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摄涕止鼽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分子机制

来源 :中药药理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7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探讨摄涕止鼽方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摄涕止鼽方组成药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TTD、OMIM数据库获得AR疾病相关基因;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将摄涕止鼽方中化学成分预测靶点和AR疾病基因的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采用分子对接初步验证筛选出的关键成分和靶点的结合活性;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进行HE染色、ELISA、免疫组化试验验证筛选出的核心通路.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芒柄花黄素等关键化学成分,PTGS2、PTGS1、ADRB2等关键靶点,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关键信号通路.动物实验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行为学积分明显升高,鼻腔灌洗液中IL-6、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鼻黏膜COX-2、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摄涕止鼽方10.8 g/kg组、槲皮素30 mg/kg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行为学积分,明显改善鼻黏膜病理变化,显著降低鼻腔灌洗液中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下调鼻黏膜COX-2、NF-κB蛋白表达(P<0.01).结论:摄涕止鼽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摄涕止鼽方及核心成分槲皮素能够缓解AR大鼠的症状,改善鼻黏膜的病理损害,对核心通路TNF信号通路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为后续临床治疗AR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及其成分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OGA)的抗炎作用.方法:以环氧合酶1/2(COX 1/2)及5-脂氧酶(5-LO)抑制剂筛选试剂盒检测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和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对COX 1/2和5-LO的抑制作用;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建立炎症细胞模型,采用MTS法检测阿尔泰金莲花总黄酮和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Griess试剂检测一氧化氮(NO)的分泌量,用2 \',7\'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黄芩提取物对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牙周膜干细胞,制备黄芩提取液.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芩提取物0.1、1、10 μg/mL组,空白对照组使用细胞培养液做常规细胞培养,黄芩提取物各浓度组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含有0.1、1、10 μg/mL的黄芩提取液.分析黄芩提取物对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黄芩提取物0.1、1、10 μg/mL组细胞增殖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G0/G1期细胞减少,S期、G2/M期细胞增多,JNK
目的:观察三叶片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C57BL/6N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100 mg/kg组、三叶片2、4 g/kg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其他组给予高脂饮食,并同时进行药物干预20w,检测小鼠体质量、心脏指数、心脏功能、空腹血糖(FBG)、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力及心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心脏指数、FBG含量、血清TC含量显著升高,舒张早期与舒张末期峰值流速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防风石油醚提取物调控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10mg/kg组、防风石油醚提取物55、110、220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注射Ⅱ型胶原建立胶原型关节炎模型,于造模当天开始给药,连续28 d,检测大鼠足趾肿胀度,观察踝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
目的:观察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和行为学的变化以及还少丹抗抑郁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6只,造模组54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造模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法结合孤养21 d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对照组、还少丹0.81、1.62、3.24 g/kg组和盐酸氟西汀胶囊1.8 mg/kg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干预,并每周测一次行为学指标.药物干预21 d后,分别采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80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抽取2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余均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建立MN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0.01 g/kg组和益肾通络方6.61、13.22、26.44 g/kg组.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中药混悬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1次/d,连续4w.灌胃结束后,采用双缩脲法检测大鼠24h尿蛋白(UTP)定量水平,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肾脏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升降散治疗膜性肾病(MN)的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开拓思路,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加味升降散治疗MN的可能作用靶点和通路,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建立MN大鼠模型,给予加味升降散27.3 g/kg和盐酸贝那普利1 mg/kg干预4w.给药结束后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PI3K、AKT、MAPK1和IKBK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最终获得加味升降散活性成分75种,核心靶点114个.加味升降散可影响细胞周期、DNA生
目的:系统评价回生口服液上市后的用药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筛选回生口服液(试验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患者不良反应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资料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为肿瘤治疗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及全身不适症状.结果:共纳入39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回生口服液降低了肿瘤治疗期间①白细胞减少(OR=0.36,95%CI[0.28,0.47],P<0.01);②血小板减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及细胞试验研究益肾通癃汤治疗前列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借助TCMSP、TCMID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检索益肾通癃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及相关文献检索前列腺癌的作用靶点,构建药物与疾病映射靶基因网络,利用STRING构建益肾通癃汤治疗前列腺癌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运用MCODE插件对上述构建的PPI网络进行模块化聚类处理,通过David数据库对药物-疾病关键靶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以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
目的:研究柴黄清胰活血方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模型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柴黄清胰活血方4.8 g/kg组,每组32只.以5%牛磺胆酸钠制备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6h/次,术后6h、12 h、24h、48 h采集各组大鼠动脉血和肺组织.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活力;血气分析检测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并计算氧合指数(OI);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