级人物诺曼·梅勒日前就以天价将自己的私人档案出售给兰塞姆中心。这种收购模式也使兰塞姆中心的馆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除此之外,兰塞姆中心征集范围极其广泛,除名人手稿、信件等大量私人纸质档案外,还包括各类实物档案。例如,摄影记者邓肯在近日将毕加索绘画用的调色盘捐至兰塞姆中心,而兰塞姆中心也曾大量收购戏剧表演所用的提线木偶等。这些多种类型的资源极大地满足利用者多方面的需求,也体现了兰塞姆中心在资源征集上孜孜不倦的追求。
  (四)兰塞姆中心的馆藏利用
  兰塞姆中心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多样化利用提供了基础,诸如展览、座谈会等多种类型的资源分享方式让学者、学生乃至公众,可以浏览和利用中心的海量资源。兰塞姆中心官网即为馆藏利用的一个重要平台,用户可以浏览艺术作品、书刊、影片、手稿、照片等多种类型的资源。此外,兰塞姆中心将资源进行整合,推出了大量主题展览,例如《<乱世佳人>台前幕后》、《爱丽丝梦游仙境》等,[3]涵盖了文学、影视、艺术作品等多个方面,展览主要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网上展览这种新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更多用户提供了利用资源的机会,也使兰塞姆中心的馆藏能够为更多人知晓。
  另一方面,兰塞姆中心也充分利用Facebook等社交媒体进行馆藏资源的宣传及利用,用户关注之后即可了解展览等动态,浏览兰塞姆中心馆藏的基本信息。
  由此可见,兰塞姆中心凭借其独一无二的丰富馆藏而享誉全球,并且在馆藏利用方面也已建立完备体系,让名人档案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这些其他档案馆或图书馆无可比拟的优势使之备受青睐,它也因此成为收藏马尔克斯档案的最佳场所。   三、思考:马尔克斯档案的利用前景
  拉美文学代表人物马尔克斯的档案落户研究拉美文学的著名学府德州大学,这一举措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同时也让兰塞姆中心这个一流的文学档案馆更加充满魅力。兰塞姆中心向来重视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也让笔者更加看好马尔克斯档案的利用前景。从形式上来看,各类围绕马尔克斯档案的专题展览、讲座等将全面揭示马尔克斯及其生活。从主要利用者的角度来看,兰塞姆中心未来极有可能从学者、学生、普通公众三个维度对马尔克斯档案进行开发。笔者主要从用户角度预测马尔克斯档案的利用前景。
  (一)学者利用
  以拉美文学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学者将是马尔克斯档案的主要利用者。从兰塞姆中心以往对名人档案的利用状况来看,兰塞姆中心也将尽快开放马尔克斯档案的阅览工作,德州大学相关学者可直接前往中心或借助网络查阅档案的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学术研究。
  (二)学生利用
  马尔克斯档案经过整理编目后将逐渐对学生开放,研究拉美文学的学生可和学校教师一样前往中心查阅档案。除此之外,马尔克斯档案也将走进学生课堂,成为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公众利用
  对于热衷于马尔克斯作品的普通公众而言,马尔克斯档案也将成为可利用的对象之一。从以往档案资源开放的经验来看,马尔克斯档案的开放将从两方面开展。首先,兰塞姆中心在特定时间,如周末将对公众开放,欢迎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或以展览、讲座的形式集中将马尔克斯的档案以系统的方式直接呈现给游客。其次,兰塞姆中心官网也将实现部分档案的数字化扫描,方便用户在线浏览相关资源。其中,后者将是兰塞姆中心主要的公众服务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呈现出来的档案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如音频、视频等,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档案资源利用门槛。
  由此可以推断,在不久的将来,马尔克斯档案将全面发挥其价值,在文学研究、教育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帮助研究人员、学生以及普通公众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马尔克斯,推动拉美文学研究发展。这种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解释了为什么德州大学师生对马尔克斯档案报以极大热情和期望。
  四、启示:我国如何开展特色征集与特色服务
  (一)兰塞姆中心档案征集与服务特色
  兰塞姆中心为我们开启了一种名人档案征集与服务的特色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有:
  第一,将档案征集作为基本职能。兰塞姆中心征集名人档案就是其基本职能,一直致力于对文化艺术名人档案的征集,突出自身人文学科研究的特点。因此,经过数十年发展,兰塞姆中心在这一领域积累了大量资源,成为全美首屈一指且别具特色的文学性博物馆及档案馆。
  第二,征集范围广泛。兰塞姆中心的档案征集有重点,却不局限档案类型,纸质档案、实物档案以及其他载体形式的档案都是其征集范围。大范围征集有助于全方位地反映馆藏主题,也可提供全面服务。范围广泛的另一层含义是,兰塞姆中心的征集是跨国界的,不仅征集美国本土的名人档案,也征集其他国家的名人档案。
  第三,档案服务针对不同受众。兰塞姆中心已开展多种活动来利用自身馆藏服务公众,且针对不同受众采用了不同服务形式。例如,实行资源上线方便社会群众在线浏览,设立开放日欢迎公众参观,档案资源开放便利教职工及学生查阅等等。除此之外,讲座、展览、演讲等多种形式也起到了档案资源服务公众的作用。多种服务的组合使得档案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4.2对我国的借鉴
  兰塞姆中心的档案特色征集与服务对我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尽管我国目前像兰塞姆中心这样的民间档案机构尚不多见,但特色征集对档案馆也是必要的。档案馆征集名人档案需要有所侧重,可打破地域甚至国界的限制,有重点地征集档案,打造特色馆藏。当然出于国情,我国没法也无需照搬兰塞姆模式,但其重点征集、特色征集的做法还是值得我国参考。
  此外,兰塞姆中心的特色服务也有一定借鉴作用。中心依托自身的特色馆藏,开办档案专题展览、讲座,或是借助社交平台推送馆内档案资源的相关信息,将馆藏档案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等服务都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国档案馆需要加强服务意识,让公众与档案更加贴近,更好地发挥档案价值。
  注释及参考文献:
  [1]Harry Ransom Center.Nobel Prize-Winning Au? thor Gabriel García Márquez’s Archive Acquired[EB/ OL].[2014-12-23].http://www.hrc.utexas.edu/press/re? leases/2014/ggm.html.
  [2]]Mission and History [EB/OL]. [2014- 12- 23]. http://www.hrc.utexas.edu/about/mission/.
  [3]Exhibitions[EB/OL].[2014-12-23]. http://www. hrc.utexas.edu/exhibitions/.
其他文献
小学写作教学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知识积累、兴趣培养、思维能力的开拓以及写作指导与评价等各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小学写作教学应该
期刊
期刊
虎 扑    1、盘法  承鹰捉(图1),侧身而立,重心在前,前膝裹劲,以头领身向后,后脚后退半步,随前脚后退半步,重心后移,吸气束身,目视前方,三尖照,六合合。接着,后脚前蹬,以头领身,身催前脚,前踩,脚尖内扣,前膝弓,前脚趾抓地,膝与脚垂直内裹,腰不塌;后脚在后随追蹬半步,向前支撑蹬直,足跟落地,全脚掌贴地面,从头到脚根成一笔挺的倾斜直线,两脚在一条直线上,受敌面小,后脚置于中线上,撑地并微向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开展有效教学成为热门话题,但研究多涉及到教学模式的探讨.本文主要论述了新课改下如何创造性地整合教材,把有效教学和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
根据对本校2012级4个班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研,讨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建议和做法。
新课程的实施是势所必然,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语言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工具,也应与时俱进,得到改进、更新;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课堂上使用的教学语言是否恰当是分不开的,因此在
期刊
《九要论》是一部经典的武术理论著作,曾在太极拳、神拳等拳种中秘密传抄,其具体年限已难考。《九要论》最早面世见于1919年形意拳大家李剑秋著的《形意拳术》中,称名《岳武穆形意拳术要论》和《交手法》(简称李本),书中交代为民国四年(1915年)河南济源郑濂浦先生得自于其乡原作杰家。其后《九要论》方揭开其神秘面纱,被逐步公诸于众。1928年凌善清《形意五行拳图说》中辑录有《武穆形意拳要论》和《交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