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耳甲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snjz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耳甲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炎性因子、痛阈值和致痛因子的影响,探讨电针耳甲对2型糖尿病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8)和造模组(n=22).采用高脂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以3次随机血糖≥16.7 mmol·L-1大鼠为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继续高脂饲料喂养,通过热敏感度值和痛阈值测定,将阈值异常的大鼠(n=16)随机分为模型组(n=8)和耳电针组(n=8).耳电针组大鼠在麻醉下进行耳甲电针干预,参数4mA,30Hz,每日1次,每次30 min,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日,连续干预4周.通过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血糖值、热敏感度值、痛阈值和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0和致痛因子5-HT的水平,初步探讨电针耳甲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抗炎镇痛机制.结果 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经电针干预2周后热敏感度值和痛阈值均升高,但与模型组相比,只有痛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经4周后热敏感度值和痛阈值均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来看,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升高,IL-10水平降低,而电针干预4周后的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而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③从血清致痛因子水平来看,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5-HT明显升高,而电针干预4周后的血清中5-HT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电针耳甲区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升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以及降低致痛因子5-HT,提高痛阈值,发挥了抗炎镇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为电针耳甲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应用连续超促排卵的方法,制备肾精不足伴生育力低下的雌性小鼠模型.比较连续超促排卵与反复超促排卵两种造模方式,探索最优造模方案.方法 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60只,随
目的 探讨电子舌方法用于白及及其近似饮片快速辨识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45批白及饮片及其近似品天麻饮片30批、玉竹饮片30批、黄花白及饮片29批,分别进行药典与地方标准辨识(M
目的 评价口服中药防治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 在8个电子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1年1月20日相关文献.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
苦瓜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中药,具有很好的营养及药用价值.苦瓜含有生物碱、皂苷、多肽、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可为人体提供基本营养素、预防及治疗各种疾病.
目的:探究miRNA在T2DM、CVD发生发展中的关联性。方法:通过建立T2DMHe染色观察小鼠心脏的形态学和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的表达、QRT-PCR检测mirna-138-5p与各型胶原及胶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HE及Masson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组,DM组的心肌组织呈紊乱状,明显有胶原的沉积;另外生化免疫结果相比于对照组,除了mirna-138-5p的miRNA出现下调,DM组各型胶原及胶蛋白呈现上调表达,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iRNA-385p
目的 客观评价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既往住院给予藏医催泻疗法治疗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详细查阅其病例资料,并进行
目的 当前中国酒精性肝病(ALD)罹患增速持续趋升,而现有临床治疗手段存在副作用明显、医治费用偏高等共性缺点.探索替代性治疗ALD的中药方剂,充分借助和发挥传统中医药在普适
目的 为了探索牛膝-王不留行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大鼠的靶点、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牛膝-王不留行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DisGeNET数据库收集
目的 观察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60例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目的 检测蒜氨酸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探讨蒜氨酸体内外抗菌机制.方法 体外微量稀释法检测蒜氨酸MIC和MBC,荧光显微镜观察菌体表面蒜氨酸,探讨蒜氨酸抗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