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期儿童的家校共育研究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888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于教育实践,以幼小衔接这一儿童特殊成长时期为切入点,从“作息习惯”“行为习惯”“学習习惯”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幼小衔接时期儿童家校共育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校共育;作息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阶段,其中,儿童们所接受到的教育内容及其形式也不尽相同。为此,针对幼小衔接教育的相关探讨格外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意识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同时家长们也应当积极参与其中,只有家校携手、共同合作,才能让儿童们平顺、和缓地度过幼小衔接的特殊时期,从而使得他们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
   一、家校共育,做好幼小衔接时期儿童作息习惯的养成教育
   在幼儿园学习的阶段,很多幼儿尚不能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晚上睡得比较晚,早上到了上幼儿园的时间却又醒不了,因为孩子较小,很多家长们会选择不送孩子入园。显然,这一情况在小学阶段是不应该出现的。小学阶段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教育更为系统与集中,学生缺一天课,再补起来就会很困难。为此,我认为教师以及家长们还应当在幼小衔接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向孩子们讲解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用小视频或儿歌让学生懂得良好作息习惯的好处,家长们高度配合,在家认真做好监督,引导孩子们早睡早起。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孩子们才能获得身体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能让自身更早、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一切要求。
   二、家校共育,做好幼小衔接时期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在各个方面培养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他们很多的行为尚未固定,需要教育工作者有意识地引导,而小学阶段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行为都已经趋向固定化,也正因为如此,为了促进他们行为举止的规范化,众多科学的小学生行为准则应运而生。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小学阶段对孩子们言行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为此,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至关重要。
   而要想更好地达成上述目标,家校共育,携手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便成为重要的切入点。例如,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坐不住是正常现象,经常出现上课过程中乱动、玩玩具、同小伙伴们小声交谈等行为。幼儿园时期一般管理都较为松散,但上述这些现象在小学课堂中却是不允许的,为此,我们教师在孩子们幼小衔接的特殊时期便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改正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还应当同家长们一起对孩子们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说“No”。使学生在学校得到正确的行为习惯引导,在家也能得到有效的督促与反馈,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能意识到上课的过程中应当认真、专注,不能乱动,不能做小动作,这样他们将会更好地在言行举止方面向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看齐,进而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三、家校共育,做好幼小衔接时期儿童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对儿童们的学习要求及其标准不太一样,幼儿园阶段相对较为宽松,但小学阶段却相对较为严格,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要求,我们教师和家长们应当在幼小衔接的这一关键时期,重点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大多数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按照教师的引导全身心地认真学习着,但也有一些孩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懒懒散散,注意力分散,貌似在学习,其实思维早就跑到了九霄云外,很明显,这两种类型的孩子中前者更容易适应要求较高的小学学习生活。为此,我们教师及其家长们就应当有意识地在学校以及家庭中共同配合、共同努力,让孩子们都能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我自身的教育实践为例,我在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注意所教的孩子们,遇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我会及时提醒,用“谁是听课小能手”“谁是小老师”等引导性语言,潜移默化地引领他们做事情时应当认真、全力以赴。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慢慢端正了学习态度。但这还不够,我还及时同家长们联系,鼓励家长在家中监督孩子们朝着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集中、认真的良好状态努力,同时告诉家长们如果孩子们出现了注意力涣散的情况,不能一味地指责,而应当与孩子们一起认真分析原因,并积极想办法加以解决。这样一来,通过我们教师及其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再会出现无意义的行为,既养成了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实际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当前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要求上有着较大程度的区别与差异,为此,我们教师便应当同家长们一起联手共同从心理上重视幼小衔接这一关键时期,同时,在该时期对孩子们进行各个方面的引导与教育,让他们更好地向小学生的标准看齐,以便真正踏入小学时能更加从容地轻松应对。
   参考文献:
   [1]杨慧敏.浅论“应然”和“实然”状态下的幼小衔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2):5-8.
   [2]马晓夏.浅谈幼小衔接家长应付策略和方法[J].好家长,2019(23):214.
   [3]黄丽华.浅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几点思考[J].青海教育,2019(7):93.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幼小衔接期儿童的家、校共育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9]GHBZX178。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学校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住战场,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必须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科学的、艺术的、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迪学生的创新内思维,塑造学生的创新品格。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都感到比较“头疼”的事。而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又是小学生语文水平及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样也反映出教师语文教学水平的高低。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学生自身努力是一个因素,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关键在于老师的正确引导,有了老师的正确引导,经过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通过帮助小学生丰富生活内容,逐步开阔他们的眼界,活跃小学生的
小学体育课思想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地提高他们为祖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逐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把他们培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爱集体、爱劳动、生动活泼、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一代新人。体育课的思想教育应该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来进行,不能离开体育课锻炼过程的实践,而进行空泛说教。同时,还应该将思想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寓思想教育以教学实践中,才能不期而然的对学生起
摘要: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时候,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基础内容,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打好地理基础,不断提升人文素养,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提高课堂提问的综合难度、通过地理实验环节开展提问、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组织高效的教学活动等几个方面的措施,希望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将核心素养作为基本导向,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摘要】目前,企业对新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在不断提高。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以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提高就业率,是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要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层面职业素养含义的解读,提出了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并预设了合理可行的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评估办法。  【关键词】职业素养 评估体系 中职生     当前评估一个企业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的质量体系建立的是否完善。良好的质量观念,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
摘要:本文就现阶段中学英语课堂存在教学问题进行论述,通过自己的教学心得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 兴趣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知识是枯燥的,学习是一种单调乏味的行为,那些能学得进、学得透、成绩好的学生,一定经历了艰辛的劳动。其实不然,如果教师能够积极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尝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
本刊:作为一位具有艺术家和教师双重身份的人,您兴趣与事业的初心是什么?rn古: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对自己的兴趣及将来所从事的事业至关重要.生活丰富多彩,但每个人在生活中仍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