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特点分析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m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325名品行障碍中学生和160名普通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的现状及与普通中学生的差异,探究品行障碍中学生学校疏离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结果显示:品行障碍中学生的学校疏离感水平较高,年级差异显著,随年级增高逐渐递增;男生高于女生,易产生无规范感;单亲家庭学生高于非单亲家庭学生,容易体会到无力感和孤立感;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高,易产生无力感、孤立感、无规范感。
其他文献
现阶段,东北亚地区的劳务交流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无论是国家间的劳务交流,还是国内的劳务交流,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并形成了一个包括人流、资金流和商品流的全球化模式。
工伤预防可以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的生命权和健康权,有效地减少残疾的发生,降低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浪费。我国工伤预防政策自建国以来逐步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应借鉴国外
在b-度量空间中引入了(P)型相容映象对的概念,讨论了一个新的三次方型的压缩条件,并利用自映象对(P)型相容和弱相容的条件,证明了一个新的公共不动点定理,所得结果推广和改进了度
20世纪60-80年代中期的苏联史学成功与失误同在。意识形态化和政治需要客观上限制了史学发展,苏联史学在束缚中前行,缺陷和优长如兰艾并生。
中国和俄国的传统文化均博大精深,也都深刻地影响着各自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农民战争作为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彰显出两国传统文化各自的
又一个春天来了!带着大地的嘱托,迈着轻柔而坚定的步伐,迎着人们期待的目光走过来了。润雨无声,草木先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40年前的春天,中国改革开放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