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房山酿酒葡萄霜霉病发生动态监测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2007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霜霉病是世界范围内葡萄上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病害.2020年,本研究系统调查了北京市房山区3个酿酒葡萄酒庄中4个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发生情况,并记录了实时温湿度、降雨数据和用药时间,还分析了葡萄霜霉病的发生与降雨、相对湿度和用药时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感病性的差异.结果 表明:房山3个酿酒葡萄酒庄在2020年5月29日初次观察到霜霉病病叶,6月-8月病叶率增长缓慢,8月份以后,病叶率大幅增加,霜霉病严重.6月-8月期间,有多次降雨和相对湿度大于90%的持续时间达到了病原菌侵入和产孢的条件,但降雨后及时用药减缓了葡萄霜霉病的发展,3个酿酒葡萄酒庄的霜霉病病叶率均低于2.86%.4个品种最终的平均病叶率调查结果表明\'赤霞珠\'(病叶率83.19%)和\'梅鹿辄\'(63.77%)对霜霉病的感病性要高于\'霞多丽\'(40.86%)和\'马瑟兰,(39.71%).本次调查明确了房山3个酿酒葡萄酒庄的霜霉病发生初始时间和病害发展,分析了4个酿酒葡萄品种在不同气象和用药条件下造成霜霉病病叶率差异的可能原因,为今后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和管理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通过现场观测和人工饲养的方法,连续多年调查研究吉林省药用植物害虫,并将草本药用植物上的小蛾类进行了汇总.结果 表明:发现并鉴定出10种药用植物小蛾,记述了其中5种小蛾的形态特征、发生时期及为害特点.黄芩舞蛾Prochoreutis myllerana (Fabricius)和黄纹野螟Pyrausta aurata Scopoli为吉林省新记录种;明确了黄纹野螟的寄主植物为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innaeus和硬毛地笋ycopus lucidus var.hirtus Regel;紫菀滑
为了解湖南省马铃薯种薯质量和主要病毒病发生情况,2019年-2020年马铃薯秋作和冬作期间,对长沙、益阳、湘潭、澧临等马铃薯生产区的155个马铃薯样品,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DAS-ELISA)技术,筛查6种主要马铃薯病毒,包括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马铃薯A病毒Potato
本文旨在研究川甘亚菊和灌木亚菊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1,8-桉叶油醇、樟脑、马鞭草烯醇、冰片和桃金娘烯醇)对赤拟谷盗幼虫的活性作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熏蒸、触杀和驱避等测试方法评价两种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对赤拟谷盗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 表明,川甘亚菊挥发油、灌木亚菊挥发油和1,8-桉叶油醇均具有一定的熏蒸活性(LC50分别为94.60、81.17 mg/L和18.42 mg/L)和触杀活性(LD50分别为216.93、100.50 μg/头和52.69 μg/头).同时,在高测试浓度(78.63
山东烟台地区是我国苹果和桃的重要产区.本研究利用性诱剂诱捕器和黄色粘虫板调查烟台地区果园中主要害虫和其他常见害虫及天敌昆虫的发生动态.结果 表明:山东烟台地区苹果园和桃园中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小绿叶蝉在两个果园中的年发生总量存在一定差异,苹果园桃小食心虫年诱捕量为545.8头/诱捕器,显著高于桃园年诱捕量291.4头/诱捕器;苹果园小绿叶蝉年诱捕量为94头/黄板,显著低于桃园年诱捕量220头/黄板;两种果园中梨小食心虫年发生总量无显著差异.苹小卷叶蛾整体发生量不大.两个果园中主要天敌昆虫发生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为新入侵我国的重大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挖掘、评估及利用广西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寄生蜂天敌资源,于2019年8月至10月、2020年8月在南宁市玉米产区进行了草地贪夜蛾寄生蜂的调查.共发现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Nixon)和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两种卵寄生蜂.两种寄生蜂存在竞争关系,但对草地贪夜蛾卵具有良好的自然寄生效果,2019年、2020年卵块总寄生率
2020年在广西南宁市金光农场发现\'桂糖58\'和\'柳城05-136\'疑似感染甘蔗赤条病,为明确其病原,本研究对不同甘蔗品种进行了发病率调查,并采集病样进行了PCR检测分析.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自然发病率不同,\'桂糖58\'发病率为29%~52.33%,发病严重田块平均发病率为49.67%,发病中等田块平均发病率为33.67%,发病较轻田块平均发病率为29.89%;\'柳城05-136\'发病率为2%~27.67%,发病严重田块平均发病率为21.67%,发病中
为明确引起国家种质广州甘薯资源圃中病毒病的病毒种类及优势种,为甘薯种质安全保存提供支持,2017年从甘薯资源圃中未脱毒更新的盆栽苗和大田苗中采集155份具有不同病毒病症状的甘薯资源样品,利用PCR和RT-PCR检测技术对这些样品进行了17种病毒的分子检测.155份样品均有病毒检出,包括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SPFM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黄瓜花叶病毒Cucum
为了明确2种增效剂对除草剂的减量效应,为除草剂科学减施及增效剂安全使用提供数据基础,2019年在西北荒漠绿洲生态区春玉米田,以38.5%硝·精·莠去津CS和26.7%噻隆·异噁酮SC作为茎叶处理剂,测定了激健和辉丰2种增效剂在不同施药剂量下的除草效果.结果 表明:在38.5%硝·精·莠去津CS 2310 mL/hm和26.7%噻隆·异噁酮SC 120.15 mL/hm2的推荐剂量下,或在它们减量15%和30%单施的情况下,38.5%硝·精·莠去津CS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均优于26.7%噻隆·异噁酮SC;2种
牛至Orianum vulgare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至精油具有抗菌消炎功效,是重要的中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牛至在苗期生长缓慢,杂草防除是牛至田建植的基础.本研究分析了芽前除草剂和地膜对牛至田杂草防控和牛至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除草剂和地膜覆盖对杂草防除和牛至生长的交互效应显著.其中,覆盖黑色地膜并喷施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的处理对杂草控制效果最佳,冬季和春季株防效分别为100%和97.6%,鲜重防效为99.7%;且该处理对牛至单株分蘖、茎叶比和单株叶鲜重均无显著抑制;但50%乙草胺乳油抑制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且对兰州百合3种病害具有较高防效的矿物源农药,本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黄瓜子叶法及喷雾、灌根法分别测定了5种矿物源农药对引起兰州百合病害病原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裂褶菌Schizoph yllum commune的抑菌作用、活性、离体防效和室内盆栽防效,明确了其防病持效期及对百合的安全性.结果 表明,86.2%氧化亚铜WP对灰葡萄孢、交链格孢、裂褶菌的抑菌作用均最好,EC50分别为286.52、203.17、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