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数不胜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养成良好班风,淡化学科阶层,制约教师的课堂言行,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让教育教学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心理学 逆反期
  如何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去呢?笔者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为例,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在此做初步探究。
  一、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在课堂中的应用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在11岁至15岁之间,这一时期,学生的记忆广度达到最高峰。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优势,要求他们在课堂中完成对知识点的记忆。但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各科被人为地分成了“三六九等”,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这些义务教育阶段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学科被称为“小科”“副科”。根据观察,很多学生缺乏最基本的政史地常识。人为地将学科“阶层化”的坏处之一,就是“小科”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被忽视了。根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如果班级集体认为所谓“小科”作业可以不完成,上课可以不听,平时可以懈怠对待,那么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将对“小科”学习极为不利。养成良好班风、淡化学科阶层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十分重要。
  二、行为主义理论制约着教师的课堂言行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自于观察和模仿。教师要做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有理想、有追求、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人,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学生的榜样。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在评价时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生活时,要关注社会主流,不宜夸大其词,更不宜进行负面引导。心理学上另外一个“善于容纳他人”的要求也适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容纳即无条件接纳。形形色色的学生挑战着教师的容忍力,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包容就难以完成对学生的塑造。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理解与尊重,用情的感化、爱的包容、理的疏导来教育学生,是每一位科任教师必须做到的。
  三、巧用心理学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
  初中阶段是所有学段里学生逆反心理最强烈的阶段。据心理学家研究,学生逆反的对象主要是父母,但这一逆反具有移情性,这点可理解为,如果逆反中的学生觉察到教师和家长是“同一战线”的,往往对老师也逆反。在课堂上,笔者有时会遇到这种场景:批評某位同学或者请某位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对教师的要求置若罔闻,全程不言不语,冷漠相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都是从低到高逐级实现的,那么这些同学是哪一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呢?任课教师要与班主任、家长进行沟通,找到他们沉默与冷淡的根源,再针对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心理学上还有这样一个经验:当一个人的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将离开集体;当一个人的归属感得不到满足时,他将反集体。从这个层面讲,学生的逆反心理一定有深层原因。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可曾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一味归咎于学生的不成熟、不懂事,恰恰说明了教育者的无知。
  四、用好心理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同课异构的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同老师的上课效果是不同的。心理学在“表述”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怎样表述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同一节课,有的老师深入浅出,表述形象、幽默,点拨到位,引导科学合理。而有的老师可能浅入深出,简单的知识点,讲得颠三倒四,让学生一头雾水。造成差异的原因之一是,老师对问题的表述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路。心理学认为,越具体越细致的表述,越能激发学生的动机。但表述的时候,要尽可能不让学生听出“限制”,一旦被要求、被限制、被约束的感觉滋生,预期的成效也就宣告失败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笔者在教授《交友的智慧》一课时,充分利用心理学中记忆思维训练的知识,把一系列知识点重新编排,让学生巧妙记忆;帮助学生记忆“如何建立友谊”时,笔者编了一句话“空调持续开放”;记忆“如何呵护友谊”时,编了“两只小麻雀在冲突中受到伤害”的小场景;记忆“网上交友要注意什么问题”时,根据答案做成了一个小品。以下是小品剧本:
  人物:网上交友(日本人)
  学习(男,中国人)
  生活(女,韩国人)
  女王(英国)
  女王(对网上交友):客人所为何来?
  网上交友:尊贵的陛下,此次为您的安全而来。请您一定要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要学会自我保护!
  女王(高冷、霸气、不屑):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自我保护?还要你教我吗?
  网上交友(诚惶诚恐):陛下,小民的意思是,你不要再搭理学习和生活这两个渣渣!
  女王:传朕谕旨——本王不再把网上交友当成朋友,不再与网上交友交往!即日起将网上交友逐出国境!
  小品并不复杂,稍微操练一下,学生就可以很有创意地把它展演出来。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们对趣味记忆十分欢迎,在开心大笑中,此题的默写与运用几乎没有一人再出错。巧妙运用心理学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为我们的教学插上双翅。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数不胜数。比如,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如果学生是右利手,最好站在他的左边,这样学生就更能听得进劝告。与学生交流的最佳距离也有讲究,与学生谈话的距离保持1米左右为宜。有的学校管理者由于缺少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让老师在扇形围坐的学生中间讲课,貌似场面新颖,但是从心理学人际距离的角度来说,教师在这样的教室里授课,其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反而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心理学上也强调“共情”这一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有了负面情感,教师一定不要急着摆事实、讲道理,而是耐心听孩子说完,适时适度地表达“共情”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教师多学点心理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实验学校 )
其他文献
以现有的抗根肿病大白菜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CRAB742为不育源向本地主栽品种转育,采用同一轮回亲本,分别回交转育雄性不育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根据复等位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使患者病情不稳,迁延难愈,治疗颇为棘手。我们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用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0例,疗效较为
摘要:如何让语文更生态?生态语文,“生”在“生活原汁”,“生”在“生命原味”,“生”在“生长原力”。  关键词:语文 生活 生命 生长原力  教学是慢的艺术,天生浪漫的语文更应是从容自在、生意盎然的。  语文的田野里,有无数个正在拔节的鲜活生命。语文人,唯有向生态更“生”处漫溯,引领孩子们在田野里自由奔跑,才能让孩子们尽享语文之美、趣、境。  近年来,我校以“生态教育”为理念,倾力构建生态课堂。秉
采用砂培法种植枇杷幼苗,Cd胁迫设50、100、150、200mg/L4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每7d处理1次,处理3个月后取根、茎、叶在JSM-5310LV扫描电镜下进行细胞结构观察。结果表明,Cd胁迫下
牛奶中残留的抗生素易在人体内蓄积,进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隐患。研究表明,阳离子表面活化剂CT-MAB对金霉素(CTC)具有荧光增敏作用。采用一种新型的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经过荧光
根据菊花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和相近滑刃线虫种群的rDNA-ITS序列,设计出菊花滑刃线虫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对菊花滑刃线虫包含部分5.8S基因和部分rDNA-ITS2
英语阅读对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起着关键作用。“生本”视角下的“层级式”阅读是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意志品质的差异而进行的课外阅读指导。下面,笔者就“层级式”英语阅读策略做一个具体的阐释。  一、阅读材料的“层级式”选择  根据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只有学生能够理解所接触到的文本信息,即实现1+1的可理解性输入,语言习得才会发生。因此,阅读材料的“层级式”选择十分必要
为探索在大豆固体培养基中接种富硒灵芝液体种子进行发酵产游离氨基酸的固体发酵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索到较佳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发酵培养时间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
利用改进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2种青海蚕豆品种2005-00和青海13号的清蛋白、球蛋白进行研究,并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得相应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球蛋白含量比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