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心拥抱童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纯真的童心,或活泼灵动,或天真好奇,或忧郁幻想……作为教师,我们也会经常告诉学生:“作文有什么难写的,不就是我手写我心嘛!”乍一听,多简单啊,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就成一篇习作了!但现实生活中,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师生几乎都谈作文而色变,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如何能让学生摆脱无米下锅、力有不逮的困境,产生胸有千壑、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呢?这是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作文与生活之间的一条沟、一道坎。
  要想去除他们之间的障碍,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这就需要教师这个“传道、授业、解惑”者能“将心比心”,用一颗充满耐心和爱心的童心,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们很好地走过去。
  一、明确小学作文教学定位,帮助学生树立“我手写我心”的信心。
  作为教师首先要走出传统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的束缚,不要再刻意地去追求中心明确、重点突出、选材典型、立意新颖……诸如此类的让学生心生畏惧的要求,试问:這样的要求,你小时候怕过吗?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还未受过媚俗思想熏陶的孩子,我们培养的是用笔将自己思想表达清楚的人,而非作家。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小学各阶段的作文要求很明确、很简单:对写话产生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感情真实。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降低作文要求,把指导作文的重心放在学生的习作兴趣上,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不必太多束缚,不用讲究章法,把自己心中所想所感用笔痛快地记下来呢!比如,课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些情境性的小练笔、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自己的欢乐忧愁……都可以记录下来。而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精彩的句子、一次真实的感受、一点看得到的进步……都可以成为老师赞扬的对象。你可以告诉学生: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恰如其分、这个句子写得很生动、你的故事唤醒了我的童年记忆、你的感受写得很真实……相信一次次细微的鼓励会让学生们对自己的作文感到非常自豪,也会逐渐对习作产生兴趣的。
  当然,关于作文难,原因很多,但只要先解决好关键性的理念问题,其他问题自然也会迎刃而解的。
  二、释放我们的童心,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素材。
  我们都经历过童年,我们清楚地记得自己小时候最感兴趣的事,最喜欢的玩的游戏,记忆最深刻的情景,最痴迷的动画片,最爱听的故事……如果,教师能怀揣一颗童心,从学生的视角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发现素材,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们就会摆脱无话可写的困境。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培养观察能力,打开学生的生活宝库。
  例如:写《家乡的田野》,我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来到田野上,让学生打开自己的感觉器官,观察田野的风景,放飞自己的心灵,用心感受田野的魅力,然后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最后给予总结,这样,学生自然有话可写,而且写出来的作文富有生活气息。
  其次,要多写多记,丰富写作材料。
  众所周知,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素材的途径,它可以把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珍珠一颗颗捡起来,让它们逐渐串成美好的回忆。这个阶段伊始,要家校配合。但农村的孩子很多父母都不在家,没人去指导。这就需要在开始阶段教师能以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坚持写下去。例如:在教室的花盆里种下种子,写长期的观察日记;带学生玩跳大绳,让学生留心观察场面;一次出乎意料的奖罚,让学生谈谈当时的感受;教师读一个好故事,让学生来议论议论;看一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让学生来讲述剧情发展过程……这些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日记素材。
  我相信只要教师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足够的耐心,就会让学生产生乐于表达的欲望,培养出学生勤于捕捉的双手。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诗”情“画”意,教会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润色。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就是天生的诗人。”的确,每个学生都是美丽的天使,都有一颗灵动的诗心。如果能打开孩子们心灵的那扇窗,让阳光雨露滋润心田,每只小燕儿都能衔回一个春天。
  其实,写诗就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习作语言变得形象生活、活泼灵动的途径之一。选一个旭日东升的清晨,带着学生去观察喷薄欲出的朝阳;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和学生一起观察天上的云卷云舒;春赏百花秋望月,夏沐凉风冬听雪……用满满的诗心童心,带着孩子捕捉美好,发挥想象,每个水洼儿都能拥抱一片蓝天。
  怎么能让自己的作文美得像诗呢?你可以告诉孩子:写景如写诗,在习作中,如果能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语言就会像潺潺的小溪欢快流畅,它可以让花草树木倾诉衷肠,枯枝败叶讲诉生命的真谛……你的习作也会变得生动自然有灵气。
  如果说写景讲究“诗情”,那么记叙文则追求“画意”。
  小学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教师经常在分析课文的时候告诉学生:你看,这篇课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多么传神、多么形象。你们也要学着点,把这些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学生也懂得把这么描写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但读起来总觉得生硬晦涩,像缺少点什么似的……什么呢?对,画面感!写诗需要画面感,写记叙文同样也需要画面感。记叙文一般都是情景再现,若能把描写手法运用到作文中,流畅地描述场景、生动准确地刻画人物形象,必是一篇佳作。而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培养一种凡文必注重画面感的自觉意识。
  但凡能教会学生抓住景物和人物这两大类描写技法,能通过描写来再现画面,小学阶段的作文要求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用童心拥抱童心,就是告诉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尽量避免用那些让我们曾经害怕过的习作要求;用童心拥抱童心,就是告诉我们通过儿童视角去捕捉素材,记下生活;用童心拥抱童心,就是呼唤我们能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观察自然,美化语言……总之,只要用童心拥抱童心,就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作文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写作练习中,要及时改正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加强语文写作练习的指导。为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搜集生活题材方面的不足、要改正学生联想中的不足、修改学生作文中的分段落的错误、修改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关键词】写作 生活题材 语法错误 标点符号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作业占比较重要的地位和空间。这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常识性课程,其目的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学生的
期刊
【摘要】通过生物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认识大自然和认识自我的教育。学生通过生物课,以生物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初步理解自然界。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教学效果,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一、要组织学生野外观察活动。野外观察活动是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有效机会。二、要组织学生搜集样本活动。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野外观察活动,学生能获得新感想和新认识。三、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试验操作。通过试验,学生实践自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也是一个班级的桥梁和纽带。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只靠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班级管理的网络体系,充分调动与班级密切相关的主要力量,发挥各自职能,建立相互合作、互通有无的四位一体”的班主任管理体系。  一、班主任要主动与任课教师加强联系  作为班主任要及时地和任课教师联系,要兼顾班上的各门功课,及时了解班内的学习情况,针对某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听
期刊
【摘要】学生在学习必须和选修课的时候学过的是包含一个内容的问题,解题思路也是单独的,这种问题他们已经习惯的,因此,好多学生进入高考复习阶段的时候遇到包含不同学期学过的知识的综合性强的问题时暂时尴尬,不会怎么动手。每位参加高考复习的教师要清楚学生的这种状态,根据这种基础下改变观念,早点了解学生现状,让学生早点进入积极参加复习的状态。为此要重视讲模拟试卷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始终坚持以学生
期刊
寒假看了我国清代文人沈复的自传体文学作品《浮生六记》和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清少纳言的散文集《枕草子》,发现日本古风实在高冷,相比之下《浮生六记》简直就是亲人!平凡绵长的篇章,不经意间就绘出一幅人生。每一篇都是一口金风玉露,反复品之,仍不忍下咽。  林语堂说,这本书代表了“中国文化最特色的知足常乐、恬淡自适的天性”。从最初的表姐弟到两人永结同心共绾青丝;从闲情雅致、琴瑟相合到坎坷流离、人生失意;从二人
期刊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是学校工作好坏的重要环节。班主任是整个班的组织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人、也是配合学生跟其他任课老师关系的主要媒介。班主任是连接学校跟学生,学校跟家庭,学校跟社会关系的主要桥梁。从此看出,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很辛苦、很艰难的工作。所以学校要求当班主任的老师要具备对工作负责的责任感,认真的工作态度,靠得住耐心,创新的能力才能提高学校的教育素质。  【关键词】班主任 责任感 创新的能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学其实是社会生活的课堂化,不同的是它不是生活的本身,而是生活的理论化状态。因此教师不限制在课堂环境中,而要将思想政治教学返回广阔的生活舞台。  一、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二、教师要注意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三、 教师要将教学集中到中学生关心和该关心的生活实际。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社会生活,兴趣,学生,生活实际。  思想政治教学其实是社会生活中的经济,政治,
期刊
【摘要】数学素质是学生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数学素质 思维 实际问题 推理意识 交流能力  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数学将成为整个人未来发展的有力工具。数学何其重要,这就意味着数学教育需要培养人的更内在的,更深刻的东
期刊
扬州高级中学特级老师王雄在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暨学术研讨会上贡献了一场堪称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的公开课。本人有幸在线观看了此段视频。  本节课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上的一节公开课。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新的教学方式的探索。王雄老师的课从形式上看属于参与式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学生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王雄老师帮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想,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他们讨论或表达提
期刊
【摘要】设计类专业由于其自身特殊性,长期以来在关于学生课程成绩评定标准上很难形成统一的模式,对学生成绩裁定出现有失偏颇的概率远远超过其它老牌学科。对教与学的成效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对《图形创意设计》这门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了成绩评价标准的可行性探究,以期对其它设计类专业课程成绩评定有所启发。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 ;课程成绩评价标准;图形创意设计  Abstract:Sp
期刊