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挥洒汗水 实现致富梦想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xc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吉林省辉南县团林镇团林村的吕兴海从小吃过苦、受过累、过过穷日子,深知穷苦的滋味,自懂事起,吕兴海就决心要让父母跟着自己过上好日子,不再吃苦受累。为了实现这个久久隐藏于心底的梦想,吕兴海不断地追求、拼搏,为了圆自己的致富梦,挥洒着辛勤的汗水。
  由于家庭困难,吕兴海初一就踏上了打工之路。他在家附近的木工厂打工,当学徒,由于他心灵手巧、努力钻研,慢慢地在工作中学会了木工的基本技能,也由原来的学徒变成了大工。正当他不再为生计而烦恼时,一次意外改变了他的人生,因在工作中的一时疏忽,他失去了两根手指。木工是靠手吃饭,无奈之下他不得不辞去工作,回家养病。
  199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吕兴海经人介绍前往韩国打工,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家里的经济状况慢慢改变。可不幸再次降临在他的头上,一次车祸差点让他命丧异国他乡,带着伤痛的吕兴海回到了家乡。在康复过程中,吕兴海明白了一个道理,既然打工赚钱这条路不能走,那么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来说,何不让自己扎根于故乡的土地,在乡土上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
  吕兴海所在的团林镇近年来棚膜经济发展迅速,他周围已经有不少乡亲都从事瓜果蔬菜的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吕兴海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留心观察和学习求教之后,他贷款先在自家房前建了一个半亩地的大棚。初次从事棚膜种植,吕兴海可以说是门外汉,因为文化低、底子薄,他走了不少弯路。由于盲目跟从,2007年吕兴海误引进了一个黄瓜品种,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这个品种只长秧苗不开花。看着满棚长得郁郁葱葱的黄瓜秧,吕兴海急得团团转。改种别的作物已经来不及了,事已至此,注定整个春茬作物颗粒无收,自己白白忙活了一春天。吕兴海很懊恼,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无知。也就是在这时他痛下决心:一定要学习知识、学习技能。
  此后,吕兴海买来了各种有关棚膜蔬菜种植的书,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只要一有空,他就钻进书堆里,刻苦学习各项种植技术,遇到不会的字就查字典,并且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和同行相互交流种植技术,并做好各种记录。在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一个厚厚的本子,都是他从各种书上摘抄下来的准备随时翻阅的资料。
  2011年,吕兴海有幸成为辉南县农广校农民创业培训学员,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参加专业培训,所以特别用心地听取蔬菜专家的讲授,在课堂上他的提问最多,做的笔记也最全。吕兴海常常感慨:如果早一点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如果能早一点参加这类专业培训,何必走那些弯路呢。农广校的农民创业培训给他送来了新观点、新技术和好政策,让他更加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如今,吕兴海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去年他又承包了一栋国家投资兴建的大棚。经验越积越多,规模也越扩越大,到目前为止,吕兴海已经由原来的半亩地的大棚扩大为现在的4亩地的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蔬菜。从蔬菜的田间管理到病虫害的防治,他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成了村里科学种菜的能手。他种的蔬菜产量高、质量好,每年都能卖上好价钱,年纯收入都在十万元左右,家里的日子也一天天地红火起来。
  辛勤的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探索新的种植模式,不断向新、特、优发展,吕兴海坚持每天看电视、看报纸,并通过互联网不断学习充电,寻找新的种植项目。科技之花结硕果,有耕耘就有收获,带着无限的希望,他又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了。
  吉林省辉南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 薇
其他文献
在行业里,他因勤奋好学、做事较真儿而闻名,在人群中他的工作激情常常感染和激励大家,他就是现任内蒙古农广校校长,一个富有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始终对工作充满信心和激情干劲儿的人——季广德。  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大学毕业后季广德被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委员会工作,从此成为了内蒙古农业工作战线的一员。深入基层5年的研究工作使他浸入熔炉,从一名书生气的学生迅速成长为一名善于钻研和勤恳务实的农业工作者。16年
学习改变命运,知识面创造财富。2010年12月12日,亿万农民将迎来一个新的节日,由农广校优秀学员代表联合倡议、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办学单位共同发起的“农民读书节”将正式启动。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耕读”的文化传统。唐诗有云:“天下良图读与耕。”耕即耕田,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即读书,读书让人知诗书,明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耕作之余,吟几句《四书》,念几页《五经》,
年年有“余”虽然是个吉利的祝福,但如今各家的餐桌总比前些年丰盛,难免餐餐有“余”,倒掉十分可惜,如留到下一餐,将吃不完的食物在热锅和冰箱间一再往返,这样不但风味尽失,而且更有细菌和毒素滋生等健康隐忧。  剩饭剩菜里面就营养成分来说,最多的是糖分,然后是反式脂肪酸,少量不完全蛋白,大量亚硝酸盐和细菌,几乎没有维生素和消化酶。另外,有些食物的毒素仅凭加热是不能消除的。在一般情况下,通过100℃的高温加
1 用医用胶布代替电工绝缘胶布  一些农户在改造线路或电器时,因家中没有电工绝缘胶布,而私自用医用胶布或伤湿止疼膏代替黑胶布,包缠线路的接头或其它裸露的部位。这样做很危险,轻则造成线路漏电、短路,重则可引发火灾和触电等恶性事故,因为电工绝缘胶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防潮性、耐酸碱性及抗环境变化能力(包括紫外线)和足够的绝缘功能,而医用胶布和伤温止疼膏虽然粘性不错,但不具备电工绝缘胶布的绝缘功能,也不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涉农专业的中专教育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农广校结合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务农农民现实需求,通过河北、山东两省两年试点,初步探索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中等职业教育涉农专业送教下乡的教学模式。  一、“送教下乡”教育模式定义  “送教下乡”是一种全新的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将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把农业职业教育办到农民家门口和田间大棚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就显著,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但是,我国农业底子薄、农民收入低、城乡差距大的国情依旧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差距,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受自然资源约束日益凸显,依靠自然资源的投入来发展农业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不仅顺应我国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人的思想是最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那就一定能做出惊人的成就来。这是徐慧校长最欣赏的一句话。徐慧任辽宁省农广校校长以来,就凭着这种自信、专注和执着,专心经营农广事业,取得惊人的成就,赢得体系普遍赞誉。  2003年徐慧被任命为辽宁省农广校校长时,全省农广校各项工作处于半瘫痪状态,招生萎缩,培训没有职能;省校债务沉重,职工工资没有出处;人心涣散,管理薄弱。受命于危难之
一边是“老人农业”,中老年人在农村种地成为主流;一边是“农村城镇化”,农业领域人力资源、金融资本、土地资本不断向城市聚集。难怪政协委员张庆成近日要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业教育专题座谈会上焦急地发问:“靠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  靠谁来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从现代农业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中寻找答案。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依托的农业科学技术支撑,更在于其必然根植于社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管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备受社会和政府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是试点的一项重点工作,远程教育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之一。远程教育是学员与教师、学员与教学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培训形式,是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广校成立之初便立足农民远程教育,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农广校远程教育已然发展成现代教育技术
去年以来,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演“接力赛”,先是大蒜、大米,后是绿豆、八角、薏仁、三七、蔬菜,近日又是玉米、棉花,呈显出一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架势。农民雾里看花,赢不过“豆你玩”,算不准“蒜你狠”,一声“谁能告诉我明年种什么?”道出他们心急如焚的纠结心情。  贵了之后,会不会一窝蜂种植,而来年又为价格暴跌叫苦不迭呢?农民一直在“贵,一拥而上种;贱,不由分说砍”这个怪圈中欲罢不能。农民对种植的困惑,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