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多数人的睡眠质量降低、饮食不规律,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如今,慢性疾病的防治成了临床医学的重点研究方向。防治慢性疾病的关键在于避免疾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相关事件的发生,因此大力推进中医药治疗在慢性疾病中的应用,对于控制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药对于治疗大部分慢性疾病的优势比较明显,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治疗经验较为丰富。同时,中医养生还能遏制慢性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减轻患者身体的痛苦。

一、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


  中医药通过调控人体各项机能,能疏通血管、滋养血气,对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大有裨益。中医的调理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和缓解慢性疾病,减轻慢性疾病患者的痛苦。此外,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对于激发人体整体功能以及机体康复能力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治疗复杂病因引发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中医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的病症。中医药还可以应用于多种顽固疾病的康复训练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针灸有助于偏瘫、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康复。

二、中医治疗慢性疾病的特点


  中医养生强调以平衡观、辩证观、整体观、预防观为主,坚持未病先防、未老先养、天人相应、神形兼具的养生准则。中医通过调养和规划精神、饮食、形体、房事等,以达到强体益气而病不自生的目的。

三、强化中医在治疗慢性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治未病”强调在发病前调整情绪、饮食状态,增加适当的传统保健活动。“治未病”是中医的特色优势,它通过对亚健康、慢性疾病等人群提供健康信息采集、健康咨询、中医养生等相关服务,指导这类人群的起居、膳食、运动等,并采取必要的中医特色技术调理这类人群的身体机能,如食疗、针灸、推拿等。同时,中医院还要注重开展中医养生保健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知。中医养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饮食养生
  食疗养生法俗称“食养”,即通过搭配适宜的食物调节机体各方面的机能,从而达到机体康复或者防治疾病的一种养生模式,通俗地讲就是通过吃进而调节、保养身体。我们认为,食物可以为机体的生长发育提供相应的营养物质供给,也就是说食物的本质作用为提供营养。然而,从中医学的角度出发,食物不仅仅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还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人们要长期保持不偏食,饮食有度。“四气”指寒、热、温、良;“五味”指酸、苦、甘、辛、咸,“四气五味”构成了中医传统的饮食养生。中医的饮食养生讲究以食物平衡人体中气的阴阳,比如畏寒体质的人应多食韭菜、核桃;虚火旺盛的人应多食龙眼、木耳等。《黄帝内经》中认为精气是生于人之后天,养于先日。饮食调理脾胃是人体养生延年的一种方法,即调养脾胃。如果汤甘味淡薄,可用于滋养人的五脏;少食冷、热、腻的食饮,可以防止脾胃功能受损;顾护人体中气,适当的补充食养,可长寿又能祛病。
  (二)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主要是指采用活动身体的方式维护机体的健康,以达到增强身体素质、延缓人体衰老以及有效延长生命的目的。《吕氏春秋》中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动则不衰;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中医体育运动对于防治各种慢性疾病有三个基本要领,即意志力、调节和动态,三者相辅相成,以意为风,而气动之势。体育锻炼还要适度,诸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诸多功法,都能很好地活动人体的筋骨。运动养生的行为模式多种多样,如散步,民间俗语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表明持久性的散步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跑步,适当速度、适当距离的跑步,也有利于增强免疫力。目前较为出名的传统导气养生的方式是华佗所创的五禽戏,其通过对身体机能的舒展和活动,能达到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三)精神养生
  精神不仅能不断地促进人类机体新陈代谢的变化,还能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故神很容易被耗损。因此,养神则变得更加重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明确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以养之”,就是为防止人体过度消耗精神所提出的言论。《素问·痹论》中曾提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则百虑不思,神不过用,身心的自然净化与心之清流,能真正帮助人的身心形成一股神气,并且可以在人的潜腔内长久守驻。反之,神气的过用、躁动,往往容易耗伤神气,导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道:“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清静养神的养生保健意义。
  《黄帝内经》中明确提到过精神保养的问题。中医理论中思伤脾、悲伤肺、恐损肾、喜损心和怒伤肝等,阐明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调摄情志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以情制情养生法运用阴阳五行生克原理,喜伤人,以恐胜;移情法是通过某种方法和手段转移情绪;升华超脱法就是用理性战胜不良情感的干扰,并投入事业中,其他的还有暗示法、开导法、节制法等。中医学者认为春天的五行都属于木,与肝脏相应,而且肝脏由于肾上腺素的活性和功能受损,不喜抑郁而偏好调达。因此,在春天养生需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到心胸开阔、情绪愉悦。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提高身体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控制能力,同時还提高了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具有预防疾病的功效。
  (四)药物养生
  养生用食物,治病用药物。中医认为药食同源,都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中药,又称本草,是大自然所赐。中医养生能有效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提高人的精神活力和状态。此外,中医理疗还能有效缓解慢性疾病患者的痛苦,起到防治慢性疾病的作用。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通过中医养生可以起到强身健体、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作用,并且药物养生对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中医对于防治慢性疾病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中医学者要不断探索和思考如何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慢性疾病的防治体系相结合,创新诊疗模式,建设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慢性疾病防治体系。

  (作者单位:乐山市市中区中医医院)
其他文献
一到换季,人就容易咳嗽。不少患者在自身出现咳嗽症状时,会选择到药店买一些有止咳功效的药物。药物种类不同,治疗效果也有所区别。除了临床应用的止咳西药之外,中成药或中医药也能帮助治疗咳嗽。  中医的施治原则始终是辨证施治,即从一种疾病或症状的正反两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中医治疗强调患者要分析自己的咳嗽是属于寒咳、热咳还是燥咳。这三种咳嗽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自然需要采取不同治疗手段才能够获得显著疗效。中医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通过材料表现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材料是幼儿隐形的老师,是幼儿认识和学习的桥梁和中介,更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游戏材料的投放策略是教师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实现幼儿运动能力、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特定游戏目标,在游戏中合理选取、组织、运用游戏材料的设计程序及方法。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的发展进程逐渐深入学前教育领域,注重构建游戏化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结合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可以选择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语言游戏活动进行教学,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语言区是区域创设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语言区的创设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幼儿“听、说、读”等多方面的发展
管理是一门艺术,幼儿园的管理会直接影响幼儿园的发展,影响到一批孩子的成长。因此,幼儿园要做好管理工作,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快乐的学习环境,为教职工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本园从无到有,从合格园到省优质园,一路走来大家都在学习、都在成长。一路走来,本园通过规范的管理培养了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这些年本园优化了园所的软硬件设施,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安全舒心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幼儿园从规范到优秀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在幼儿园中班教学过程中,自主游戏活动占据了教学内容的主要部分。教师应认识到自主游戏活动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究自主游戏活动的应用策略,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游戏的准备及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以情境导入为先,结合幼儿的兴趣投放适合幼儿的材料,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活动。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扮演观察员的角色,通
餐前活动作为一日生活的过渡阶段,通常会被教师忽略。为了全面贯彻一日生活教学理念,本文主要谈谈如何开展餐前适宜性游戏,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在游戏的同时学习用餐知识,学会独立进餐。幼儿餐前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饮食氛围是幼儿认真进餐的基础。幼儿餐前的情绪多种多样,只有一部分幼儿能够安静等待,一部分幼儿在等餐期间会大声吵闹,部分幼儿情绪低落,有些孩子则会因为之前的活动仍处于过度兴奋的状态。这
实行科技馆教育的意义  在进行相关的科技馆教育的过程中,科技馆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告知青少年科技馆教育的相关作用。科技馆教育是为了补充学校教育的短板,以往的学校教育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个人情感方面的具体培养,这就导致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对相关问题的探究能力的欠缺。而科技館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机构,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个人素质以及社会公共参与意识,同时还有助于拓展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培养青少
印染区域活动作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之一,有着教学过程开放、轻松、幼儿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特点。  印染区域活动给了幼儿足够的空间进行自主性创作,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为了激发幼儿对印染区域活动的兴趣,保证印染区域活动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基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思想,让幼儿借助印染区域活动自主探索美术的奥秘。  印染区域活动开展前的  准备工作  陶行知先生倡导“社会
胃和胆囊都属于消化系统器官,且两个器官相隔较近,有类似的临床症状。患者不易区分胃病还是胆囊疾病,容易导致误诊和漏诊,这样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人们要多了解以上两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学会准确辨别,避免误诊或者漏诊。疼痛位置不同  患者可以根据疼痛部位区分是胃部疼痛还是胆囊疼痛。胃在腹部中上位置,胃部疼痛也在腹部中部以上区域,且疼痛没有一定的规律。而胆囊在右上腹的肋骨下缘处。患者如果出现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当前幼儿教育界广受推崇的教育方法。教师通过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相结合,能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进而促进幼儿的学习。本文就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概念、实施的具体方式以及相关作用进行分析。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概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将幼儿课程与游戏进行深度结合,教师运用组织幼儿做游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课程教学。幼儿教师将课堂知识编成趣味性高且具益智性的游戏,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