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原SS-B/La序列结构分析及抗原性预测

来源 :中国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goalu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计算机分析SS-B/La的氨基酸序列及可能的抗原性位点。方法:将自身抗原SS-B/La的氨基酸序列输入"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包,分析蛋白质分子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柔性,模拟其二级结构,预测其主要抗原位点。结果:SS-B/La的氨基酸80~100位、220~240位和300~340位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结论:通过计算机分析SS-B/La的抗原性位点,为进一步确定SS-B/La的抗原优势表位,研究抗原抗体间相互作用及其疾病机制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当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的现状,通过从建设施工项目现场的信息、生产日志、考核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分析高速高路建设项目工作现场的基本需求,进而使用信息化调
WTFP-01光纤紧急电话系统是一种科技含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新型高速公路紧急电话系统,由皖通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系统采用新型光纤传输技术,与以往的紧急电话系统相比,具有抗雷
期刊
目的 :克隆表达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方法 :采用RT PCR法。结果 :在钓取人cDNA的过程中 ,意外地钓取到 2个与FGFR1细胞外段同源的cDNA片段 ,经克隆和DNA序列分析发现它
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中固定半抗原通常采用与蛋白分子相偶联或共价结合到固相载体上。这样的步骤既费时也可能影响其抗原性 ,导致不适当的抗原呈逆和定位 ,这里介绍一种将
研究抗小鼠胸腺基质细胞(MTSC)Pf18-3单抗识别分子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FACS)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CLSM)分析TSC单抗Pf18-3染色特征。结果:FACS分析发现Pf18-3单抗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监控系统也渐渐由80年代的模拟系统向数字化迈进.目前,传统的和数字并行发展,各有千秋.传统技术成熟,图像清晰,弱点是存储麻烦、传输距离较短.现代数字系统
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固体废弃物的生成步伐,而我国因为处理处置技术受限,在城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以及对固废的利用率方面存在不足,这使得我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