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作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_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英语新闻听力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如何在听力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技术教学。笔者运用建构主义的三大要素,结合多媒体的特点进行多媒体实践教学,较为有效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交互合作学习和在情境中学习。
  【关键词】建构主义 多媒体 新闻听力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2016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听力考试的调整,新闻听力将首次出现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大学英语四级中的听力新闻报道三个话题,共7道题。由于新闻听力信息量大,专有词汇众多,且句子结构紧凑,这些特点都使之成为了听力教学的难点。
  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教师可以给学生充分分享与教学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相关的试题集与测试。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化教学的内容更加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更新及时,能够较好地实现新时代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
  近年来,建构主义以其系统可行的理论,丰富了教学模式,并广泛应用到英语听力教学中。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鲜视角,提供了新的方向。20世纪90年代初, 建构主义大量引进中国。在近20年的研究发展中,建构主义以其蓬勃之势,促进了国内教学改革,提供了教学新思路。2002年,“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顺利召开,就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上学习,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特别是建构主义与语文、数学教学进行了重点讨论。建构主义与英语教学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胡春洞。但是,据笔者所持有的资料,将其应用到大学英语新闻听力的多媒体教学中的并不多。随着英语听力在大学英语四级以及英语能力要求方面越来越重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试从建构主义角度,重点分析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的作用,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新闻听力的成绩。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其最先由瑞士哲学家皮亚杰(Piaget)于1997年提出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维果斯基和布鲁纳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以及哲学等方面的思想家,对建构主义也起了丰碑式的作用。建构主义进一步兴起表现在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其中,学习理论体现了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的深入系统化发展。从而,建构主义发展到教育教育领域中的趋势不可阻挡。建构主义分析学习和知识的本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认为知识是人类对以往知识的经验的总结和对外界世界的理解。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复制重复,也并不是传授者对知识框架的填充,而是学习者自主建构,形成对知识的掌握。
  建构主义重视三大因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以及互动性。建构主义将重点由知识的客体(知识的内容)向知识的主体(学习者)转移,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学习,符合学习的根本目的。建构主义提倡的是一个开放的、交互协作的学习环境。同时,建构主义学习观和教学观,倡导学本教育而非师本教育,这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是一个重大革新,对教育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三、建构主义指导下多媒体在英语新闻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传统的新闻听力教学形成了 “播放录音——完成习题——核对答案”固定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送器,其引导的力度不够,学生没有主体地位,师生间互动不足,造成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严重缺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时期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建构主义为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中,教学的自主性、情境性和交互协作性是建构主义所强调的三大因素。而多媒体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良好的听力环境。基于建构主义的英语听力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创设情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协作,有效完成知识与信息的建构。笔者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进行了新闻听力教学,以对比的方式对自己所教的成绩相当的12级会计1班和3班的进行了一个小测试。测试的材料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官网上公布的2016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样题的新闻听力5到7小题:
  1.自主性课外学习。建构主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教师的讲解几乎占去整个课堂的时间。学生对知识的陌生和无力感使之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因此,给学生时间去提前预习思考将要学习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
  在听力课前,笔者在会计1班布置好跟听力材料相关的预习材料,比如样题中的“taxi”。要求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搜罗与的士相关的视频或者文字材料。例如,通过互联网诸如Google, Yahoo, Baidu等搜索引擎,收集相关的英语电影电视教学等节目,或者豆瓣、百度文库等资源搜集到相关的英语资料,促进知识与信息的获得。
  在引入听力话题之前,笔者检测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就完成形式来说,有PPT、卡片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据学生反映,学生的资料基本是来自于网络。由此可见,学生能够根据教师安排的任务有意识地自主地学习。
  为了验证可比性,笔者在会计3班并没有布置预习任务。经笔者的统计,做了预习工作的会计1班比会计3班在样题5到7的正确率高20%左右。为了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笔者又将听力样题后面的题型在两个班做了实验,结果都表明,课后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听力答题准确性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听力水平,进行差异化的目标要求。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通过设定目标,执行计划,以此进行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和师生评估,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我发挥空间,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积极性。
  2.情景式导入。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单一的传统教学,只是直接播放听力音频材料。而多媒体的引入,让图片、文字、音像等等能够有机结合,融视觉和听觉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将学生长时记忆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唤醒,从而将已有的知识与新有的知识重建一个知识架;若是已有的知识能够同化现有的知识,那就能够赋予新知识更多的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无法同化,则会引发顺应过程,重建重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受业,更要成为教学情景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在播放听力之前,以图片或者视频导入“taxi”话题,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引入与话题密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者影片。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比如,可以根据样题中的内容,建立几个情境,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出租车司机,乘客,交警等角色。学生可以自选一个相关的话题,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则作为观众或者评委进行评判。这样的活动能够使学生融入到一个与话题相关的语言环境,在实际情境中提高听说能力,且能够充分有效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快地融入学习情境中。
  3.交互式师生交流。传统的听力教学,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学习者对事物的理解,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看待事物的性质等特征。但是,每个人的角度是有局限的。丰富的个人知识和信息的获得是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实现的。师生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对以往的经验和知识总结进行一个重新审视,以多角度视角来看待人与事。而利用多媒体进行听力教学中,可以进行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形成更为持久系统的知识建构。一方面,通过与教师交流,与同学之间进行的交流,学生能够查漏补缺,建构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建构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是否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符,所谓教学相长,也正是这个道理;以样题为例,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分享“taxi”相关的词汇。比如说,司机和乘客的表达;付费的方式;的士与公交车等交通工具的比较。待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利用多媒体监听的方式了解讨论的成效,有小组代表发言阐述。小组的讨论,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要求学生给出答案,并给出答题原委。教师可以采用提问导入式、小组讨论交流式、比赛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教师进行一定的点评,并补充相关的内容与总结。比如补充词汇,如选项中出现的“consumer right”“be equipped with meters”以及选项中并没有出现,但是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如 “charge..for”“thumb up”。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听力材料甚至多媒体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互动。
  在听前充分地预热后,学生对将要听的内容有一定的把握,他们的自主性得到充分激发。小组间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品质,有利于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因此,教学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写作的一个重要过程,交互式师生交流学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四、结语
  最新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当的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多媒体资源是完成教学任务、创设情境与交互式教学等的重要工具。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多媒体对大学英语新闻英语听力教学的积极性,笔者对以后的教学有以下建议:
  首先,教师本人应该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任何教学都是在都是以教学思想为指导来开展的。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新闻听力教学,教师是实施的主体。
  其次,教师还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将音频、视频和图像有机结合,丰富课堂知识,扩大教学的信息量。
  还有,学生在努力提高听力策略的同时,加强自我调控与自我监督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应该设定跟自己水平相符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听力策略,自我检查听力完成情况或者同伴之间相互监督等方式来督促自己学习。
  最后,学校能够创设现代化教学的学习环境,为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环境。
  参考文献:
  [1]Brooks,J.G.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高中生学习英语的现状,根据教师自身的实践,活教英语,创建有生命力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活教英语 有生命力的高中英语课堂  许多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认为它难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材上的“难、繁、偏、旧”,又有学校学科管理中片面追求分数,还有教师教学价值取向,教学方法的问题。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进行,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健全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教师多用集中法教授高中英语词汇,弊端较多。本文就高中词汇教学提出几点建议:第一不同的时段教授不同的词汇;第二词汇教学要结合语音教学;第三要教会学生记忆单词的多种方法;第四,要培养学生查阅英语词典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存在问题 教学建议  词汇教学现状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每周五节,每学期两个模块合计十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教学任务重,时间紧。为了赶进度,大部分
【摘要】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二者之间理所当然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英语和汉语作为全球使用范围较广的语言和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对于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不断加深。本文将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和兩者之间各自具有的特点进行着重分析。  【关键词】词汇对比 差异原因 特性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区别。而对于英语和汉语区别研究的对比分析是语言研
Every human being have to face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In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 was on the intational stage, and it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mil
期刊
光是什么?rn光是什么?rn我们从一些自然现象中可能会有所感悟:当我们经过茂密的树林时,会发现太阳光穿过树叶的间隙,像一条线一样投射到地面,这时我们可以说:光是沿着直线传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深。为了促进教育有更好的发展,让孩子能够接受足够优质的教育。人们也在不断地追求更好的教育方式。其中微课的尝试就是对教育方式的一种改革。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使用方面因为篇幅短小精悍和内容丰富多样等优势,在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与推广。并在使用过的院校中赢得了很多师生的好评。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够得到
本文通过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探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