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带动了整个经济的繁荣,但建筑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这给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所以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预防逐渐成为施工企业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对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并着重研究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施工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而这些财务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只有对这些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才能在根本上夯实施工企业的经济基础。财务风险的控制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科学的监控,在施工企业中建立起有效的财务处理机制,对财务处理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防止施工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发生资金危机,降低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一)合同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通过设定的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特殊的承揽合同。工程施工市场实行的先投标定价后成交的期货式交易的特殊性决定了工程施工行业的高风险性;同时,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材料设备消耗多、质量要求高、产品固定地点受自然和环境影响约束等特点,再加上目前建筑市场施工企业众多,新建项目较少,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处于多重关系的市场下,市场对业主的约束和规范较少,合同存在着单方面的约束性,责权利不平衡,使施工承包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和不利地位。
(二)资金风险
一是业主为了保证项目能按时完成,大幅度地提高了履约金额度,这使得施工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进而引发财务风险。二是工程项目的建设期时间往往较长,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先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其回收期要延伸到全部工程完工并经验收合格之后,扣留的质保金则要在工程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办理退款。因此,施工企业存在的应收账款,相对其他行业金额较大,必然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成本风险
工程施工成本一般比较高,主要包括各类材料费、人工成本、分包成本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各类物资的采购成本受市场经济波动较大,在实际采购的过程中,采购成本有时候会高于项目投标报价时的成本。而各种物资材料约占成本总额的30%,涉及EPC项目,设备供应成本更高,这对整个项目成本的控制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分包成本风险在成本风险中的风险指数最高,在招标过程中,对分包单位了解不透彻,会给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问题。如:分包单位施工质量较差,得不到业主方的认可,企业二次施工成本费用的增加;分包单位安全措施不到位,增加了安全隐患,安全事故频发,对项目成本造成不必要的增加;分包单位不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更有甚者卷款潜逃,最后由企业垫付农民工工资等风险。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很容易发生管理上的混乱。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更是需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稳定安全进行。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及时了解企业内部财务资金的情况,及时做出防范。此外,还要建立和执行施工成本支出的相关风险管理制度,这也是建筑施工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财务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有时是难以避免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也是不可预测的,在这一基础上,就要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预测,及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降低企业的损失。首先,在企业日常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招标和选择应该慎重,对施工项目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之后,对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选择稳妥合理的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其次,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对风险的评估应该全面有效,这样才能在多个方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建立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当发生财务风险的时候可以及时进行提醒和管理,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第一时间的控制和预防,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管理能力。
(三)严把合同关
工程施工企业要以严谨的合同形式来保护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合同内容要考虑周全,凡是涉及计价时间、方式及工程结算违约条款,各自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等必须填写清楚,切忌模棱两可,尽量避免和消除可能出现的经济纠纷隐患。建立合同审查签证制度,防止不具体、不完善甚至不平等条款承包合同的签订,避免将企业置于被动地位。在合同签订前,应组织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召开合同评审会,对合同进行会签,相关部门对合同有异议的地方逐条与业主单位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
(四)强化资金与财产管理
一是拓寬融资渠道,目前企业依靠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债券、募捐、集资以及抵押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应对财务危机。二是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工程项目需要的资金比较大,同时应收账款的回收也比较困难,企业应该组织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账款回收,降低其变成死账、坏账的可能性。三是企业应建立资金结算中心,集中开户,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原则,规定项目部必须按时编报资金使用计划,严格审批制度,遵循以收定支和资金有偿使用的原则。
(五)控制施工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关键在于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优、工期短、成本低的产品。而企业能否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有无低廉的成本。其中,人工成本控制,应在成立项目部时就尽早做筹划,为保证项目部日常工作的开展,合理安排岗位人数,对于一些可以兼职的岗位,可由一人兼任两职,既能增加员工的收入又能减少项目的成本。机械费用成本控制主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安排,避免机械台班的浪费,同时,项目技术人员可通过自身业务创新,在机械使用上采取更为先进的施工方法,节约机械费用。分包成本控制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分包合同的施工范围一定要做出清晰的界定,另外在分包合同中要强化约定安全保证金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条款,同时在分包合同中约定一部分的工程质保金,对于一些质保期较长的项目,相应提高质保金的比例,避免质量问题出现时,分包单位不愿承担责任。企业可以利用该部分质保金进行质量维保,同时规避成本的增加。
(六)重视税务管理工作
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条例,不能够出现违法的行为。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做好税务管理工作,避免因为税务问题为企业和个人带来风险。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工程项目比较多,而且分工比较复杂,使得税务风险承担比较大,企业应该重视税务管理工作。认真学习国家相关税收法规和政策,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承包业务的特点,从经营管理、物资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核算、发票管理及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资金支付为抓手,严格规范税务管理。同时,将税务管理工作前置,对各项经营业务进行税务筹划,理顺业务流程以规避涉税风险,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整体税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对于加强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完善自己,重视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企业长远竞争力,实现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茂珍.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6(01).
[2]刘朕佚.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市场,2016(47).
[3]赵蓬.浅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策略[J].财会学习,2016(15).
[4]杨晶杰.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
[5]张捧凤.会计核算与财务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J]. 企业研究,2011(04).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施工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而这些财务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只有对这些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才能在根本上夯实施工企业的经济基础。财务风险的控制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科学的监控,在施工企业中建立起有效的财务处理机制,对财务处理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防止施工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发生资金危机,降低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一)合同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通过设定的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特殊的承揽合同。工程施工市场实行的先投标定价后成交的期货式交易的特殊性决定了工程施工行业的高风险性;同时,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材料设备消耗多、质量要求高、产品固定地点受自然和环境影响约束等特点,再加上目前建筑市场施工企业众多,新建项目较少,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处于多重关系的市场下,市场对业主的约束和规范较少,合同存在着单方面的约束性,责权利不平衡,使施工承包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和不利地位。
(二)资金风险
一是业主为了保证项目能按时完成,大幅度地提高了履约金额度,这使得施工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进而引发财务风险。二是工程项目的建设期时间往往较长,这就决定了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先期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其回收期要延伸到全部工程完工并经验收合格之后,扣留的质保金则要在工程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办理退款。因此,施工企业存在的应收账款,相对其他行业金额较大,必然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成本风险
工程施工成本一般比较高,主要包括各类材料费、人工成本、分包成本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各类物资的采购成本受市场经济波动较大,在实际采购的过程中,采购成本有时候会高于项目投标报价时的成本。而各种物资材料约占成本总额的30%,涉及EPC项目,设备供应成本更高,这对整个项目成本的控制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分包成本风险在成本风险中的风险指数最高,在招标过程中,对分包单位了解不透彻,会给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问题。如:分包单位施工质量较差,得不到业主方的认可,企业二次施工成本费用的增加;分包单位安全措施不到位,增加了安全隐患,安全事故频发,对项目成本造成不必要的增加;分包单位不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更有甚者卷款潜逃,最后由企业垫付农民工工资等风险。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其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很容易发生管理上的混乱。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更是需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稳定安全进行。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及时了解企业内部财务资金的情况,及时做出防范。此外,还要建立和执行施工成本支出的相关风险管理制度,这也是建筑施工企业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
(二)建立财务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有时是难以避免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也是不可预测的,在这一基础上,就要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预测,及时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降低企业的损失。首先,在企业日常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招标和选择应该慎重,对施工项目进行多方面的了解之后,对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选择稳妥合理的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其次,在进行财务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对风险的评估应该全面有效,这样才能在多个方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建立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当发生财务风险的时候可以及时进行提醒和管理,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第一时间的控制和预防,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管理能力。
(三)严把合同关
工程施工企业要以严谨的合同形式来保护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害,合同内容要考虑周全,凡是涉及计价时间、方式及工程结算违约条款,各自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等必须填写清楚,切忌模棱两可,尽量避免和消除可能出现的经济纠纷隐患。建立合同审查签证制度,防止不具体、不完善甚至不平等条款承包合同的签订,避免将企业置于被动地位。在合同签订前,应组织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召开合同评审会,对合同进行会签,相关部门对合同有异议的地方逐条与业主单位沟通、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
(四)强化资金与财产管理
一是拓寬融资渠道,目前企业依靠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可以采取发行股票、债券、募捐、集资以及抵押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应对财务危机。二是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工程项目需要的资金比较大,同时应收账款的回收也比较困难,企业应该组织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账款回收,降低其变成死账、坏账的可能性。三是企业应建立资金结算中心,集中开户,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原则,规定项目部必须按时编报资金使用计划,严格审批制度,遵循以收定支和资金有偿使用的原则。
(五)控制施工成本
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关键在于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优、工期短、成本低的产品。而企业能否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有无低廉的成本。其中,人工成本控制,应在成立项目部时就尽早做筹划,为保证项目部日常工作的开展,合理安排岗位人数,对于一些可以兼职的岗位,可由一人兼任两职,既能增加员工的收入又能减少项目的成本。机械费用成本控制主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安排,避免机械台班的浪费,同时,项目技术人员可通过自身业务创新,在机械使用上采取更为先进的施工方法,节约机械费用。分包成本控制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分包合同的施工范围一定要做出清晰的界定,另外在分包合同中要强化约定安全保证金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条款,同时在分包合同中约定一部分的工程质保金,对于一些质保期较长的项目,相应提高质保金的比例,避免质量问题出现时,分包单位不愿承担责任。企业可以利用该部分质保金进行质量维保,同时规避成本的增加。
(六)重视税务管理工作
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条例,不能够出现违法的行为。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做好税务管理工作,避免因为税务问题为企业和个人带来风险。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工程项目比较多,而且分工比较复杂,使得税务风险承担比较大,企业应该重视税务管理工作。认真学习国家相关税收法规和政策,结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承包业务的特点,从经营管理、物资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核算、发票管理及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资金支付为抓手,严格规范税务管理。同时,将税务管理工作前置,对各项经营业务进行税务筹划,理顺业务流程以规避涉税风险,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整体税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对于加强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完善自己,重视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升企业长远竞争力,实现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茂珍.新时期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6(01).
[2]刘朕佚.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市场,2016(47).
[3]赵蓬.浅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策略[J].财会学习,2016(15).
[4]杨晶杰.施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7).
[5]张捧凤.会计核算与财务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J]. 企业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