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添花的艺术形式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sarahluck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音乐是在影片中体现影片艺术构思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
  [关键词]电影 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无法找到一部没有音乐的影片,许多成功的影片离开音乐的渲染和烘托,其艺术感染力就会大为逊色。和交响乐、歌剧、协奏曲、室内乐这些经典音乐体裁相比,电影音乐似乎不被重视。这不是因为它年轻,而是因为它的地位:依附于电影而存在。在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音乐的使命是为画面、情节服务,它大多是短小的甚至是不完整的片段。当一部影片获得成功后,人们津津乐道的常常是男女主角的精彩表演、导演的妙手生花,而作曲家的名字,却很少被人提及。但音乐和电影画面又是水乳交融的、彼此烘托的,电影音乐以其非凡的魅力表现,为电影艺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电影音乐的产生及作用
  
  有“电影音乐王子”之称的全球著名指挥大师孔泽尔表示:电影音乐是现代音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电影音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具有艺术价值。
  电影一经诞生,音乐便开始与电影相伴。在电影艺术实践创作的一百多年里,音画关系从早期简单、生硬的拼贴,到今日高度专业化的创作:从肤浅的音乐与画面动作上的同步、情绪上的合一,到今天多层面的复杂建构,电影音乐已经因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多样化的功能以及多元化的形态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位正式:肾音乐观念引进电影之中的是电影之父葛里菲斯(D0wGriffth),他在《国家的诞生》(Birth of Nation,1915)一片中,首次与音乐家布瑞尔(JosephCarl Briel)创作出美国民俗歌谣的完整配乐型态,这是电影音乐的一大转折点,也显示了音乐开始属于电影本身组成的一个要素。在当时,电影的发明是以视觉的再现与享受为衡量,并以视觉影像为主要的传播途径。而当时的影评家着重的观点在于视觉的精进,很少有评论家或学者兼具完整的音乐专业背景,因此葛里菲斯这项创举便写下了电影音乐史的第一页。
  大体上说,电影音乐有以下几种作用:
  1、深化主题思想——主题音乐不仅有深化影片主题思想的作用,同时通过它的重复、变化可贯串于整个影片之中,以配合影片中有关的内容及人物情感的变化。
  2、承担影片剧作——音乐在与画面结合并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不仅是电影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而且参与到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去,直接影响剧情的发展。换句话说,在这样的影片里,如果去掉音乐,故事情节将连接不起来而发生中断。
  3、连贯镜头——在电影中,音乐有时就像一条锦带,把一些分散的、跳跃的镜头串连起来,这就是音乐的连贯作用。由于一部电影的时间有限,如果把一些短暂的镜头都详细地交待清楚,那要占用很多篇幅(画面):而音乐是不占空间的。音乐是把这些表面并无关联的镜头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4、抒发内心情感——电影音乐最擅长的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银幕上无法直观的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电影借助音乐的主要目的,是用音乐加强影片的感情色彩,从而促成整部影片与观众情感的契合。电影音乐既不能喧宾夺主,为了自身的发展去支配改变电影的感情基调,又要用渲染性极强的表情性音乐为已存在的电影锦上添花——这就是电影音乐的魅力所在。
  
  二、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
  
  音乐在影片中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从形式上分,可以是画内音乐,也可以是画外音乐:从种类上分,可以是乐曲,也可以是歌曲。而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是电影音乐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画内音乐是指影片情节中包括的音乐,比如《辛德勒的名单》。小提琴是一种旋律性极强的乐器,在弦乐静默流淌中,小提琴于空旷中吟唱着,配以独奏管乐的时隐时现,生活中隐忍的悲痛与痛苦中的希望,仿佛投身荒野之中。小提琴在此基础上缓缓上扬,紧绷住痛中的心弦……《卧虎藏龙》里,最引人的是武打设计,最精彩的是对白,而最感人的则是音乐。影片一开场便是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马友友用大提琴演奏的忧伤而深沉的旋律自始至终贯穿了整部影片,大提琴演奏是整部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总是会自然而然地令人想起影片中李慕白对俞秀莲说的一句台词:“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地,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缠绕了我很久,使我无法再继续(闭关修练)”。整个音乐就和影片一样呈现出一种“很深的寂静”。谭盾的音乐把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结表达了出来:舒缓而优美的旋律,惆怅而悲伤的人生。这音乐气息中透出的伤感就如同是对背负着太多压力的中国人的人生发出的一声叹息。
  画外音乐比画内音乐多得多,它大致可分为描绘性的(如惊险的场面、模拟紧张的心跳)、表现角色心理的(如回忆、幻想)、表达作者主观态度的(点出作品主题)以及背景和气氛渲染的,它们在实际创作中可以互相融合。
  
  三、电影音乐的创作过程
  
  电影音乐的创作过程各有不同。大多数情况是影片完成后,作曲家根据导演的要求和画面来写音乐。而音乐素养较高的导演会把音乐作为影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属物,因此他会在开拍之前就和作曲家进行深入探讨,甚至让音乐先期完成,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和演员们始终听着音乐,以使表演和摄影更投入、更具灵感。电影音乐的风格实在是多种多样,交响化、歌舞化、电声化、音效化,还有随着影片内容而产生的时代、地域、民族特征,结构特征等等。
  作曲家们在创作中常常使用“主导动机”,即为剧中人物、情节、情绪甚至道具而写的个性鲜明的“音乐标签”,这些音乐动机能够暗示剧情,表达思想,并使全剧获得严密的音乐逻辑。一个或几个音乐动机在全片中多次出现,使本来跳跃的画面获得了音响上的统一感。这些动机可以随着情节或人物的成长发生变化,有时甜美抒情,有时富有悲剧色彩,有时紧张不安,有时变得辉煌壮丽。比如《简爱》中一开始由女主人公怯生生地弹出的钢琴曲在后来变成了深深打动人心的爱情主题,它贯穿全片形成了简爱内心世界的主线,同时又渐渐地铺展、推动剧情并达到高潮。如果我们能够在观影时注意到作曲家和导演在音乐运用上的苦心,一定会从这门艺术中获得更多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四、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
  
  电影音乐的处理手法丰富多样,变化无穷。其美学功能是:
  1、通过音乐主题的贯串发展、矛盾;中突、高潮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或批判,帮助明确电影的意义。
  2、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动人。
  3、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这样的音乐,有时先于画面的视觉形象出现,例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有时后于画面视觉形象出现,延展戏剧情绪。
  4、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
  5、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电影音乐虽然是分段陈述的,但是通过分段陈述的结构,能反映出影片总的艺术结构。
  6、增加立体感。人类习惯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客观事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象,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现听觉形象的立体感。因而使银幕形象更丰富、生动、真实。大大加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电影音乐并不只是电影画面的陪衬。音乐本身及其内涵都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观众们的价值取向和一种时代观念。美妙的旋律和语调以及乐器的配合,使电影音乐构思出一个有序世界的蓝图和即时的幻想空间,而正是这些保证了电影蕴涵的真谛和永恒。而今电影与音乐在电影的发展过程中,结合越来越紧密,二者互相推进,互相映衬。音乐作为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英国著名大提琴家杰奎淋是当时举世瞩目的天才音乐家,五岁学琴,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但和梵高,贝多芬的命运相似,将太复杂的感情融入大提琴,英年早逝。导演安南德·图克尔Anand Tucker用《狂爱大提琴》来描绘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影片婉约动人,在她的感情生活与个性上披露了许多人不为人知的一面,从而细腻地刻画和再现了杰奎琳的一生,对天才与女性和人生的责任与使命等几个命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摘要 北宋徽宗赵佶,初入朝政,尚能听取朝臣意见。后起用蔡京等并信奉道教,士风目下,吏治腐败,导致北宋灭亡。徽宗在位时,研究书画,兴办画学及画院,编撰画谱,创写瘦金体等。由于他的作用,在北宋历史上形成了一个艺术高峰,给中华文化遗产增添了光彩的一页。  关键词 益兴画学 技艺卓绝 瘦挺秀研    从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说起,从人类劳动与生活的遗迹看,人们已开始独立于物质生产之外的精神生产,为了美化自身和
[摘要]《天堂电影院》是意大利导演拖纳拖雷“回家三部曲”中的第—部,本片起着开创的引领作用,通过对多种电影语言的娴熟运用,从多个角度为我们表现了电影与人生、电影与情感、电影与时间的关联。  [关键词]《天堂电影院》 拖纳拖雷 散文式 记录 叙事 影像    《天堂电影院》讲述的是—个成长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中的一对老人与小孩的故事。放映师艾费多扮演的是一个引领者的角色,贯穿在多多的童年,青少
[摘要]巫术中的“问天答灯”是善良的京族人在与神的对话中结合自己的艺术创作,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京族“哈灯舞”,“哈灯舞”是巫术舞蹈的一个代表,它把京族人与神一问一答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问天答灯”的巫术也通过“哈灯舞”得以传承下来。  [关键词]巫术与舞蹈 “哈灯舞” 祝福    京族信奉的神灵属于海上的神灵,相对于其他民族信奉的神灵来说比较的抽象,所以像壮族就会比较容易产生“蚂拐舞”这样的图腾
最入门与最廉价  我们以前评测过佳能EOS 800D和EOS 200D,它们算是佳能单反中的入门型号。但是这次的EOS 1500D和3000D要更为入门,这不仅体现在功能上的简化,更体现在价格方面——这两台单反的套机售价都不到3000元,甚至比很多高端固定镜头相机还要便宜。  特别是对于EOS 3000D来说,即使额外再购买一只佳能EF50mm F1.8 STM大光圈定焦镜头,总价也能控制在300
[摘要]西河大鼓是流行于冀中民间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的曲艺说唱形式,其在文学、音乐、表演等方面都有可贵的成就,艺术遗产相当丰富。西河大鼓积累了大批优秀的传统大书和小段,褒忠贬奸,抑恶扬善,有强烈的人民性、进步性。我们应该把其中一切优秀的东西继承下来并不断发展下去。  [关键词]西河大鼓 成就 未来    一、西河大鼓的起源、形成    西河大鼓是流行于冀中民间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的曲艺说唱形式
摘要 四川二胡名家“盛世弦胡”音乐会巡礼由“音乐会序言”及其赏鉴与“音乐会”演出盛况两部分佳构而成。“音乐会序言”涉及“音乐会”的宏观出世、传承基础上的演奏家点评、鉴赏性的演奏曲目评介、类比象征性的豪言壮语,骚人墨客式的深情期待等内容;“音乐会”演出盛况则涵盖了艺术受众的激情陶醉,演奏家艺术历程的灼灼光彩,各界领导及同仁知音的莅临观赏与鼎力支持,演奏评介,文化学者批评等方面。  关键词 四川二胡名
[摘要]本文以影片《我,机器人》为例,探讨数字化的电影制作直接参与到影像的创作中,给我们今天的电影世界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数字影像合成技术成为制造成电影真实感的手段,从而不断丰富观众的视觉体验,画面给人的感觉更加有层和质感,使电影的真实感得以实现和确立。  [关键词]数字技术 数字化 真实感    电影的历史已有百年之久,它的每一次进步都缘于科技的推动,当数字技术进入电影产业之后,是电影继无
[摘要]魔幻现实主义是2 0世纪上半期在拉丁美洲兴起的重要文学现象。从其代表作《百年孤独》和《佩德罗·帕拉莫》中可窥见魔幻现实主义的一些主要艺术特点:继承印第安人讲故事的传统;鬼魂;预示;夸张与典故的运用。影片《埃莲狄拉》充分反映了这一文学流派的一些典型特点,即“魔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埃莲狄拉》《百年孤独》《佩德罗·帕拉莫》“魔幻”与“现实”的结合    魔幻现实
[摘要]背景音乐其实质就是利用音乐的声响效果,根据声音与人们的联系对应关系,引导人们在音乐的环境里更好的生活,生产和进行商业消费,它在宾馆、酒店、餐厅、商场、医院、办公楼等广泛应用,背景音乐在现实中的经济价值具有隐伏性和连续性。  [关键词]背景音乐 内涵 经济价值    背景音乐简称BGM,是Back GroundMusic的缩写,它的主要作用是掩盖噪声并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听众若不专心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