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探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e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作了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个性发展 合作讨论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学习场所以及学习所需要的材料,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自主学习一旦成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将使学生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受益匪浅,也将为其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我们化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化学的学科优势,努力营造最优化的自主学习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激励和鞭策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建立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
  
  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情境下,师生之间以饱满的情绪进行交流,使学生饶有兴趣、愉快地学习,自觉主动地习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庄重而不矫饰,谦和而不傲慢,积极营造亲切、和睦、关爱、融洽的课堂气氛,努力使得学生的心态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敏捷。这种师生互尊,情感共鸣,必将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在化学教学中,我都尽力地去营造民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调查与研究”、“资料”、“讨论”、“化学、技术与社会”等栏目,同时结合当地的一些化学事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素材,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合作地学。
  如“空气”这节课的内容相对简单,有许多知识,学生在其他学科学习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我想,是否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忆、思考,通过观察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呢?这节课,能不能试着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自己来学习呢?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收集有关空气的信息,准备参加以“我所认识的空气”为题的课堂讨论。
  这节的课堂讨论,出现了我意想不到的场面,下面是一些讨论的片段:
  师:我们生活在空气中,大家对空气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大家能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共同分享吗?
  生1:课本中告诉我们,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师:那生活中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这一点,你知道吗?
  (学生热烈讨论,列举人可以在空气中生存,豆科植物可以利用根瘤菌吸收氮气,绿色植物可以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等事实,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师: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现在,我请大家观察一个实验,同学们注意观察、思考,告诉我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教师演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实验)?
  生2: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大约占1∕5体积。
  (教师强调:实验中红磷有剩余,却无法燃饶,说明什么?水为什么会流到广口瓶里?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总体积的1∕5。)
  生3:我觉得空气的成分不是到处一样,也不是都不变化的。比如,空气会被污染,城市空气不如我们农村空气新鲜。
  师:是吗?请具体说说什么是空气污染。
  生3:课本上说,空气的组成是比较固定的,但是由于现代工农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了空气的污染。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主要是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师:你回答得很棒。从总体上来看,地面上的空气成分是比较稳定的。单在局部地方,某个时间里,空气的成分是有所变化的。我们要防止空气污染,使我们能健康地生活。同学们在书本以外有没有找到关于空气的知识?
  生4:杂志上的资料说,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多的缘故。气候变暖会使有的地方会热得无法居住;一些富饶的土地可能变成沙漠;海平面会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
  师:我们应该怎样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呢?
  (学生议论、交流)……
  本节课的问题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是在创设了实际情景的前提下进行的,同学们充满激情的讨论、活跃的思维、高涨的情绪使得化学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教学过程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生成的,不是予设的。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自主学习的快乐,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更多的是对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思维品质的提升,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真实想法,让学生在紧张而饱满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突破口;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的构建与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总是围绕某些问题进行的,精心设计讨论问题也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基础。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是应遵循适度性原则,讨论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不能太难,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太简单,否则流于形式。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阶梯性原则,不断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要考虑到满足异质小组内不同学生水平的需要,充分发挥互助合作的功能。例如,学习SO42-的检验方法时可设置下面一系列问题:⑴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何现象?在加入稀盐酸有何现象?盐酸有何作用?⑵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吗?⑶某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吗?⑷你组认为检验SO42-的最严密的方案是什么?教师在设计讨论问题时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理念;还要研究学生,精心设计既有联系性又有开放性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
  自主学习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的全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形成一种“非学不可、非做不可、非自己想办法不可”的主动局面,使学生在课堂和实验室里,经常处于不断发展,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善于总结的环境下,再加上老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增强,创造精神一定可以提高。总之,学生的知识不是“灌”出来的,是通过思考“悟”出的,是通过活动“生产”的。在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自主学习的大力推行会让学生“吃”到一份兴趣盎然的能力营养大餐,并将受益终生。
  
  (作者单位:江苏通州市西亭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设计意图电影《熊出没之奇幻空间》中奇幻森林的变化无穷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们对奇幻森林充满了好奇,私下里常常几个人一起边画边创编出新的故事情节,很是着迷。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