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动态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发生成问题而形成的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珍贵的教学资源,它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思维融合碰撞闪现的智慧火花,它可能是灵感的迸发,也可能是思维的叛逆。由于动态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学习者自身的,如果合理而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来引导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过程,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会使整个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教学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一、从课前学生的学习准备入手,做好整节课的规划
  学习的准备状态是指在课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认知、兴趣、积极性以及学生自身特定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等。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对教学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通过有意的观察和清晰的分析来对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获得一定的判断,从而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案例1】“分子的性质”这节课内容多且比较抽象。上课前几分钟我先认真地倾听了学生们的预习情况,得到一些具体的反馈:“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比较好理解”“向量在数学课上学过”“对于氢键不太明白”“只有N、O、F能与氢原子之间形成氢键吗?Cl原子的电负性也很大,能形成氢键吗?”……听到学生的这些话,我已经大致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认识,对于如何上好这节课,心中就更有数了。
  上课前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留心观察学生,认真倾听他们讨论的话题,教师能够获得有关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兴趣、理解、困惑、问题、要求等方面的信息,这对于教师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而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从对问题的不同观点入手,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对于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2】在学生学习“氮气的性质”时,围绕“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产物应该是氧化镁,有的却认为氮气在空气中占的量大,应该是氮化镁。本来我没有预设这个教学环节,只计划做一个理论的解释。但是看到学生为此激起讨论的兴趣,我临时改变了教学内容,鼓励大家通过查阅资料去验证一下。讨论了片刻,有的小组提到氮化镁遇水能剧烈反应,释放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氧化镁不具备这个性质。于是,我们将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放入了水中,几乎闻不到这种气味,从而确定了产物的组成主要是氧化镁,使学生较为深刻地認识到了氮气的稳定性。
  在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观点可能超出了教师的预设,对于有价值的观点,教师要加以应用,通过分析、讨论、进行实验等,使学生对正确的观点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从实验现象的解释入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影响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实验仪器、药品等客观原因,也有实验者的操作技能、经验等主观原因。尽管教师在实验之前作了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实验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各种非预期的现象,充分利用这个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潜能。
  【案例3】在铁、铜稀硫酸原电池实验中,有些小组的学生发现锌片上也会出现气泡,对于这个问题要解释清楚很麻烦,原因比较复杂。我鼓励学生可以通过手头的学习资料或上网查询来尝试解释这个问题。课后有很多学生都就这个问题进一步地学习了原电池的一些知识,并在课堂上做了展示,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从课堂小事入手,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兴奋、出现的错误或者有时的固执己见等,这些课程资源就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游离于师生之间,恰恰是这些动态生成往往蕴藏着学生的需要、问题和困惑,展现了广大师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而这些正是教育的契机,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教学过程中的动态资源生成,源于师生的现实生活,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如果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可以拓展我们开发课程资源的领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期刊
我国现行征地实践存在着征地范围过宽、补偿标准低、对农民安置办法单一、征地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这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土地管理制度的缺陷有关,必须加快征地管理制度改革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联合应用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来神经内科就诊的6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
法律行为概念更名为设权行为,能根治法律行为概念难解病和私法自治论弊病,并能进一步促进法律行为基础理论的发展.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对急性脑梗死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6例急性脑梗死伴发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分析米诺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在治疗前,两组
新高中物理课程强调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并在内容方面有大的拓展。不仅重视实验、观察、思维等传统技能的培养,还特别重视提问、假设、猜想、解释、交流、合作等问题,更强调科学方法的运用。本文结合物理教学实际谈谈学生能力的培养。一、引导学生寻找物理规律,让学生思维呈阶梯式上升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是静态思维多于动态思维。而进入高中后,不仅是物理知识量的增多,而且对学生的抽象
图形在教学中,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一目了然,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本人在浮力教学过程中,以图形为辅助,使得浮力问题跃然板(屏幕)上。下面就浮力的四种情况作些分析。  一、称重法  如图1,先测出物体的重力G=4N,然后把它浸入水中,再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拉=2N,减小了2N,结合试验,并通过图形来直观比较两次读数的变化,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浮力,并且很容易得出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
先进性是党的本质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呼唤,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21世纪,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在现代社会里,对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已成为人们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一种技能,是人们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手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学生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入口。所以,中职学校教师应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一、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1.基础知识水平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