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有序衔接确保对口帮扶不断档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_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绵竹市进一步深化绵甘对口帮扶工作,及时转变帮扶工作重点,精准发力,通过人员、政策、机制三保障深化帮扶内容,确保绵甘帮扶工作有序衔接。队伍交接“稳”,推动干部轮换有序进行。制定《绵竹市关于驻村帮扶力量调整轮换工作方案》,组建对口帮扶工作任务交接小组,有序实施第三批25名帮扶干部與第二批援彝干部人才“一对一”工作交接,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社会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以“菜单式”罗列项目清单,让轮换干部当面“点餐”,快速接手新任务、熟悉新环境、融入新角色,在全市率先完成第二、三批援彝干部人才工作交接。政策保障“好”,推动产业发展有效过渡。高标准编制《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和 《绵竹市2021年度对口帮扶甘洛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预计投入3500余万元资金,推动甘洛新业态融合发展,重点协助打造5个州级农业园区,1个州级养殖(种养循环)园区,50余个中级农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机制创建“新”,推动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持续加强对医疗、教育人才资源及成熟经验的输入,第三批派驻医疗人才队伍13人,到岗以来,已举办重症监护、围产期保健等重点学科培训班5期,培训300余人次,义诊6次,惠及群众1200余人。创新性创办2所全绵竹师资、全阶段教学的“绵竹班”,配备教师14人,学生107人。开展“绵竹-甘洛”教师双向学习活动,绵竹教学骨干、名优教师到甘洛开展示范课23次,丰富学习形式,提升甘洛教师整体能力素质。(中共绵竹市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近日,资中县水南镇笔坛社区居民王阿姨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医疗保险,许久不来党群服务中心的她一进门,就被焕然一新的环境惊呆了。更重要的是,曾经需要大约一个小时的社区代办医疗保险手续,现在缩短至十分钟就顺利办完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资中县开展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  为啥改?换形象,去“官”气。  资中县主城区不少社区修建年份已久,进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群众通常看到的是“书记室”“主任室
期刊
近期,由省纪委监委牵头举办的“开学第一课走进家风馆”主题活动在四川天府家风馆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扩大优良家风文化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来自成都市石室中学、成都市第七中学、成都市树德中学、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锦江区成师附小、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及新都一中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的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家风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
期刊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什邡市牢牢抓住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契机,拿出敢于“改”的精神和勇气,打破藩篱、大胆创新、乘势而上,务实推进各项工作,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切实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聚焦资源下沉 激活优化配置的“一江春水”  乡镇和建制村调整后,被调整的镇村有不少公有资产闲置出来,如何盘活用好是个现实课题。  什邡市实行镇村闲置资产“台账化”管理模式
期刊
东联村由曹家镇原东联村与原梨园村合并而成,以梨子、柑橘为主导产业。依托曹家梨特色产业,东联村探索“党总支+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引入工商资本运营,盘活原东联村办公阵地等闲置资产,打造特色民宿项目,实现村集体、公司、农户三方共赢,不断打响“百年梨乡”的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旅文融合之路,獲评2020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摄影/廉钢)
期刊
在不少大城市,提升居民群众生活品质,经常受制于千差万别的个性化诉求,不能简单地“一刀切”,要精准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这对基层党组织而言颇考“手艺”。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成都市武侯区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所急所愿所盼,实打实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把“民生痛点”变为“幸福亮点”。  招募
期刊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荥经县认真践行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规范化的自管自治、精准化的厉行法治、常态化的德治教育、亲民化的协同共治机制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推动村级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  建立“两单两制”,规范化自管自治。一张履职清单厘清职责。建立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四张职责清单”,健全职责明晰的
期刊
为做实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近年来,绵阳市安州区通过盘活资产、政策引领、多元发展“三轮驱动”,跑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资产“活血”释放“聚合力”。持续激活土地承包经營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盘活村级资产资源,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一是核准村级资产“一本账”。组建县乡村三级清产核资队伍,通过分类登记、理清权属、评估价值,全面完成村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经
期刊
物业管理、养老托幼、空间运营等民生问题,是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矛盾较为突出的领域。基层党组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自贡市自流井区通过运营社区企业,把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工作转变为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温暖。  “逼”出来的试验  近日,位于自流井区东兴寺街道三八路社区的伍家坝民生市场内,居民们戴着口罩、提着口袋采购蔬菜和肉类,社区工作人员温馨提醒:“人多更要注意安全,千万不
期刊
近年来,达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圆满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精简乡镇115个、建制村1052个,空间结构、政权体系、治理架构得到系统性优化。今年以来,达州市积极适应乡村经济社会版图重构,坚持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抓手,不断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充分激活乡村各类资源,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成势见效。  适应变革、调整重心,推动组织建设更加向发展聚焦。坚持组织建设围
期刊
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天全县中医医院党委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大力弘扬“大先生”陈怀炯的从医精神,推动医院多年坚持1元挂号,3元购买院内制剂,30元进行骨伤治疗的平价服务。  今年,天全县中医医院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是获得此荣誉的499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唯一的县级中医医院党委。“天全中医院,扎西德勒(藏语,意为吉祥如意)!”“‘大先生’,扎西德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